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5章 第35章
十五日,被徐敬真诬陷与徐敬业串通造反的秋官尚书太原人张楚金、凤阁侍郎元万顷、陕州刺史郭正一、洛阳令魏元忠,都赦免死罪,放逐到岭南。张楚金等都遭到徐敬真的诬告,被指控与徐敬业合谋造反。就要执行死刑时,武则天派凤阁舍人王隐客骑快马传话赦免他们。赦免的喊声传到刑场,将受刑的人都兴奋得跳了起来,欢呼雀跃;只有魏元忠镇定自若,毫无异状,有人让他起来,他说:“真假还不知道。”王隐客来到,又让他起来,他说:“等宣读了敕令后再起来。”听完敕令后,他才慢慢起来,以跪拜的礼节拜了两拜,脸上一直没有忧愁和喜悦的表情。那天,天空布满阴云,释免张楚金等人之后,云散天晴。
(4)诛戮贤臣
闰九月,宰相魏玄同被武则天在家中赐死。魏玄同是高宗朝老臣,上官仪起草敕令废武则天没有成功时,魏玄同因为和上官仪有文章交往而发配岭外,后遇大赦回京重新担任官职。高宗朝后期升任宰相手握大权,但酷吏周兴极恨魏玄同。
高宗在位时,周兴任河阳县令被召见,准备提升他的官职,有人上奏说他不是清流官,于是取消提升。周兴不清楚,还多次在朝堂等待任命。几位宰相全都没与他说,地官尚书、检校纳言魏玄同当时任同平章事的职务,对他说:“周县令你可以回去了。”周兴认为魏玄同妨碍自己升官,所以忌恨他。魏玄同一直与裴炎很要好,那时人们由于他们的友情生死不渝,称赞为“耐久朋”。周兴因此上奏武则天诬陷魏玄同,说他曾经说:“太后老了,不如事奉皇帝。”武则天勃然大怒,十五日,赐他在家里自杀。死前监刑御史房济对魏玄同说:“您老为什么不告密,而得到太后召见,就能够为自己申诉。”魏玄同叹息说:“被鬼杀死和被人杀死,没有什么不同,如何能当告密人呢!”于是自尽。武则天在隐蔽地方将夏官侍郎崔詧杀死,别的朝廷内外大臣因为这件事被处死和放逐的很多。
没过多久,周兴又诬陷右武卫大将军黑齿常之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怀有异心,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逮捕入狱。这位原籍百济的大将,智勇双全,屡次领兵征战边疆沙场,战功累累,令吐蕃、突厥军感到畏惧。而且他体恤将士。有一次,士兵弄伤他的坐骑,他不让鞭打,说:“哪里有因为损伤私马就惩罚官兵的道理呢?”黑齿常之因功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将士,很受将士们爱戴。可是这时有冤难申,十月初九,在狱中自缢而死。当时人们没有不为这员名将感到可惜的。初十,武则天杀高祖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的长子鄂州刺史嗣郑王李璥等六人。那时,高祖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的儿子嗣滕王李脩琦兄弟六个也被捕入狱,幸运地逃脱死罪,在十一月被放逐到岭南。
右卫胄参军陈子昂上奏认为:“周朝称赞成王、康王,汉朝歌颂文帝、景帝,是由于他们能够放弃刑罚而不用。如今陛下的政治,虽然尽善了,可是太平的朝代,上下都喜欢教化,不应当有乱臣贼子每天触犯帝王的刑律被处死。最近大案越来越多,叛逆的人越来越多,我本愚昧,原来以为他们都铁证如山,而上月十五日,陛下特意查明囚犯李珍等无罪,百官都非常高兴,都庆贺陛下的圣明,我于是知道也有无罪的人落入宽大的法网。陛下您致力于宽厚的刑法,狱官却在追求苛刑,以损害陛下的仁德,以诬蔑太平,我心里痛恨这些人。此外,九月二十一日下令赦免张楚金等人的死罪,天气从有风有雨变为出现了五色云彩。我听说天阴暗惨淡表示刑罚过分,晴朗则为德政;圣人仿效上天,上天也帮助圣人,天意既然如此,陛下怎么能不顺着天意呢!现在又出现阴雨天气,我担心是执掌刑狱的官吏的过失。只要是入狱的犯人,大多以最重的刑罚处治,旁人有的肯定有的否定,陛下为什么不全部召见罪犯,亲自责问他们的罪行呢?确实有罪的公开加上应得的刑罚,滥施刑罚的则严厉惩办掌管刑狱的官吏,让人民全都心服口服,人们都知道政事和刑罚,那样最高尚的道德就能发扬光大了!”这次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上书一样,没有一丝成效。
