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太孙无敌

第854章作战计划(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54章作战计划

这是整个白古王朝最精锐的军队,也是他能够给出的最大帮助。

倘若到了这种地步,阿瓦王朝依旧被明军踏平,那便只能证明,大势已去。

亚扎底律乃是孟族最威猛的勇士,也是孟族子民最敬仰的英雄,由他出面率大军前去上缅甸,抵御明军南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彬尼亚乌还给邻邦各大小国送去了国书,共计征召了军兵五万余人,战象三百余头,随同白古大军共同赶去阿瓦城。

正当下缅甸群情激愤,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共同抵明军南侵时,阿瓦王朝都城阿瓦城此刻却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就在不久之前,前线传回战报,明军不知何时调集水师舰队,趁着夜色对沿岸阿瓦军发动了毁灭性的突袭,明吉斯伐修寄沿江布置的军事防线,一夜之间便被摧毁殆尽!

明军乘坐高大战船,旁若无人地度过了伊洛瓦底江,直挺挺地向着阿瓦都城杀来,所过之处无人可挡,贵族官员全都仓皇南逃,百姓子民望风而降,阿瓦城即将面临大明王师的猛烈进攻!

阿瓦城的北面是缅甸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东面是伊洛瓦底的支流米坦格河,南面和西面是连接上述两条河的运河,故而它的整个城市布局不同于缅甸的其他四方形的都城,而像一只蹲坐的狮子。

四面环水的优渥地利,带给了阿瓦王城发达的农业与运输,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天然的水利条件,竟会在此刻成为埋葬他们的砝码。

不过五日,还未等阿瓦国主征集军兵,前去布置军事防线,大明王师乘坐水师战舰,顺江而下杀入阿瓦腹地,逐一掌控了沿江的重镇关隘。

而后便兵分四路,将阿瓦王城团团围住,外有水师舰队压阵,内有南疆刀兵攻城,盛极一时的阿瓦王朝此刻正面临灭国之危!

明吉斯伐修寄立在阿瓦城头之上,呆愣愣地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明军队,心中生出了无比的苦涩与绝望!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析的战斗!

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远远超出了周边邻国的想象!

他们之所以会等到此刻出兵,并非是因为与帖国一战令他们元气大伤,而是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名正言顺出兵南疆的机会,这样可以让他们当了表子还立牌坊!

该死的思行法!

沐晟看着眼前这座模样怪异的阿瓦都城,轻车熟路地命人向城内攒射箭雨,箭雨之上绑缚着招降书与讨贼文,内容嘛无非就是阿瓦国主鱼肉百姓、挑起战事、暴虐不仁,大明天军特来拯救百姓于水火等等。

这些理由与借口,明军将士再熟悉不过了,或许这就是熟能生巧吧。

沐昂有些无聊地看着阿瓦城,突然对自家兄长提议道:“二哥,不如我先行一步,去下缅甸玩玩?”

“唔……去吧,据那些降将所说,阿瓦国主散播了王师来袭的消息,并向下缅甸请求援军,估摸着兵力也就四五万吧,我给你五万精锐,够了吧?!”

“够了够了,你就在这慢慢磨吧!”

“注意军律,另外带上老四,我沐家男儿,哪有不冲锋陷阵的道理!”

兄弟二人就这般定下了计划,随即沐昂率三万精锐离去,独留下沐晟对阿瓦都城发起了进攻。

一般第一波招降是没有效果的,只有连续猛攻个三五十日,让他们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这些蛮民才会放弃所有的骄傲与自尊,老老实实地臣服在大明王师脚下。

至于沐昂与他麾下的三万精锐,沐晟是不怎么担心的。

因为整个缅甸,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与君共沉溺
综影视:与君共沉溺
长相思更新中~我的人间烟火更新中~强大成熟御姐cp克制隐忍腹黑孟宴臣。“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另一个可能的我。”长月烬明已完结~花琉璃轶闻已完结~〈10月起会员、金币加更开始,年会三更,50币一更,鲜花
群玉山头见
被女帝恩宠后,我觉醒了纯阳龙体
被女帝恩宠后,我觉醒了纯阳龙体
三年前,陈诺顶替大哥入罪域服刑,机缘巧合下,拜千娇女帝为师!三年后,陈诺替大哥代娶‘丑妻’,意外追查到身世线索!面对无耻家人,陈诺果断断绝关系,对于妻族内乱,他霸道相护!且看陈诺凭借逆天心法‘夺天造化
黑夜的光
沉舟自救
沉舟自救
我这一生,一直都是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存在。不仅住在青城高端区的独栋,年轻帅气又体贴的老公更是爱我如初恋,有口皆碑,是公认的二十四孝模范丈夫。可那天,我突然有一种好的预感,我怀疑我的孩子不是我亲生的。还有
佚名
符道之祖
符道之祖
【凡人流,无系统。】放牛娃徐长寿,因救绿仙宗杂役弟子被带入修仙界,后觉醒血脉玉符,获得符道传承。从画符开始步入修仙界,登仙路,斩妖魔,得长生,问苍穹,开创符之大道,成就符祖果位。
佚名
高考被挤名额,我转身入伍报效国家
高考被挤名额,我转身入伍报效国家
我没考上大学的消息在村里传了开来,虽然是被人挤下来了,但我家无权无势,没办法和人家斗。可意外我参军入伍的过程却很是顺利,就这样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活,我的命运也因此有了巨大的改变。在部队这些年我的表现优异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