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51章 1995 & 1996
转眼到了1995年, 小星星三岁半了。
香香软软的奶娃娃,穿着白色小纱裙,扎着两个羊角辫, 小胳膊小腿儿肉乎乎、白嫩嫩,跟着妈妈摇摇摆摆地跳舞, 像只呆萌的小天鹅。
宝宝出生后, 初为人父的顾团长终于意识到从前在客厅与妻子“练功”的荒唐, 又自己重新收拾了一遍, 把他们以前用过的练功毯等都收起来, 铺上新的, 如今客厅常被她们母女用来跳舞, 终于成了真正的排练室。
还在正月里,沈娇宁带着宝宝玩了好几天,今天才歇下来,先带着玩兴十足的小女儿跳了一个小时舞, 停下来时饺子正好出锅, 她又抱着女儿, 极为耐心地喂她吃饺子。
“星星,自己吃饭。”
顾之晏把女儿抱到小椅子上,在她面前放好小碗、小碟, 趁女儿低下头吃饺子, 偷偷给老婆喂了一个饺子。
孩子出生之前,他实在没想到娇娇会如此宠女无度, 从出生喂奶就开始百依百顺,孩子一哭就抱,什么东西多看两眼就买,看得他生怕把孩子宠坏了, 幸而星星到目前为止,只是比一般孩子精灵古怪了一些,还没有要长歪的迹象。
他这边特意趁女儿低头才悄悄恩爱一下,那边自己吃饺子的小星星突然放下筷子,小手捂住两只眼睛说:“爸爸又要亲妈妈了吗?快一点哦,星星还要吃大饺子。”
沈娇宁看了一眼顿时僵住的顾团长,抿唇笑起来,拉下星星的小手:“没有啦,星星快吃,还是妈妈喂你?”
“自己吃!”
“星星真乖。”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家里吃饺子,忽然有人来敲门,他们前几天该走的亲友都已经走遍了,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过来。
顾之晏去开了门,竟然是高阳导演。
他如今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大导演,去年又在国际上拿了一次最佳导演奖,跟沈娇宁的合作已经是十几年的事,近年并没有什么往来。
沈娇宁站起来:“高阳导演好,吃饭了吗,正吃饺子呢,一起吃点儿?”
“还真没有,那我就不客气了,蹭沈团长一顿饺子。”
小星星一直盯着高阳看,高阳被眼睛圆溜溜的小奶娃萌化了,直道:“可惜现在只能生一个,不然我也想要个闺女。哎,要不,把你家闺女定给我儿子吧?”他结婚比沈娇宁晚很多,生孩子反倒在他们前面。
“那可得排队了,好多人要预订我家宝贝,个个都是好看的小哥哥,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让她长大了自己去挑。”
身边的人都是星星一出生就来跟她说,要定儿女亲家,就连元静竹夫妻俩听说了,都特意从国外写信回来,想给他们儿子找个小媳妇。
沈娇宁谁也没答应,她要给女儿足够的自由,以后想跟谁在一起,或者不结婚,都随她。
“嚯,真是小公主挑驸马的阵仗啊。”高阳羡慕,但也理解,沈娇宁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知名度高,收入也高,名下芭蕾产业加起来能让她上富豪榜,丈夫又是部队的,这样的身家背景,谁不想把她家宝贝闺女领回家。
闲聊了一会儿,高阳说起正事:“沈团长,我想给你拍一部纪录片,以你现在的名气,这部片子一定会有很多人看,未来也是珍贵资料。”
沈娇宁闻言一愣,睨他一眼:“高导演什么意思呀,觉得我以后不会再出新作品,只能往回看,讲一讲过去的经历了?”
这话说得直白,但高阳确实是这么想的,他性子直,也没否认:“沈团长之前选择生孩子,难道不就是退下来的意思吗?”她已经年近四十,又生了一个孩子,虽然风情万种,看起来最多只有三十岁,但身体的力量到底比不上年轻人。
或许像她近两年一样,在省会偶尔演出几场还可以,但再要挑大梁,当一部新舞剧的女主演,客观地说,他觉得不可能了。
“高导演,我们要不要打个赌,你一年后看看,我还能不能继续往前走。”
高阳忙道:“沈团长,你不要误会,你已经是芭蕾界的传奇人物,说真的,你现在的成就,别说以前没有,以后恐怕也很难再有人达到。我不是专拍纪录片的,就像我只给你拍过舞剧电影一样,就只拍这一部纪录片。我不指望靠它拿奖,就是觉得,有个片子,以后大家才会相信我们七十年代就出过这样优秀的舞者啊。”
他早先想拍沈娇宁和顾之晏的爱情故事,后来自己也觉得不切实际,但又实在觉得沈娇宁的一生过于传奇,不记录下来太过可惜,冥思苦想,终于想到趁她现在还没有老去,拍一部纪录片的办法来。
“放心吧,都是老朋友,我没误会。今年真有事儿,等明年你要是还想拍,我就拍。”
高阳想了想,一年时间也不久,明年她正好四十岁,更有纪念意义,答应了:“那可说好了,明年这个时候,我还上你家来蹭饺子。”
沈娇宁笑着应了,送他出门,回来给女儿念小故事,结果女儿说:“妈妈,你让爸爸给我念吧,你快去跳舞。”
“星星嫌弃妈妈了?”
“才没有,妈妈不是要跳和星星有关的舞吗,星星特别特别期待妈妈跳舞。”小人儿小小一个,但她也知道妈妈很累,经常陪她很久,等自己休息了,才去做正事,“妈妈要努力哦,星星也会努力的!”
“星星真好,妈妈最爱星星了。”
三岁半的顾望星看向妈妈身后,吐着小舌头做了一个鬼脸。妈妈最爱她,爸爸又要吃醋啦!
……
顾之晏接过了给女儿念故事的活儿,沈娇宁走到客厅,独自盘腿坐在木地板上。
她手里拿着一个泛黄的老式方格本,第一页还有她当年摸黑写下的一排铅笔字:夏夜,一颗星星。
看着这行字,那时在双彩县的种种便历历在目,她仍旧可以通过这行字,回忆起那天晚上走出文工团,夏天的风吹在脸上,仰头是满天繁星,老人坐在门口摇着蒲扇、乘凉聊天的情景。
她仍记得自己那时的雀跃。她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一个结局悲惨的女配角,境遇不算好,但可以重新跳舞,对她来说,这就是再好不过的事,创作的激情和对舞蹈的野心如野草般滋生。
她想要登顶芭蕾界,那颗星星对她来说,就是遥远艰难的舞蹈梦想。
从那一年编排《女儿》开始,她扎根于土地,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往上走,如今,大家都觉得她已经做到了极致,她也自认可以说,踏顶最高峰,实现了她的芭蕾之梦。
从《星星》开始,以《星星》结束。她不觉得四十岁就不能跳主演,也不觉得生孩子就意味着给舞蹈生涯画下句号,只要不是车祸那样再无可能当专业舞者的意外,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她要让人看看,一个真正以舞蹈为信仰的人,一生都可以跳舞。哪怕机体衰弱,力量滑坡,只要信仰不变,舞魂不息,她就可以继续站在台上。
……
顾之晏给女儿念完了故事,又带她洗漱,哄下睡觉,出来发现沈娇宁还在练功,等她跳完那一小段,出声喊她:“别累着了,早点休息,明天除了跟你学跳舞,其他时间孩子都交给我。”
要说最明白沈娇宁野心的,莫过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