本月三十日,武则天下诏,命令高祖的太穆神皇后,太宗的文德圣皇后应配皇地祗享受祭祀。与此同时,把过世的生母尊为忠孝太后,同样享受祭祀。十一月初一,武则天驾临万象神宫,大赦天下,开始改用以十一月为一年开头的周代历法,改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以夏正月为一日。而且修改唐朝的“宾恪”制度(古代建国要封前代帝王的后代为宾恪,加以礼敬,目的在笼络前朝遗老遗少)。唐本来把宇文氏的后周和隋的后代当做宾恪,武则天改为把周、汉的后代封为二王,把舜、禹、成汤的后代作为三恪。那时,武则天堂姐的儿子凤阁侍郎宗秦客独树一帜地改造十二个字进献,武则天颁布命令推行这一改革,还自取名为“曌”。在这之后,周兴也借机进言提议除去唐亲属的宗室属籍。很明显,这都是在为改朝换代提前作准备。
(5)重用武氏宗族
武则天这时非常倚重自己的武姓亲族,侄子武承嗣、武攸宁担任宰相,武三思是兵部尚书。这些人无才无德,只不过他们全力协助武则天取代李唐罢了。因为武承嗣、武三思专横霸道,大部分宰相都对他们畏惧三分,但韦方质不同。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一月,韦方质因为生病请假在家,武承嗣、武三思到府中看望。韦方质卧床不起,身边的人都劝他说:“你见了权贵还这样不恭,恐怕会招来祸害的。”韦方质道:“死生自有天命,大丈夫怎能卑躬屈膝讨好外戚呢!”没过多久,韦方质就被酷吏周兴、来子珣诬陷,放逐儋州,家口籍没入官。
四月,宰相范履冰下狱并死在狱中。范履冰早期因为“北门学士”而不断受到重用,在宫中为武则天效命二十余年,最为武则天信任,参与政事,帮助武则天侵夺宰相的权力。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升他为宰相。这次只是因为以前举荐的人犯了阴谋叛逆之罪株连而死。
七月,舒王李元名和儿子豫章王李亶被武则天杀死。李元名是高祖第十八子,品行高尚,并不好钱财。李元名曾告诫李亶说:“我们这些藩王缺乏的不是钱财官职,而是多行善举,以忠孝为本。”父子俩历任外州刺史,都有善政。元名在石州二十多年,游览林泉,居然有脱离凡尘之意,可是也没有逃得性命。诬陷他们的人名叫侯思止,原来是醴泉县的一个狡诈无赖,开始靠卖饼为生,后到游击将军高元礼家当仆从。恒州刺史裴贞杖罚部下的一个参军,这个参军怀恨在心,就指使侯思止告密,说裴贞勾结舒王李元名反叛。这恰合武则天铲除宗室心意,李元名父子就这样含冤而死,裴贞也被灭族。当时只要告密有功的就可得到五品官位,武则天把侯思止提升为游击将军,可是他要求当御史。武则天问,“你不认识字,怎么能够担任御史的职务?”侯思止道:“獬豸难道认识字,可是却能分辨奸邪。”獬豸是传说中的猛兽,生一支角,生性忠直。看见打架,就触那个没理的人;听见人争吵,就咬那个胡搅的人。武则天听了侯思止的诡辩,非常高兴,马上赐侯思止侍御史的职务。没过多久,武则天又赏他以前没收过来的一座住宅。侯思止辞让,说:“我最讨厌叛逆谋反的人,不愿意住他的房子。”武则天更加欣赏侯思止。实际上这都是高元礼教的。
王弘义是衡水人,他的品行一贯不好,曾向邻居要西瓜吃,可邻居不给,他便向县官假报说,瓜田中有白兔,县官让人来抓,结果瓜田都被踩坏了。他到了赵州、贝州后,又见这里的百姓举行拜佛活动,便诬告他们谋反,使二百余人被杀。王弘义被任命为游击将军,没过多久又升任殿中侍御史。太后听人密告说王安仁谋反,立刻命令王弘义来审讯他。
王安仁不服,王弘义就在他戴着枷锁的时候割下他的脑袋;又下令捉拿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正好来到,就也被砍下脑袋,用盒子盛着带回。经过汾州,汾州司马毛公和王弘义一道吃饭,突然间,他怒喝毛公下台阶,并砍下他的脑袋,用枪挑着进入洛阳,看见的人全部吓得发抖。
