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章 第4章
它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发展”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它施以适合于每个人的能力、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彼此之间不存在主次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附庸或陪衬,它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课程领域。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它是国家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制定的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绝对数量的比重。目前,在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国家课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比例占有88%~90%,即使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国家课程的比例也占到80%~84%,由此可见,国家课程仍然在我国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2地方课程。它是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在关注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自主开发并实施和管理的课程。地方课程开发以合理利用和开发地方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强调因地制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3校本课程。它既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也包括学校自行设计的新课程。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目前,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
1显性课程。它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教育系统和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2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其概念产生于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此后,引起了课程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它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有效的实践和结果,包括物质性(校园自然环境等)、制度性(人际关系准则)和心理性(师生价值观念等)隐蔽课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表现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在计划性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
(五)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的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2综合课程。它是通过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个综合学科之中而形成的课程,是传统学科课程在综合意义上的新生。其目的主要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打破原有学科间的界限,将过去条块分割的知识融为一体,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我国小学课程计划中设置的科学、艺术等就是典型的综合课程。
第二节课程理论
考情分析:本节知识在历年考试中一般以单选题、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一)代表人物
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二)主张
学科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这一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而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个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组织。
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永恒主义者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认为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
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三)评价
秃头数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