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7章 第7集《摄大乘论》
若不尔者,假设不建立染污末那,所有的染污都是由第六意识来承当这个过失。这样子讲呢,第六意识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它起恶的时候,有我执相应,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假设今天所有的过失是由第六意识来承当的话,那第六意识起善心的时候,它就不应该有我执了!也就是说,这个我执是染污的,这个善根、染污是不能共存的,所以只有第六意识在不善心所的时候,才有我执相应。什么叫做我执相应呢?有我、我所的烦恼现行,而不是在善跟无记的心中有我执相应,这样子就违背了现实的状态。就是说第七意识不存在,那这个我执,就是第六意识产生的。这样子讲的话,第六意识有时候起我执,它起恶心的时候起我执;它起善心的时候,就不应该起我执:那这个我执就不能够普遍三性,这样子就成过失。那应该怎么辨呢?
辰三、结立
是故,若立俱有现行,非相应现行,无此过失。
所以我们应该说:这个我执跟第六识是俱有现行,俱有就是两个同时存在、两个俱生俱灭,同时的活动。就是说你第六意识活动的时候,不管你造善、造恶、无记,这个第七意识是恒常存在,就不断的释放一个讯息──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推动你善、恶、无记的业力。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叫做俱有现行,而不应该说相应现行。相应现行就是说,第六意识跟我执相应、或者跟烦恼相应,既然相应,就是有时候相应、有时候不相应,这个时候时有、时无,就不是同时存在。这样子就没有过失,俱有现行就没有这种过失了。这个地方是讲到第七意识安立的必要性。
我想我们今天了解这个所知依,当然它主要的内容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八识,它心识的活动是相互的互动,它也不是单独的活动,它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怎么说呢?在《成唯识论》上说:第七意识在我们的内心当中,产生的影响力有两个:第一个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它干扰第八识,使第八识变成阿赖耶识;第二个外扰前六皆成有漏,它向外干扰前六识,使前六识所造的业变成有漏。
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内心的状态,详细的分析有三个层次:前六识、第七意识跟第八识。这个居于中间的第七意识,它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个、它向内干扰第八识。第八识它的功能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我们就会问:它为什么会不断的在收集业力的时候,这个业力又会变成果报呢?就是说这个生命的水流,它为什么会不断的流动呢?为什么我们死掉以后,很自然的这个业力,又会从这样的种子、这种潜伏的功能,变现一个果报呢?这个时候跟第七意识有关。
就是这个第七意识的无明,它有润生的功能,滋润生死的功能。我们应该要了解生死是由业力所招感;但是没有无明的滋润,这个业力不能得果报。所以阿赖耶识身为一个生命的水流,它之所以能够不停止的流动下去,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假设第七意识不执我,这个阿赖耶识马上转成大圆镜智,它不再流动了。
所以第八识会不断的创造这种生灭相,跟第七意识有关的,因为第八识不能控制自己,它也不能作主的。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意识老是跟第八识在一起,内扰第八而成赖耶,把这第八意识转成阿赖耶识了。
第七意识的影响,不只是润生而已,它还发业,发动有漏的业力。就是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它是主,它带动前五识造业的时候,非常不幸的是,第六意识以第七意识为根。身为第六识的根──染污末那,它就不断的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的讯息,就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直告诉第六意识: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使令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通通变成有漏的业力,都是跟私心、欲望相应有所得的有漏业力。
所以说这个第七意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它发动了有漏的业力,再把这个业力,加以滋润而得果报,所以我们就不得不了解它了。就是在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当中,第七意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建立它的理由。
所有的佛法都不是碰运气的,你要扭转一种心态,你要先了解它的相貌,你不可能说你不了解,刚好运气让你碰到,你把它转变了,不可能!一定是有正确的观照力,才有正确的行动力,所以了解第七意识的相貌,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六转呼为染净依,所有染净的根源。这个地方是讲到心、意、识的意,第七意识的一个存在的情况。