还是这年七月,武承嗣让周兴诬告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密谋反叛。而李上金是高宗的第三个儿子,杨氏所生,很早就被武则天视为眼中钉。李素节是高宗第四个儿子,萧淑妃所生,更被武则天讨厌。二人被诬陷后,奉命返回了洛阳。李素节从潜山起程时,听到有哭丧的声音,长叹一口气道:“能够病死真是幸运的事情啊,为何还要悲伤流泪呢!”已经预感到自己将被杀死。果然走到洛阳城南龙门驿的时候,被缢死。儿子李瑛、李玑、李琬、李玚等九人被武则天杀掉,只有李琳、李璆、李瓘、李钦古因年纪还小,被免除死罪而长期关押在雷州。李上金被关押在御史台,听到李素节一家情况,害怕得上吊而死。儿子李义珍、李义璋、李义玫、李义瑾、李义环、李义璲等七人放逐到显州而死。仅李珣逃到岭外,隐藏在佣保之间,才幸免一死。两王党羽也受牵连被杀害。
同年八月十一日,武则天杀了原太子李弘的岳父,当朝宰相裴居道。二十日,杀尚书左丞张行廉。二十八日,杀高祖第二十一子李元晓的儿子南安王李颍、鄅国公李昭以及李直、李敞、李勋、李然、李策、李黯、李越、李玄、李志业、李英、李知言、李玄贞等宗室十几人。到这时李唐宗族已被杀得所剩无几,剩下幼小的孩子也被流放到边远荒凉的地方,另外还杀害了王公亲戚、党羽数百家。
武则天大批杀戮李唐宗亲,特别是那些受宠而德高望重的皇子。因为这些人是她登基称帝的最大障碍。这三代皇子除了武则天亲生的李显、李旦外,在世的无一幸存。李唐宗室后裔中只有恭顺归附,能力平庸或宗支较远的才得逃脱。如唐高祖的女儿千金公主,就因为谄媚而保全了性命。她曾经给武则天推荐了僧人薛怀义,她和武则天的姑姑平辈,却甘愿做武则天的女儿,改姓武来换取武则天的喜爱,还被赐号“延安大长公主”。再如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长子李仁,不但性格急躁而且平庸无才,但因为他会讨武则天的欢心,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由于朝中的拥唐派是武则天夺取皇位的一大障碍,所以武则天大力打击大臣中的拥唐派。武则天对大臣中有匡救李唐江山的或被诬告有这样企图的人绝不手软,不是立即杀死,就是贬为平民。当时武则天在丽景门内特设制狱,由酷吏来俊臣等负责。凡入此狱的无一生还,因此丽景门被称为“例竟门”。朝中大臣人人都感到自己很危险,见面时连话都不敢说。有些大臣刚上朝就被抓了起来,从此以后再无消息。这样,官员每次上朝,常与家中人诀别道:“不知我们是否还能见面?”
那时执法的官吏都非常残酷,竞相使用严厉的刑法,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保持公平宽恕,被告发的人都说:“遇到来俊臣、侯思止肯定死路一条,而遇到徐有功、杜景俭就一定能够生还。”
徐有功是徐文远的孙子,名叫弘敏,字有功,人们习惯称呼他的字。他担任蒲州司法参军,以宽宏大量、不动刑杖为治狱的原则。属吏互相约定,凡被徐有功用刑杖罚过的,众人都叱责他。直到他任职期满,也没有杖责过一名犯人,任内的事务也得到治理。他一直升至司刑丞。徐有功前后救活被残酷官吏诬陷的人数十上百家,并且都给他们平反。徐有功曾在朝廷争辩有关刑狱的事,太后严厉责备他,左右都替他担心,而他却从容镇定,面不改色,而且争辩更加坚决。太后虽然好杀人,可知道他刚正不阿,对他很是恭敬也很畏惧。
司刑丞荥阳人李日知也推崇公平宽恕。司刑少卿胡元礼想杀一名囚犯,李日知认为不能那样做,于是多次与胡元礼争议,胡元礼生气说:“只要我不离开司刑寺,这个囚犯就一定死。”李日知也说:“只要我在司刑寺,这个囚犯就一定不会死!”最后将两人的不同意见上报,李日知的意见果然有理。
武则天在临朝称制的六年多时间里,废黜中宗并将其囚禁外地,软禁睿宗在宫内;用军事手段平息了徐敬业叛乱和宗室中李贞父子起兵;使用严刑酷法,不但杀戮干净了李唐宗室中的主要政敌,并且让相臣中再也没有能和她对抗的强大势力集团。在这之外她还得在理论上做准备。
(6)“劝进”闹剧
武则天要成为女皇的行为无法在儒家经典中找到让人信服的理论,因此只能假借佛教符谶。武则天母亲杨氏笃信佛教,所以武则天很小时就深受佛教影响。东魏国寺僧法明和僧怀义明白了武则天的心意,将四卷《大云经》按照武则天的心思做了注解,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七月献给了她。其中说:“武太后乃弥勒佛降生,当代唐为人世之主。”《大云经》原来是天竺的经文,在这一经中有菩萨转化为女身当国王的经文,这一理论的借鉴就为武则天提供了抗衡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武器,也论证了她当女皇帝是合情合理的事。武则天十分高兴,立即下令,将《大云经》颁行天下。接着又让两京、诸州分别置大云寺一区,专门收藏《大云经》,还度僧千人,让他们广为讲法。一下子,大云寺遍布全国,女皇应该登基统治天下之说也广为宣传。佛教经典为武则天披上了神秘的灵光。
