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文女主她拒绝变美(快穿)

第21章 第21章(1/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1章 第21章

八个月后,新的律法经过一次次删改修订讨论后,终于成功面世。

上面不仅将逼女子为倡编入律法,也增加一些其它的保障女子权益的条文,比如禁止买卖孩子,禁止典妻,禁止强迫女子成婚,禁止溺杀女婴

杜依兰有幸参与编纂律法,她是选贤大会中为数不多出身乡野的女子,一双眼看的比其它大臣都要多。

禁止典妻,就是杜依兰提出的。

典妻,把女子当作一个生育的工具,被拿去典当租赁,而这些被典当的女子得为人生儿育女,甚至玩弄。

而工具的主人,则是女子的丈夫,所得银钱全归丈夫所有。

这样的事情在杜依兰以前生活的地方,很普遍,普遍到杜依兰以前虽同情这些女子,却不觉得这种行为是对女子的一种压迫,直到她遇见了九湘。

杜依兰说:“若不是陛下,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醒悟。”

杜依兰更感谢九湘及时颁布的女男分治政策,就是这条政策,使得她逃离火坑,得以在朝堂中为自己、为世间挣扎着的女子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新律法的推行并不顺畅。

阻碍不是来源于朝堂,它来源于民众。

九湘有建立了一个女子组成的朝堂。表面上女子风光无限,仿佛周国境内没有阻挡她们脚步的东西。事实则不然,做官的女子终究是少数,周国的组成,有一半都是男子。

而这些男子身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一时间难以拔除的男尊女卑思想。

而新律法的颁布,保护了女子的权益,损害了男子当前的利益。

比如典妻。

许多男子家贫又懒散,只能依靠不间断地典当妻子来谋取利益,以换生计。新律法的推行和实施,代表他们无法再用这一手段来赚取银钱。

更重要的是,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新律法带给女子的好处。

他们察觉到新推行的律法中把女子当个人。

女帝在这几个月中已经颁布了不少有利女子的政策,他们已经能感觉到家中妻女也有反抗的迹象。这本律法一旦推行,不用细想都会知道,她们不仅会明着反抗,而且会反抗地更彻底。

能当人,为什么要当奴隶?

没有女子当奴隶伺候一家老小,这才是他们阻拦的主要原因。

九湘推行的新律法,已经触碰到他们那条名为利益的底线。

为了反抗新律法,这些男子组成的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四处打砸烧抢,无恶不作。

消息传到九湘这里时,九湘不觉得意外,这在她的预料之中。

当日她登上皇位,想阻拦的人多了去,天下男子不会愿意一个女子压在他们头顶发号施令。但他们没有阻拦,一来是因为九湘没有损伤他们的利益,二来则是九湘身边还有蒋红缨铁石这样手握重兵的大将,他们不敢阻拦。

九湘登基后的女男分治政策其实已经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没有反抗只是觉得这利益损害不大。白银一两,妻女拿回来的钱不还是自己的吗?当官,当官是读书人的事情,天底下有几个人能读书?

单人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
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
前世因身体原因,张北行英年早逝,却重生回了大学时期。看着这具年轻健康但孱弱的身躯,他决定从今天开始努力锻炼,强身健体。 【提问:我想增强体质,不断变强,请问我要做些什么?】张北行上网求助,恰巧系统出现,只要听劝,完成别人的建议就能够获得能力点,无限变强。 “跑得慢?慢就负重!负重五十斤,每日狂奔十公里,绝对让你身轻如燕。” “弹跳力不足?那是你没有左脚踩右脚,如此锻炼你能上天……” “想练点武器
霜火青天
枭龙出山
枭龙出山
在昆仑绝巅被美女师父狠狠压榨了五年,自觉顶不住的杨天好不容易逃下山来,没想到又被美艳女总裁给狠狠拿捏了……
轩仔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家人为了小三的孩子,用性命逼着姜沉鱼替嫁给一个病秧子。沉迷“亲情”十几年的姜沉鱼一朝梦醒,再不执着追逐所谓“家人”。姜家人只当她的疏远是赌气,只等着她的病秧子老公死后,哭着求着回姜家时好好奚落她。可他们逐渐发现,离开姜沉鱼之后,姜家公司破产,人脉断联,连他们的身体都一天不如一天。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废物是天下最有天赋的玄学术士,他们曾经的好运气全是姜沉鱼逆天改命,费尽心思替他们谋求的。流落
兔兔兔兔宝
我只想要仙子的心
我只想要仙子的心
【仙侠+灾祸+仙子+坏女人】 丁恒误入玄界,成为正道第一大派剑山的弟子,然而他却发现自己不单单是与「灵灾」有关的阴劫体、阳劫体,而是可招来「仙祸」,为天下不容的阴阳劫体! 为了活命,丁恒只能双修! ———————————— ◎娴静端庄、温柔如水的师姐…… ◎外表冰冷却内心火热的神女…… ◎强势霸道、野心蓬勃的女魔头…… ◎一心寄托于太阴圣地的隐世天仙…… 丁恒只想与她们交心!
南风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