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86章 土电话和滑板车
家里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了, 从吉昌县运来好几车的粉皮全都放在仓库里,宝月家里的仓库被塞得满满登登的。为了节约空间,新做的臭豆腐都被摆在了架子上。
扩建仓库的事儿不能再拖了, 该提上了日程, 本来宝月还只是打算在铺子边上建一个小仓库, 但现在买卖这么好, 宝月狠了狠心, 决定把仓库建得大一些。
宝月对自家的买卖有信心, 觉得自家的生意绝对不会止步于此, 打算把后面那一溜的院墙都改造成了仓库。
扩建这么大的仓库,自然要把菜地占上。埋在地里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但好在秧苗长得还不算高,拔了也不心疼。
洒在菜地里的肥料也没被浪费, 挖地基时, 直接把撒了肥料的土扬在有菜的田地里了,因为肥料充足, 菜园子里的小菜长得又壮实又水嫩。
小木头订做的青砖青瓦已经就位,为了不耽搁自家的买卖,小木头也不按原计划自己慢悠悠地干了,就打算雇几个人。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宝月这次是坚决不找赵家人帮忙了,只让自家相公多找几个熟练工,争取在三天内把仓库盖完。
仓库建在了铺子的左边, 左边的面积大,仓库建得也宽敞。铺子的右边面积小,但足够盖烤窖了,家里以后要做的各式糕点肯定少不了, 多建一个烤窖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尤其是冬天时,烤窖烧了火还能给铺子里散点热气。宝月家的活是按价格包出去的,做工的人也没必要拖延工期,所以干活干得还是挺快的,过了三天,就把小仓库和烤窖都建完了。
小仓库建好了,通了几天风就可以用了,小木头把家里卖得比较快的粉皮和泡泡水都挪到了小仓库,这样宝月售卖货物时就不用前后院地来回折腾了。
宝月自打怀孕后,除了嗜睡之外,还特别想吃酸的,正好赶上南边的青梅成熟了,有不少商贩来船营县售卖乌梅,价格还挺实惠的,宝月一口气买了一布袋子。
乌梅是青梅经过烟熏烘烤后的梅干,把乌梅放在干燥通
风的地方,可以放很久。
现在船营县周边的果子还没有成熟的,宝月想吃酸只能靠醋来调制,但是总是感觉不解馋,现在好不容易碰到新鲜上市的乌梅,宝月自然不会放过。
跟怀安安时不一样,这一胎尤其喜欢吃酸的,宝月每天都吃好几颗乌梅,否则就吃不下饭。
好在端午过后,这嗜酸的感觉终于消退了,宝月也能正常吃饭,而且胃口出奇的好,吃嘛嘛香。
不过就是买的乌梅还剩下不少。小木头和安安父子俩都不爱吃乌梅,宝月过了爱吃酸的劲头,也不太想吃了,但家里还剩下那么多乌梅,总不能浪费掉啊。
宝月就打算用乌梅做酸梅汤喝。反正现在家里的活都不用自己干了,宝月的空闲时间尤其的多,每天又有精力研究吃食了。
酸梅汤特别好调制,只要把握好用料,就能熬制出可口的味道。
把乌梅干,山楂干、甘草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刻钟后,装进纱布袋中,这样熬煮时,汤里就不会有残渣了。
将纱布袋放进锅中用大火烧开,烧开后改用小火煮两刻钟,之后往锅中加些糖浆熬煮一小会儿,熬好,放凉,可口的酸梅汤就做好了。
宝月正怀着孩子,不能吃山楂,她给自己熬煮的酸梅汤都是不放山楂的,家里没有井,宝月就找了个凉快通风的地方放置酸梅汤,给大家解解暑。
在这越来越热的天气里,每天喝上一碗酸梅汤,特别的过瘾,浑身清爽。
一转眼冯嫂子已经在宝月家做了两个多月的工了,宝月对冯嫂子十分的满意。
冯嫂子是个利索人,干活精细而且很撒冷,一上午就能把所有活都干得利利索索的。
宝月允许冯嫂子午饭后可以在家一直待到申时,等天气凉爽一些后,再过来研磨豆浆和豆腐渣。
冯嫂子把豆腐干和千张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宝月只需要动动手,做点轻巧的活计就可以了。
宝月每天只需要将豆渣和淀粉混合好发酵,剩下的活就都有人帮忙了。
冯嫂子特别盼望宝月能多研究些新的吃食,只要这些吃食卖得好了,她就有活干了,她干的活多
,赚得就多,宝月给工钱时向来大方,冯嫂子特别喜欢在宝月家干活,恨不得一天都有活可干。
宝月本来让冯嫂子回家待一阵是想着让她歇一歇,毕竟家里的活虽然不累,但是真的很杂,特别的忙叨人,适当的休息才能保证健康。
但冯嫂子的家境实在不好,而且冯家小子读书也确实费钱,她也是赚钱心切,中午回家待着的那段时间也不歇着,继续给别人浆洗衣服或者做些针线活。
宝月见冯嫂子是真的闲不住,也就想着法子把她的活往满了排,到时候多发点工钱就是了,也省得冯嫂子继续做那累人又不赚钱的浆洗活。
夏天来了,蚊虫也多了,家里的薄荷和藿香长得旺盛,正是派上用处的时候。
藿香茶对身体很好,夏天胃口不好时,喝上一杯就会舒畅很多。
先把藿香用水洗干净,然后放入加有清水的锅里煮沸,加入糖浆,熬制一刻钟,待藿香茶晾凉后,就可以直接喝了。
虽然放了糖浆,但藿香茶的味道还是有些一言难尽,宝月可不认为这样的饮品能卖得出去。
藿香茶只不过是宝月回馈客人的一种手段罢了,每天熬制一大盆的藿香茶,哪位想喝也不用花钱,直接带着碗过来就行。
藿香这东西不值钱,宝月种在排水沟边的藿香是让街坊邻里随意摘取的,只要不祸害东西,想要摘多少摘多少。
藿香可以随便吃,但薄荷宝月可就不能傻大方了。这东西金贵着呢,宝月光靠卖薄荷给药铺就能赚不少。
为了给冯嫂子安排更多的活计,宝月把家里的薄荷全都用上了,正好夏天蚊虫多,宝月就做了薄荷膏和花露水放在铺子里卖。
薄荷膏和花露水都能走高端路线,不过宝月觉得这东西没必要卖那么贵,太贵了大家都用不起。
都是防蚊虫的东西,还是薄利多销比较好,卖得多了,照样赚钱,而且还能让大家减少被蚊虫叮咬。
为了降低售价,就连装薄荷膏的盒子都是用木头做的,花露水是放在小陶罐子里售卖。而且宝月还负责回收木盒子和陶罐子。
只要木盒
子和陶罐子不破损,都能拿到铺子里换钱,这样也省得浪费了,毕竟这么小的木盒子和陶罐子确实鸡肋,扔了可惜,用着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场,堆放在家里还占地方。宝月负责回收,也算是解决了大家的小烦恼。
家里卖的货物品类越来越多,每天往来的客人特别多,基本上都不断档了,冯嫂子一直在前院忙叨,宝月则一直在后院卖货。
有时候需要去前院拿东西,宝月就会用“土电话”通知冯嫂子帮忙,倒是能省下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