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0768章:座上客
“老祖宗,一号怎么到现在还没来?这都几点了?”
年轻人不懂事,可以理解,但是一号不是寻常人,龙家这位年轻人,被龙空一个厉色的眼神,直接吓得不敢吭声,在他旁边的大人,连忙捂着他的嘴,一个劲的给龙空赔不是。
“不好意思,老祖宗,小儿不懂规矩。”
龙空看了眼说话的那个男人,点了点头说道,
“今天幸好一号不在,若是这句话被他听了去,后果你们父子二人,承担一切。”
“另外,所有人都不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一号眼里,你们这点伎俩,说实话,根本不值一提!”
龙空今天若是不把话说清楚,这群人背后使刀子,绝对会让龙家跟着后面遭殃!
众人不敢多言,低着头纷纷沉默……
龙空看了眼空着位置的那个方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那个位置,是属于龙墨的,可今天,龙墨运气不太好,一号来的,可能也不是时候……
《魏略》: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有人认为孙权这是在笑贾诩——一个道德风评堪忧的人,怎么能当军界一把手呢。
而此刻,龙空正是代表了孙权,而一号就是曹丕。至于贾诩,自然就是今日不在的龙墨!
这就好比如果是“戴笠”当了*,不是说专业或者能力的问题。
而是指两者的画风根本就不搭,好伐?
因此,这一段也经常被一堆脑洞专家们用来佐证什么“毒士”“三国大聪明”被识破品性之类的史料。然而,并非是哗众取宠,只需要好好回顾一下人物生平,认真了解一下时代背景和逻辑关系,才能真正了解“毒士”的自我修养。
或许是从宫斗剧“学步”解释权谋开始吧,现在会有什么“曹魏五谋士”之说,把“彧攸贾程郭”这5人并列起来。问题是无论是史书或者演义,皆无此提法。例如:厦大教授所说的“卧龙不出”郭奉孝,约摸论真实水平,也只能望其他4人之项背。
历史的贾诩不仅谋略过人,文治统兵,无所不能。而且,大魏太尉还会著兵书,《隋书》:钞《孙子兵法》一卷。《吴起兵法》:贾诩注。不像某些人至死也不过一军师祭酒(作训参谋?),在办公室写写抄抄画画而已。
贾诩字文和,凉州人士。虽然从小就被家乡名士认为有良、平之策。但除了早些时候被乡里举为孝廉,其实在青年时代基本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后因病辞官,在归途路发生了一起意外,才稍微展露了一点“毒士”的潜质。
时凉州少民匪患严重,贾诩与同行几十人在路遭一伙氐人劫掠。在快要被撕票的时候。他抱着被揍得鼻青脸肿的脑袋对匪军说:各位军爷稍待片刻,你们可知段颎,段太尉吗?那可是我姥爷,只要留我一条性命,我家会给你们很多很多的钱!
段颎是谁?东汉西域都护三杰之一——《后汉书》:凡百八十战,斩三万余级,军士死者四百。平凉州羌氐之乱时,杀敌三万,自损400。结果,在口嗨了一句自己是这位猛人的亲戚后,氐族匪兵居然放了贾诩一条生路。
而同行数十人被杀,无一幸免。贾诩当然不是段颎的外甥。他厉害的地方也不仅仅是生死关头,还能云淡风轻地吹嘘,也在于告诉匪兵:我会给你们很多钱。一方面表现出纨绔子弟的做派。另一方面又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
把利与命结合起来,让杀人如麻的土匪也不得不相信了。令人不由得想起《权游》里:小恶魔惯吹兰尼斯特的“虚名”,并多次用金钱换性命。虽说是影视,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顶级智慧乃是对人性的精确判断矣。
当然了,以圣母的标准当然可以继续苛责,你为啥只救自己不救别人?所以按某些人的逻辑,乱世中靠自己的智慧和本事活下来,反倒是错了?照此思路下去,在盛世之中凭自己的良心做事,反倒被构陷为图名的,如今还少了?
后来,董卓入京。身为西凉人的贾诩,在董卓的女婿牛辅手下做事,任讨虏校尉(校团长)。官虽不大,可不能小看,正所谓官小权大啊。这和董卓的用人有关——“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耳。”
菠萝炒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