丑二、颂(分三:寅一显六种过失;寅二显过失种类;寅三释不共无明)
寅一、显六种过失
前面讲到这个意,是用长行文的内涵,这个地方用颂再作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三段:一、显六种过失;二、显过失种类;三、释不共无明。先看显六种过失:
此中颂曰:若不共无明,及与五同法, 训词二定别,无皆成过失。无想生应无,我执转成过,我执恒随逐,一切种无有。
这个地方是讲到六种过失,以两个偈颂来作总持,先看第一个偈颂,若不共无明。不共无明是第一个偈颂,就是没有第七意识,就没有不共无明;及与五同法,也就没有五同法,这是第二个;训词是第三个;二定别是第四个:前面这四个,无皆成过失。无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前面四个都不存在,就构成过失了。无想生应无,我执转成过,这是第五个,就是说没有第七意识,无想天的生命当中,应无我执转生,这样子也是过失,第五个过失,无想生,应无我执转,这样子成过失。
看第六个我执恒随逐,一切种无有。凡夫的我执,在一切时当中活动,这是一个现实的状态,如果没有第七意识,一切种无有,这个种就是不能够在善、恶、无记的心中存在,只能够在恶心存在,这样子违背现实状态,也成过失。就是说,我执本来应该是恒常的随逐有情在活动,不管造善造恶;没有第七意识,一切种无有,第六意识就不能够在一切的善、恶、无记心中活动,这样子跟现实的状态相违背了。这个地方无着菩萨是把前面的六种过失,以偈颂的方式,把它作一个重颂。
寅二、显过失种类
这个地方把过失分成三个种类:
离染意无有,二三成相违, 无此一切处,我执不应有。
离染意无有二,是第一种种类,说远离了这个染污意的存在,就没有一跟二的存在。一是不共无明,二是五同法,没有第七意识,就没有不共无明跟五同法,这样子是违背了圣教量──这第一种过失,跟圣教量相违背。佛陀在经典当中,明显讲到有不共的俱生无明,跟五同法的存在。三成相违,这个三指的是训词、二定别跟无想天,就是三、四、五这三个,是违背了凡圣的差别。没有第七意识,这样子凡圣就没办法界定,这是第二类的过失──凡圣就有没有差别的过失。
无此一切处,我执不应有。这是第三个种类,无此这个此,就是没有染污末那;没有第七意识的话,第六意识就不能够在一切的善、恶、无记的心中活动,那这个我执的现行,就不能够一切时存在;不能一切时存在,就有违背了现实状况的过失。违背圣教量、违背凡圣的差别、违背现实的状态,无着菩萨把这六种过失,归纳成三个品类。
寅三、释不共无明
这个不共无明,是修学大乘佛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所观境,所以他特别从前面的六种过失当中,把不共无明提出来,特定的加以解释,就是你要了解这个贼,你才有办法把这个贼消灭。
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
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
不共无明在我们内心当中,它有两大作用,身为一个不共无明,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这是第一个功能。我们凡夫,如果没有志向追求圣道,只是积集福报,有时候随顺烦恼造业,你就感觉不出不共无明的存在。
但是当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内心跟这个真实义,这个真实义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你开始修习我空、法空智慧的时候,这样的心逐渐逐渐生起的时候,常能为障碍,这个第七意识的不共无明,它就经常的来障碍你,因为你开始在对治它,它就开始去障碍你。
你修我空观、法空观,特别是修我空观,你会感觉到:你内心有一种很特殊的矛盾──这违背凡夫的正常思考。我们无量劫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造业、得果报;现在你修我空观的时候,就发觉你开始在动摇你无量劫来的一个正常思考,这样的思考,它会反弹的。这个时候反弹所释放的力量,是谁释放的呢?就是不共无明,你修学圣道的时候,它呢,常能为障碍,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俱行一切分。当你从止观的所缘境出来的时候,在平常的活动,你不修止观的时候,它跟第六意识一起活动,来覆盖你的真如,它就不断的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讯息,在内心当中捏造一个自我,使令第六意识在所作所为的时候,习惯性的保护自我、高举自我,使令我们很难创造出非常美妙的善业,所有的善业,都是以私心为出发点。
这些是怎么回事呢?都是第七意识,对第六意识产生的干扰。就是说它覆盖真如、障碍圣道,它的过失就是这两个。这两个就很严重了,它本身是不造罪业,没有错,但是它间接的误导第六意识去造业。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诸位受了菩萨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断恶、修善、度众生,只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没有菩提心的摄受引导,你跟无上菩提就不相应。这个地方,马鸣菩萨说:菩提心有两种,一种菩提会退,一种菩提心不会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他容易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不容易退。原因在哪里呢?
