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8章 第28集《摄大乘论》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十四页,
辛二、出五种。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分别的差别相貌,作一个品类的说明。这个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蕅益大师曾经用一句话,来加以形容我们的计度分别: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众祸之门,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怎么说呢?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说我们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一切过失的根本。
一个人为什么会造杀盗淫妄呢?就是因为他有贪瞋痴。是什么因素,勾引他的贪瞋痴烦恼呢?就是遍计执。它对诸法的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把快乐的当做痛苦、把痛苦当做快乐,就是他心中的影像、心中的认知,跟外在的真相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这个计度分别,假设是错误的话,那就带动了你苦恼的人生;但是你要修学佛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你还得靠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没有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根本不可能发菩提心,也不可能修六度的波罗蜜,所以它也是众妙之门。
所以我们对第六意识的态度是──随顺不得、也断灭不得,你要把第六意识断灭了,你的无上菩提也没有了。外道修无想定,就是把这个想、这个计度分别消灭掉,这就错损菩提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修行当中的观念,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地方的计度分别,讲到有觉跟无觉。
辛二、出五种(分二:壬一标数;壬二列释)
壬一、标数
这一科当中,把有觉的第六意识──能够善巧分别名言的这个有觉的计度分别,又开出五种,从有觉当中开出五种。这当中有两科:一、标数;二、列释。先看标数:
如是遍计复有五种:
如是把有觉的计度分别开出五种。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总说。这以下的计度,都是人道的计度,人道在计度法的时候,有名跟义,名是能诠,义是所诠。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菩萨,菩萨有四种:
第一种是有名无义,只有菩萨之名,没有菩萨之义。说你受了菩萨戒,你内心根本没有发提心,你还是活在你的妄想当中,虽然你有菩萨之名,但是没有菩萨之义,有名无义,这第一种。
第二种是有义无名,他虽然没有受菩萨戒,没有菩萨戒的假名,但是他内心当中有菩提心,他也去做一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的功德,所以他有菩萨之实,但是没有菩萨之名,叫有义无名。
第三种是有名有义,他也有菩萨的功德,也受过菩萨戒,有名有义。
第四种是无名无义,也没有菩萨的功德,也没有菩萨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菩萨的四种,你就知道名跟义的差别。你知道名跟义以后,这以下的论文,你就能够了解。
壬二、列释(分五:癸一依名计义;癸二依义计名;癸三依名计名;癸四依义计义;癸五依二计二)
癸一、依名计义
列释分五:一、依名计义;二、依义计名;三、依名计名;四、依义计义;五、依二计二。我们先看第一个依名计义。
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
我们人道的计度分别,第一个是从已知的名当中,去遍计未知的义。就是我们依止这个名称,来计度它的义、它的内涵。比如说,我们打妄想,打莲花灯的妄想,莲华灯……,这个名称是现前,但是义没有现前;但没关系!义没有现前,我们可以把它想出来,从名计义,就是莲花灯,顾名思义,我们知道莲花、也知道灯。那什么叫莲花灯呢?就是莲花当中装一个灯,就是会发光的莲花。那你这个义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就是因为它是莲花跟灯的和合,莲花我也看过、灯我也看过,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把莲花灯的义,把它假想出来。就是由已知的名,去思惟它的义。我们一般的计度,这个情况是最多的,完全从名言当中,去思考它的义。
癸二、依义计名
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
我们从已知的义当中,去遍计未知的名,就是约如是义,去计度如是的名。这种人大部分是书读得少,但智慧很高,他知道义,但不知道名称,他怎么办呢?由这个义,推度它的名称。比如说六祖大师,他悟了真实相以后,他说:
六祖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对内心世界的描述,能够讲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你找遍所有的经典,佛陀未曾讲出这样的名;但是这个道理,跟佛陀的道理是相似的。就是说他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我们众生的本来面目?他知道,但是他没有读经典,不知道我们佛法对诸法实相、真如这个名称的安立。怎么办呢?他就从义当中,去计度它的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大师是一个开悟的人,他看到这个名称,他就知道六祖大师所悟的义,跟他自己所悟的义、跟三世诸佛所悟的义,是没差别的。就是六祖大师可以从义当中,去计度这个名。
