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6章 第6章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具体作法: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能做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不能做什么,宜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3)个体内差异评价
这种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三)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1)外部评价
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2)内部评价
内部评价也就是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三、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首先,评价标准要客观,不带有随意性;其次,评价方法要客观,不带有偶然性;再次,评价态度要客观,不带有主观性。
(二)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整体性原则
首先,评价标准要全面;其次,把握主次,区分轻重;再次,把分数评价、等级评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
(四)指导性原则
首先,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指导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其次,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以便及时矫正;再次,对学生或教师的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扬长避短。
第七节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主要趋势
考情分析:本节内容在近年的考试中出现以单选题形式进行考查的情况,考生备考过程中本节内容重点理解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
一、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
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秃头数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