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0768章:座上客
要知道,董卓本来无后。公认的接班人牛辅也不过中郎将(大校师长)而已。这样来看,贾诩的校团长也算是可以了。估计期间也曾多次参加过阵前厮杀(无常识者,先搞清楚基层主官和机关参谋的差别再说话)。
一个靠智慧出名的人还会统兵打仗,够全面了吧?然而,像这样一个能力全面的人,能否在乱世之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被黑得最多的“贾诩乱武”。在一些人眼中,正是因为贾诩的挑拨,才有了后来的长安兵祸,数十万长安百姓被西凉军屠戮。他们认为王允是“唱旦”的,是贾诩为了一己私利,阻碍了大汉一次极有可能的复兴。然而清醒一点吧。
事实,刺董成功后王允就飘了。先是以“惋惜”为由杀了名士蔡邕(董卓对士族还是不错),后又污蔑了一把太史公,说什么“昔日武帝不杀司马迁,终使谤书流传于世”,执掌大权之后开始妄评圣贤,活脱一副小人得志。
这也就算了,在如何处置西凉余党方面,王允也是一团浆糊。董卓死后,还有一群西凉军将在取保候审,该怎么处置是个问题。当时吕布就劝王允说:我们应当采取怀柔的方式来安抚董卓旧部——“以卓财班赐公卿、将校。”
可估计王允也打过311吧。我一个政治80的怎么能听你一个政治20的建议呢?于是坚决不允,还说出这样一段话来。“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安之之道也。”
直译过来就是:这些人都是从犯,不过是跟错了人。如果现在以叛逆之罪来赦免他们,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所以嘛,还是不要赦免为好!等等,这啥意思?你听懂了吗?对不起,王允这一段回答我是一直没看懂。你这是要杀呢?还是放呢?
当然了,聪明人有很多,自然会有一串引申义不停洗。只是不管怎么洗,最后传到西凉人那里就是那一句:“(王)允欲尽诛凉州人。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以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飘了。
王允觉得:儿等生死尽在我谈笑间,我想你死就得死,我要你活你才能活。可问题是这样的态度你让凉州人怎么想?对,之前董卓乱京时我们是帮凶,我们承认有罪。但事关生死,你就不能旗帜鲜明一点,好好说话吗?
于是,同为西凉户籍的贾诩坐不住了,主动来找本来打算回家的李傕、郭汜等人商议。他说:闻长安中尽议诛凉州人。而诸君如弃众单行,一亭长能束矣。不如率众往西,以攻长安。若幸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在我看来,贾诩这样讲完全没有问题。当初带头造孽的是董卓,如今首恶已除,还要逮住不放搞什么地域歧视。你这不逼着人反吗?而他的思路也值得肯定。放弃了军队,则命不保。“若幸事济”和“若不济”是提出两种可能性。
从理性的角度告诉大家,举事的成功率不高。明显被逼无奈嘛!而且哪有什么“乱武”,贾诩明明说是“奉国家”——换成我们来扶持献帝,匡扶汉室。三观的落脚点也很正(你要剿余勿尽,我还清君侧呢),何乱之有呢?
一直觉得,看历史必须是要有三观的。正确的三观就是要看这个政权、这个集团的言行,是否符合逻辑、人伦、大义。而诸如某些人鼓吹什么不带观点的客观公正、看史要带脑、“品,你仔细品”的提法,那才是最大的主观。
最重要的是,面对后来举事成功,长安城“白骨委积、狼藉满道”的结果。贾诩一直在用具体动作告诉我们,他很后悔。他也一直在证明,自己的初心和李傕、郭汜并不相同,他在尽力弥补这场不可控的浩劫。
其一:西凉人掌权后,想让贾诩做大官(封侯)。贾诩坚辞不受,去担任了尚书(中层)一职。“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为的是占住人事岗位,启用了一大批能人,多做实事以补兵祸。为什么掌权之后,傕等对他会“亲而惮之。”
那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正义。譬如:李傕想把献帝弄到军营里,他坚决反对。李郭兵败后要跑路,劝他一起走,他说:我世受汉恩,绝不能背离。试问,当时汉末的满朝公卿谁又能做到这一点?
其二:保护皇室。和普遍意义的权臣一样,李傕折腾刘协也是杠杠的。不仅随意拿宫廷用品(丝绸)赏赐部下,还承诺手下的数千名羌胡人:“许以宫人妇女”。于是,当这些少民们开开心心地跑到宫里去喊:天子安在?
李将军说要给我们宫廷美人。他说的话能作数吗?可把献帝吓住了——帝患之。是贾诩想了办法:乃密呼羌、胡大帅饮食之,许以爵位珍宝,于是皆引去。文和兄这张嘴厉害啊,仅仅是请吃请喝一顿,就抵住了权臣实打实的宫廷封赏。
也正因为此事,傕由此而衰弱。而且,贾诩认为:仅仅防守是不行的,还得反击。李郭现在为啥这么牛叉,那是因为天子在手、天下我有。只有把献帝转移出去,才能釜底抽薪、拔本塞源。于是趁2人闹兵争的时候,贾诩又密送天子出长安。
将印绶交还给了皇帝。在李郭得知献帝出逃,率军追击时,还装作不知一起行动,暗地里玩起了终极无间。结果,凉州军尽管追了王师,却跑掉了献帝。而当李傕要杀俘获的大臣时,也是贾诩挺身而出,曰:此皆天子大臣,卿奈何杀之?这才作罢。
无论黑子如何脑洞,就凭贾诩这敢于直面屠刀的勇气。比起董卓之乱时,那些唯唯诺诺、哭哭啼啼的所谓汉臣(王朗?),要厉害多了吧。所以我一直认为,好人,仁慈之心的人凭啥会显得懦弱,那是由于还没被逼疯。当事情发展过了一定界限时,一切魑魅魍魉都会在正道之光面前烟消云散。
李郭身死时,贾诩正在家里奔丧。而在此期间,京城长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天子由曹操迎回许昌,而凉州势力随着自相残杀,逐渐消散。身为凉州人的贾诩举目无亲,只好去投在华阴的同族——段煨了。
段煨其人呢,其实也算是个好官啦。懂得安境种田保民,在乱世之中守护着自己的平静。然而最大的缺点就是——妒贤嫉能。贾诩一来,他就担心这位能力超强的老乡会抢自己的基业,于是把他当成祖宗供起来。这让贾诩很不安。
因此在张绣屯兵宛城后,贾诩便立刻去投张绣去了。有人问他:段煨待你不错啊,你为何要走呢?贾诩道:煨性多疑,我去则喜,又喜得外援,则家中妻子必俱全矣。从结果来看,对于向段煨这样的普通人。
贾诩的人性分析还是很准的。之后,段煨确实一直照顾其亲人妻子。因为他不是李郭那样的亡命之徒啊。最重要的是,面对别人的排挤,贾诩并没有哀天怨地,或者像晁盖那样灭了王伦,鹊巢鸠占。你不容我,我走便是。
菠萝炒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