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16章:挖到暗河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李辰溪便在一阵寒意中悠悠转醒。他伸手掀开被子,刹那间,一股凛冽的冷风“嗖”地钻了进来,如同无数细密的针,瞬间刺得他浑身一颤,忍不住打了个响亮的哆嗦。李辰溪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望向窗外那略显灰暗的天空,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冬天真的要来了。
他赶忙起身,在衣柜里翻找出那件厚实的棉衣,迅速披在身上。
棉衣虽有些陈旧,却依旧散发着熟悉的温暖气息。穿戴整齐后,李辰溪站在床边,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他闭上眼睛,意念一动,瞬间进入了那神秘的脑中商店“1元购”界面。
商店里,今日刷新的1元商品琳琅满目,有100斤粟,颗粒饱满,泛着金黄的光泽;100斤雪蛤油,质地晶莹剔透,一看便知是难得的珍品;100只乳鸽,个个粉嫩可爱,透着勃勃生机;还有100斤棉花,洁白如雪,蓬松柔软。
看到这些商品,李辰溪的眼睛亮了起来。粟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以前也曾品尝过,那质朴的口感带着岁月的味道。而雪蛤油,可是个好东西!李辰溪知道,雪蛤,又称林蛙,是长白山地区独有的珍稀动物。
长白山的冬天极为严酷,然而,正是这种极端寒冷的环境,赋予了雪蛤顽强无比的生命力,使其享有自然界“生命力之冠”的美誉。雪蛤浑身是宝,尤其是雪蛤油,堪称雪蛤的精华所在,集食用、药用、滋补于一体,是纯天然的绿色佳品,对身体有着极大的益处。
再看那些乳鸽,李辰溪眼中满是喜爱。乳鸽,其实就是雏鸽,在很多人眼中,鸽子刚出壳时极为脆弱。它们眼睛尚未睁开,无法自主行走,更不能自由觅食,完全依赖亲鸽的悉心哺育才能存活。
雏鸽体温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弱,这个阶段对于鸽子来说,无疑是一生中最为危险的时期。
但也正因如此,乳鸽的肉质鲜嫩多汁,肉厚而不腻,滋养功效显著。鸽肉滋味鲜美,肉质细腻,富含粗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李辰溪的目光最后落在那100斤棉花上,他心中盘算着,加上这次的,自己已经累积了500斤棉花。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是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把棉花拿出来,给爷爷奶奶他们做几床厚实暖和的棉被,让老人家们能舒舒服服地度过这个寒冬。
“辰溪,奶奶烧好了热水,快用热水刷牙洗脸,别冻着。”奶奶那慈祥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浓浓的关切。在这个家里,老人总是起得很早,每天清晨,爷爷奶奶总是在李辰溪还未睡醒时,就已开始忙碌。
“好嘞,奶奶!”李辰溪大声应道,声音中带着朝气。
他来到洗漱间,用热水洗漱完毕,顿感神清气爽。餐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早餐,有煮得恰到好处的鸡蛋,还有白花花的大面馒头。
李辰溪坐下,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边吃边对奶奶说道:“奶奶,咱村有没有会弹棉花的人呀?我打算弄些棉花回来,给你们做几床棉被,再做几件棉衣,这天儿眼看就冷了。”
弹棉花,这可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其目的就是让棉花变得更加松软,以便制作出舒适的棉被和棉衣。早在元代,这项手艺便已在民间广泛流传,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以此为生。
在过去,农村里有许多贫苦的农民和工匠,为了生计,常年奔波在外,走街串巷为人弹棉絮,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弹棉郎”。
弹棉花时,需先将棉花去籽,然后使用弦弓进行弹制。一般使用的大木弓,以牛筋为弦,搭配木棰、铲头、磨盘等工具。弹制过程中,弹棉师傅手持木棰,有节奏地频频敲击弦弓,使木板上的棉花逐渐变得疏松。
之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交织成网状,以此固定棉絮。纱布铺好后,再用木制圆盘反复压磨,让棉絮变得平贴、坚实且牢固。
“你五弟以前就是干这行的,找他准没错。不过,现在这棉花可不好弄啊,到处都缺。”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细心地将剥好的鸡蛋轻轻放在李辰溪的碗里,在她眼中,李辰溪永远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孩子。
五弟?李辰溪微微一愣,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形象。他心中不禁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要是能弄到棉花,先给你在城里的住处做一床吧。咱村里有炕,再冷也冻不着我们。”爷爷坐在一旁,慢悠悠地说道。在这个年代,烧炕和生火炉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两种取暖方式。
烧炕这门手艺,在北方几乎人人都会,毕竟在寒冷的冬天,不会烧炕可就要遭罪了。之前家里加盖屋子的时候,炕也重新修整过。如今的炕面平整光滑,结实耐用,炕缝弥合得严严实实,炕角方正笔直,炕边用料也十分讲究。