《起信论》上说: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依止事相的因缘所发的菩提心:诶!你看到三宝的庄严发菩提心;或者遇到人,有善知识摄受你,你也发菩提心。依止外在的人事因缘,所发的菩提心,在《楞严经》说:依止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恶因缘,就产生退转。
第二种菩提心,它是依止不生灭心,就是说他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能够经常观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虽然我现在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也缺乏很多很多福德、智慧的庄严,在整个菩萨道当中,我还有很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事业要做。没错!但是,把这些如梦如幻的善恶功能拨开以后,我们发觉到:我们这个明了心识的体性是如,三世诸佛清净的本性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个时候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思想,开始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不会退转。什么叫不退转?就是说:所有人的菩提心都退了、都不想行菩萨道了,你还是可以行菩萨道。你不会受外在人事的变化,而退失菩提心。
就是说,我们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这个地方,不共无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说,一个人,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来不知道有这种观念,你也可以发菩提心。是的,那你这个菩提心的中间,有一个我执──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这四种烦恼,在加持这个菩提心。这个时候,你的菩提心是危险的菩提心。
就是这个自我意识,一个人的私心,是很难跟菩提心共存的。我们行菩萨道,虽然不能够马上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你刚开始不得不建立,因为这个牵涉到你的种性──大乘圆顿的种性。
你能够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光是深信这样的思想,所有的逆境现前,不能够影响你的菩提心。就是不二法门的殊胜,在于它的一个不生灭性,它不会因为外在因缘而生灭。当然你菩提心坚固,你的成长过程当中,虽然会有逆境,跌跌撞撞的;但是总有一天,你能够不断的往上爬。那么资持你的,就不只是宗教的信心而已,而是对内心一种深观的智慧,在资持着你前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不要小看第七意识──这个不共无明,它是那么微细,好象它也不能造什么罪业;但是你看
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
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
从大乘的角度,它的过失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它把我们凡夫的心态跟佛的心态加以区隔。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到这个观念说:一个人要建立感应道交的思想。当然,感应这不是单方面,我的心跟佛的心要能够心心相应。蕅益大师说:一个人能够深信你能往生、深信你能跟弥陀感应道交,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深信自他不二,你才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很清楚的知道: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
所以不管你发菩提心也好、不管你要建立感应道交的思想也好,你不相信感应道交,所有净土的法门通通免谈;因为你能够往生,是仰仗佛力的加被,而不是你的戒定慧。印光大师说:没有佛力的加被,阿罗汉都去不了净土。因为阿罗汉的神通,只有到一个大千世界,而它是十万亿个大千世界。所以你往生净土,跟你的戒定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跟你的信愿持名,有决定的关系。而这当中的信心──你相信弥陀能够跟你感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当然你这个相信,不是嘴巴说说的相信,而是你能够很深信的相信。什么叫感应呢?印光大师讲得很清楚: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的心,投入到弥陀的心中;弥陀的心,投入到我的心中:彼此间能够相互的交流,那一定要建立在同体的法性。你要建立同体的法性,你必须打破你内心的自我意识。当然,你说:诶,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严庄严,你跟我不一样,我们是两个个体;但是没关系,我归依你!那这样也可能会往生,但这样的信心不是很坚定──两个个体嘛!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之所以要了解不共无明,就是说不管你从发菩提心的角度、从感应道交的角度,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都要对治,你才能够从一种个体的自我意识,进入到三世诸佛所共同安住的平等法界。这个时候,你依止不生灭的心性作平台,断恶、修善、度众生,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
子三、性摄(分三:丑一法;丑二喻;丑三合)
丑一、法
这个地方是说,第七意识它的体性是俱生无明,或者说是不共无明,那它的体性,到底是什么所收摄呢?这当中有三科:一、法;二、喻;三、合。先看法,先法说。
此意染污故,有覆无记性,与四烦恼常共相应。
第七意识它是所有内心染污的根源,它本身是染污,它也染污第八识、也染污前六识,它自己染污,也染污别人。它的体性是有覆无记性,它本身是非善、非恶,它也不造善、也不造恶;但是它覆盖真如、障碍圣道。为什么它会这样做呢?因为它经常的跟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种烦恼相应。因为它的体性很微细,所以我们经常会忽略它的存在。因为它不造恶,所以我们总觉得造恶好象是第六意识,所以就对第六意识很厌恶。就像小乘的学者,一定要把第六意识消灭,他才感到安心。
其实第六意识它是不决定的,它是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关键点是第六意识后面的第七意识,问题点在这个地方。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