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天书

第90章 须弥芥子(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90章 须弥芥子

石中引导法海修习天道,只是在意喧天道师之责任所在,他不是个愿受羁跘的人物。大自在逍遥天道成就方是其目标。

而法海自从得石中解除婴鬼怨气,又传了一套天地鬼修超度生灵之法,早已种下佛根,与佛门缘法自结,虽然经数世托转,却是慈善良智依旧存在,若不是与白素贞的恩怨过于纠结,他成为一个金刚罗汉正果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在那一世险入了魔道去。

现在石中教练法海天道法则,法海集道释儒三家道通晓理念,以及诸世杂学智慧在身,单说是做个喧天道师,只在早晚的事。

法海于修行天道法则力量间,也将久远以来的灵魂拷问式疑惑向石中提及,问询请教须弥芥子空间事,望他恩师石中给予其解悟真性释意。

石中穿行往来历史长河,遨游九天十天,三十六重天界,视四海八荒,寰宇天下为风景名胜之地,于须弥芥子事自有解悟真知在。

所谓须弥芥子,乃是一个佛门语句,识海存在之意思,就是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以此来比喻,小中也有大自在,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之意。

佛门《维摩经不思议品》有言释:“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须弥山,本是神话世界中佛门境界名山,在佛修宇宙观中,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

而芥子,则是一种微小的植物种子。须弥芥子的意识观念,专用于说明佛修宇宙世界观,即大小无碍,小亦容大自在,法门境界具体真性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此外,须弥芥子常被用作形容儒家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在唐时有一江州刺使,名曰李渤与和尚智常禅师的一段对话,便是一个着名的关于须弥芥子的典故,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大小无碍的深刻哲理。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大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想想小小的一粒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不是蛊惑众生么!?”

智常禅师闻言,笑问李渤道:“读书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有这么回事?”

李渤一派得意洋洋道:“当然有的!”

智常禅师道“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不假思索地,抬手就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道:“喏,不都在这里面装着的吗!”

智常禅师合十微笑道:“大人,这就奇怪了!看你的头颅,也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吧!怎么可能装得下诗书万卷呢!?”

李渤听智常禅师所言,当下恍然大悟道:谢大师教诲,是我着相了!原来事物本无大小的具体分别,所谓大小之别,其实尽皆生于人心。

一座须弥大山和一粒小芥子相比,到底孰大孰小?皆可说,一样大,一样小。只在意识形态区分处。

在佛法而言,自性也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不受时间和空间支配的,也就是“理事无碍”的道理。

在一般人的意识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有很多个了!但是在佛法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由种在土壤里,从种下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其所需繁琐杂多,一朵花当是集合了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来。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这也就是一多不二。

进一步从世法上来说,每天的生活,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希求多闻,资养色身等等,这一切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农夫种稻,织女织布,车夫驾车,建筑匠师建房,精研道通晓之专家学者讲授,科技信息传播等等得来。

正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赖那么多人工事项的聚集,辐射凑集才能得以生存于世,他这个“一”岂不是包含了无限之意乎?

另有一部《阿含经》里,也有一则故事说来,记载了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事。

话说,有那么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住在炭窑洞里,洞内四壁萧条,物资奇缺,这夫妻俩个,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当丈夫穿着出去,妻子就只好赤裸裸守在家里。而妻子外出时,丈夫也是赤裸裸衣不蔽体,只好待在洞里。

一天,风闻佛陀率领弟子们到附近托钵乞化,夫妻俩就商量说:“我们过去不知道布施种福田,才会落到今天这样穷困的地步,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来此教化,怎么可以坐失这样大好布施的机会呢?”

妻子深深叹息言道:“唉!你看看,咱们这个家,几乎是一无所有,拿什么去布施他人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说道:“不管怎么着,就是宁可饿死,咱们也不能错失了这个机会。如今,家里唯一尚可称为完整的东西,就只有这一条衫裤,我们就拿它去供养佛陀吧!”

夫妻俩于是欢欢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裤布置了出来。

他们此举,顿时使佛陀的弟子们颇感为难。和尚们把衫裤子传来推去,一个个掩鼻而避,嫌弃异常,最后还是佛修深厚的阿难尊者,拎着这衫裤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请示道:“佛陀,这么一条衫裤着实不能穿了!且还是丢掉算了吧?!”

佛陀慈祥地向他垂训:“诸弟子,不可以这样想来,穷人的布施是,才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就拿来给我穿吧!”

阿难得佛陀垂训,心下惭愧不已,捧着衫裤和目犍连一起,来到恒河边清洗,谁知道衫裤刚一浸入水中,整条恒河立刻波涛汹涌,暴涨暴落。

目犍连一急,就运起自在神通,把那须弥山搬来镇压衫裤。可压了又压,就是须弥山压下,还是无法平息恒河波涛。

两人只好赶紧回殿禀告佛陀此事。这时,佛陀正在用斋,就轻轻拈起一粒米饭,对而大和尚说:“河水翻涌,是因为龙王赞叹,贫者能够极尽极力布施虔诚心愿,你二人,且把这粒米饭拿去,相信就可以镇住恒河波澜了!”