只要炕烧得好,无论外面的寒风如何凛冽,屋内的炕头总是暖烘烘的,让人倍感舒适。而且,高品质的炕设计合理,不仅结实耐用,添加燃料方便,排烟也十分顺畅。屋内几乎不会有烟雾弥漫,安全性极高,墙面也能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维护成本更是低得很。
“爷爷,您和奶奶就放心吧,城里那边暖和着呢。等哪天有空,您和奶奶去住几天,亲身体验一下就知道了。”李辰溪笑着说道,眼中满是对爷爷奶奶的关心。
“那就好,那就好。”爷爷奶奶相视一笑,只要大孙子过得好,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平日里,若非必要,他们实在不想进城去给大孙子添麻烦。
吃过早餐,李辰溪告别爷爷奶奶,朝着村里修水库的现场走去。此时的水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一座高大的水坝稳稳地矗立在山谷的入口处。
水坝呈坚固的梯形结构,由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堆砌而成,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的辛勤付出。远远望去,水坝气势恢宏,犹如一位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再干上一个月左右,水库大概率就能顺利完工,赶在土地被冻上之前,完成这一重要的水利工程。
在水坝的旁边,一座小型的水电站也已初具规模。水电站的主体建筑由水泥浇筑而成,巨大的涡轮机已经安装到位,静静地等待着水流的冲击,届时,它将把水能转化为电能,为村子带来光明和便利。现在,就等着下雨或者下雪,好让水库尽快储满水,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李辰溪正走着,忽然,远处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轰”响,那是工人们在引爆雷管。最近这段时间,这样的爆炸声几乎每天都会在李家庄响起一次。
随着爆炸声,石头被炸得粉碎,工人们将这些碎石收集起来,精心打造成一个个长方体的石条。这些石条,可是砌坝体的主要材料,它们将被一块块地垒砌起来,构成水坝坚固的主体结构。
在这个年代,工程建设中很少用到钢筋,但即便如此,依靠着村民们的智慧和汗水,修建出来的水坝依然十分牢固可靠。毕竟,在那个时候,要是出现豆腐渣工程,后果将不堪设想,相关责任人必定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紧接着,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骚动声。李辰溪和周围的村民们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大家互相对视一眼,二话不说,纷纷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小跑过去。李辰溪一边跑,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出什么意外,千万别炸到人啊。
“怎么回事?”老支书也匆匆赶来,神色焦急地问道。
“辰溪来了,大家让一让。”人群中有人喊道。听到这话,原本拥挤的人群迅速让出一条通道。
老支书不禁在心里暗自嘀咕:你们这些家伙,眼里就只有辰溪了?不过,此刻他也无暇顾及这些,满心都是对现场情况的担忧。
“怎么回事?”李辰溪走上前,重复着老支书刚才的问题。
“炸出水了!”一个村民兴奋地喊道。
嗯?李辰溪和老支书闻言,赶忙靠近一看,果然,在爆破的地方,有一股清泉正汩汩地往外冒。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在这个全国多地都面临不同程度旱情的时期,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变得无比珍贵。如今炸出一个泉口,哪怕泉水流量目前不大,那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就是水流有点小,要是……”一个村民刚开口,话还没说完,突然,泉口的水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猛地喷涌而出,瞬间形成一道高达十几米的喷泉。
巨大的水流冲击着周围的空气,发出“哗哗”的声响,溅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大家都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现场鸦雀无声。
“难道是炸到暗河了?”李辰溪望着那壮观的喷泉,若有所思地说道。在他看来,这种可能性极大。这喷涌而出的显然不是普通的地下水,最大的可能就是来自暗河。
所谓暗河,是在大面积石灰岩地区,由于岩溶作用而形成的溶洞和地下通道中,具有河流主要特征的水流。
李辰溪知道,暗河的发育和形态往往受到地质构造以及岩石裂隙的控制。根据暗河的形态特征,可分为树枝状、锯齿状、线状、网状等多种类型。
每一条暗河都有其独立的补给和排泄通道,而且在同一含水层中,还可能发育多条互不连通的暗河。有些大型暗河甚至能够形成地下水系,其流域面积可达1000平方千米以上。
“暗河?那能不能把它挖大一点,正好用来给水库储水?”一个村民满怀期待地问道。要是真能如此,那李家庄以后可就再也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了。
一旁双田村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眼中满是羡慕之色。他们心里想着,李家庄的运气可真好,水库刚要修好,就冒出这么大一股泉水,简直就是瞌睡时送来了枕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