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准备完全充分了。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她及时地导演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劝进”闹剧。九月初三,侍御史傅游艺带着九百余关中百姓到皇宫前上奏表,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氏。太后并不应允,可是将傅游艺提升为给事中。这样百官还有帝室的同宗亲属、远近人民、四夷酋长、和尚、道士共六万人,全部上表提出和傅游艺相同的请求,皇帝自己也上书请求赐姓武氏。初五,大臣们上奏说:有凤凰从明堂飞入上阳宫,又飞回停在左台的梧桐树上,过了很长时间,才向东南飞去;而且还有数万只赤雀飞集朝堂。初七,武太后这才恩准皇帝及群臣的请愿,并于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登临则天门城楼,大赦天下,宣布周朝正式建立,改年号为“天授”,普天同庆七日。十二日,群臣上尊号称“圣神皇帝”。于是降睿宗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降皇太子李成器为皇孙。
十三日,太后在神都洛阳立武氏七庙,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周文王逝世的妻子姒氏为文定皇后;周平王小儿子姬武为睿祖康皇帝,姬武已逝世的妻子姜氏为康惠皇后;太原靖王为严祖成皇帝,他的妻子为成庄皇后;赵肃恭王为肃祖章敬皇帝,魏义康王为烈祖安皇帝,周安成王为显祖文穆皇帝,忠孝太皇为□□孝明高皇帝,先妣的谥号均同原来所定的,称为皇后。封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武士彟哥哥的孙子武攸归、武重规、武载德、武懿宗、武攸暨、武攸宜、武嗣宗、武攸望、武攸绪、武攸止都封为郡王,所有的姑姊都封为长公主。武则天将遥远姬姓周文王攀附为自己始祖,并谎称武氏出自姬姓,实在荒唐得很,这主要是自己先世没有门第封爵,只得胡乱攀附,为自己的出身制造高贵的社会出身背景。
同时,女皇大大提升了一批对她称帝有功的官员:宗秦客曾私下劝武则天做皇帝,所以从凤阁侍郎升为中书令,傅游艺则从给事中破格提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两人都登上丞相位。傅游艺和酷吏丘神勣、来子珣等还赐姓武。天下姓武之人也获得了一些好处,女皇在十月命各地免除武氏杂税徭役。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正月初一,在万象神宫、女皇武则天隆重地接受了群臣所上的尊号,并把旗帜改为赤色。初二下达诏命,周定都洛阳。初九,武氏神主在太庙中安排好了,同时把唐室长安的太庙降为享德庙,并只祭礼高祖、太宗、高宗三位亡灵。把武氏在长安的崇先庙升为崇尊庙。十三日,武则天在明堂举行庄严的祭礼:顺序是昊天上帝在上,百神从祀,武氏祖宗配享,唐高祖、太宗、高宗放在最后。到这时,这位女皇登基大典的种种礼仪进行完毕,并且和一个新王朝建立的规矩完全相同。
女皇建国这段历史,《新唐书·则天后传》这样概括说:“武则天要改朝换代,但是害怕民心不肯归附,于是阴险残忍,肆意屠杀,使天下一片恐怖。对内纵使酷吏周兴、来俊臣等数十人为爪牙,对不恭顺或素常疑惮的人,一定会加以陷害。于是,宗室王公以及不愿屈服的忠直大臣连遭斩首,血流牢狱,家家都害怕被残害。如此武太后稳坐深宫而国命已移。”
秃头数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