阿难觉得好生奇怪就向佛陀问道:“佛陀,那么大的须弥山都压不住恒河波涛,这么小小的一粒米饭,怎么可能镇压住那样的狂涛巨浪呢?!”

佛陀笑答道:“先别管其他,你们且拿去试试再说吧!”

阿难和目犍连半信半疑地,将佛陀所赐那粒米饭丢进了恒河里,饭粒才入恒河,河中汹涌澎湃的波涛竟然一下子就没有了!恒河恢复了风平浪静了相。

两人深觉这事不可思议:“难道一座须弥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饭吗?

回来之后,紧不住好奇心,立刻就请教佛陀。佛陀开示和尚们道:“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一粒稻穗,从最初的播种起,经过灌溉、施肥、收割、制造、贩卖……累积了种种的力量与辛苦,终于是成就一米粒,可以想见,这米粒之中,其它所蕴含的功德是多么的无量。

也正如同那条衫裤一般,它是贫苦夫妇唯一的财物,乃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其所包藏的善意心量也是无限存在的!

龙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与衫裤的功德一样大,尽都由虔诚善所念引发,是以赶紧退去称赞善美。

由此可见,只要真性虔诚一念,则小小一粒米、一条衫裤的力量,亦是可以与千千万万座须弥山相等量的!”

后来有信士把这一件事体,写成了一首佛偈,用以警示天下众生“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所以“欢喜的一念”的布施,其功德是很大的。无论是须弥芥子的大小比较,还是布施功德的大小较量,小大大小,全然不从形相,表相上去拘泥固执。

而是从理事圆融,内外一如的法身慧命上去体证的!

正所谓“纵一切语言于一句,摄大千世界于一尘”。《法华经》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禅语,意义鲜明的对比了须弥芥子之形意。

法海受教,自是明悟有加。虽然曾经对须弥芥子空间事有所了悟,得石中引导解悟,自然除去了困憾意识,一时天道法则力量增量不少。

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

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

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盘。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维摩诘经》节选)

鸿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
关于五运六气:一个羸弱的躯体,一个短暂的生命,一个微不足道的器官,一个和星宿之大、之远、之强根本无法相比的人,竟然要靠星宿来提供各种物质与信息。你还觉得你渺小吗?浩瀚的宇宙,为你运转不息。
寻天道长
吞天神帝
吞天神帝
少年孟观遭未婚妻、兄弟背叛,灵瞳被挖、气海被废!一朝觉醒武帝传承,从此逆袭,修炼万古吞天神功,铸造混沌吞天神体! 从此吞天,吞地,吞噬无尽寰宇;战神,战魔,战尽万古苍穹! 踏足武道巅峰,傲世万界生灵,唯我吞天神帝!
青衫如故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孩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灭霸举起金色的手套,六颗无限宝石闪烁着褶褶辉光:“我一个响指下去,你将化作风中的尘埃。” “爹不信。” 身穿无尽套的方墨缓缓摇头,手中寰宇长剑直指灭霸那瓦光锃亮的紫色脑壳:“今天别说无限宝石了,就是宇宙之心也救不了你的狗命!”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求道玉!” 宇智波斑站在半空中放肆的狂笑:“它是最强之矛,也是最强之盾,没什么是它无法摧毁的!” “你TM是真没见过
栖月幽蓝
热痒
热痒
人前他是一本正经的院长,人后他是威逼利诱的渣狼。而许在是他养了多年的兔子。没人知道镜片后的黑眸,夜深人静时,看向女孩的睡颜有多疯狂。……在许在眼里,救了自己命的陆斯衡是哥哥。只能是哥哥。她没想过有一天,她会跟陆斯衡产生见不得人的关系。家里、车上、医院……男人用身体“残疾”逼她一步步沦陷。陆斯衡咬她耳朵,低声乞求:“在在,帮帮哥哥。”
糖糖糖
俯首称臣
俯首称臣
令王沈则宸面谕群臣,力排众议,长公主沈暮白被立为皇太女。同年,各藩属国进朝纳贡谢恩、遣送质子。在令国为质的陈晞,面临君父蹊跷薨逝,看着母亲从景后被迎为敌国继后,本想在质子团中平静顺从的生活下去,暗流涌动下只能以天下为棋,破局迎上。陈晞一跃从质子变为皇子,沈暮白皇太女之位岌岌可危,将陈晞视为眼中钉,滥用宫规,致其无法行走。传闻,酷爱兵家邪道的沈暮白,又将魔爪伸向清冷正直的粱国质子谢勉,罔顾其已与丞
后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