癸三、依名计名
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
从已知的名称,去计度另外一个未知的名称,计度这个未了义的名称,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翻译,把印度文翻成中文。比如说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是印度语,它是一个名;但是我们并不知道阿赖耶这个名称是什么,我们不知道。那怎么办呢?我们中文翻成[藏],或者讲[藏] ,含[藏] 或者依止处。我们从已知的名,就是这个[藏] ,来代表阿赖耶,那我们就知道,哦,用这个名来计度另外一个名,就是把它翻过去,阿赖耶就翻成这个[藏]──用已知的名,去计度一个未知的名,这是翻译的问题。
癸四、依义计义
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
从已知的义来计度未知的义,在经典当中,佛陀经常使用譬喻,就是用日常生活当中简单的义理,来譬喻佛法中深妙的义理,由简单的义理,譬喻深妙的道理叫譬喻。
比如说,我们怎么知道凡夫的心跟佛的心有什么差别?凡夫的心也是有明了性,佛的心也有明了性,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哦,我们可以说是水跟波的关系,用水跟波的譬喻,水跟波同一个湿性,体性相同;但是作用不同,一个是寂静的、一个是躁动不安。所以由已知的义──水、波的义,我们知道:佛心跟众生的心的义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已知的义,也可以计度未知的义。
癸五、依二计二
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
从已知的名义──名跟义,来计度未知的名跟义。这个就比较困难,这是佛菩萨的智慧了,从名义去计度名义。
总而言之,我们人道众生的计度分别,其实就这五种,从名跟义之间互相的计度。我们不讲众生法,打妄想这个我们不讲,从修学佛法的角度,名义当中,义是比较重要。
我七十六年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的院长海公长老,为我们讲《楞严经》,他老人家是天台宗的学者,所以都是先作一个五重玄义的悬谈,把这一部经的名、体、宗、用、教,先综合笼总的说明。这个悬谈一谈下去,谈了三十几卷,讲了一个学期还没讲到正文。过年的时候,我们跟海公泡茶,我们第一届同学就跟海公说:海公啊!你老人家讲《楞严经》,讲了一学期,都没讲到正文,怎么会讲那么久?他说:这个你们就不懂啊!读经典啊,你要用义理来引导名相,不能用名相来引导义理。
就是说,你读这部经,你要把这部经的观念先抓住,然后你才有资格去读经的,否则你进入到这么多……,《楞严经》十卷的名相,那你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就是说你进入这个名相之前,你要先知道:这部经到底想说什么?它的理论是什么?修行方法是什么?所以海公说:在古时候的丛林,只要有讲经的法座,整天打坐的那些老参一定会来听。他听什么地方啊?听你讲五重玄义(呵──),听完,你开始消文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就是老参禅和子,你讲五重玄义,他双腿一盘、眼睛一闭,就听你讲,点点头,表示同意;你五重玄义讲完,真正消文的时候,那些老参他不听了。初学者才听消文。
(哈──)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了观念,他就知道修行了。所以我们就:哦!原来是这样。你研究一部经、研究一部戒,都是这样,你要抓住它的宗旨。
所以古人说:有两种人是不能读书,不适合读书:第一种人是心术不正,发心不正,为了名利心读书,你道理明白愈多,伤害众生愈厉害,所以心术不正的人,不适合读书。第二种是执著名相的人,也不适合读书,他愈读,心理障碍愈大。本来你没有读书之前,对佛法还有信心,至少你还能够礼拜、赞叹、供养,每天做定课,归依三宝、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经典一读下去,唉呀,你觉得矛盾重重,结果对佛法失去信心,这个就是把醍醐当毒药。佛陀说法的目的,本来是一种治病的药,结果你变成毒药了,你就是在那边分别名相。
所以我们要知道,就着修学佛法来说,你要先掌握义,然后从这个义当中,去摄受这些名。《摄大乘论》也是这样,无着菩萨广泛的开展菩萨广大的境、行、果,它的名相很多;但是你要掌握住几个观念,这所有的名相,你就知道它之间是怎么安立了。所以说,要用义理来引导名相,不能用名相来引导义理。
庚二、广分别(分二:辛一标数;辛二列释)
辛一、标数
前面是讲遍计执,这个地方是讲到计度分别,这个分别包括凡夫的分别跟圣人大乘菩萨的分别。凡夫的分别是我执,圣人的分别是清净的法执。这当中有两科:一、标数;二、列释。先看标数:
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
这个遍计执,主要是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这当中有十种:
辛二、列释(分十:壬一根本分别;壬二缘相分别;壬三显相分别;壬四缘相变异分别;壬五显相变异分别;壬六他引分别;壬七不如理分别;壬八如理分别;壬九执着分别;壬十散动分别)
壬一、根本分别
十种当中,我们先看列释的科判:一、根本分别;二、缘相分别;三、显相分别;四、缘相变分别(这个地方应该是缘相变异分别,差异的异);五、显相变异分别;六、他引分别;七、不如理分别;八、如理分别;九、执着分别;十、散动分别。有十种分别。我们看第九十六页,这十种分别,一、二、三是一个总说,一切分别的根本;四、五、六、七、八是一个别说;九、十是一个总结,就分成三大段。先看总说: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