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宗师

第三百五十一章 科普震全场(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百五十一章 科普震全场

“我要科普的东西并不多,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下,鼻烟壶的历史,和目前兴起的内画流派。以帮助更多的古玩爱好者,学习和鉴别。”

唐顺轻声笑道:“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

“现代社会的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国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内画鼻烟壶更是其中特有的传统的工艺品种,自清朝嘉庆年间才开始制作流行。历经近二百年,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顺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经过多年传承,现目前内画艺术有燕京的京派,鲁省的鲁派,粤省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

“其中,京派的传承最悠久,起源于京都。京派的艺人擅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叶仲三老前辈。”

“鲁派则是仅次于京派的第二流派,鲁派画工云集地在鲁省博山。因鲁省博山籍的内画艺术师毕九荣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燕京回到博山后发展起来。”

“鲁派最有特色的是能够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烟盒的内壁上作画,然后,烘烧形成内画鼻烟壶的瓷釉画。即使盛水,画面也毫不受损。”

“姚江派则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发源地是粤省汕头,也被称作粤派,传承时间十分年轻。”

“后来王习三大师在继承京派大师叶仲三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内画名家流派之特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冀派,属于现代新兴的第四大派。”

“内画,不仅是使用在鼻烟壶上面,自内画兴起以来,国内不少器具都曾使用过内画工艺的。”

说到这里,唐顺举起了那只内画鼻烟壶,面向摄像机道:“经过刚才我所述的内画鼻烟壶流派之后,咱们再来看这只内画鼻烟壶。”

“这只内画鼻烟壶的画工,和绘画技巧,并不属于这四大流派的任何派系。其简约的风格虽然写意,但是,画工技巧远不及现在精湛。”

“所以,在判断出这只内画鼻烟壶的年代之后,咱们就可以推敲出,这只内画鼻烟壶的来历,应该是内画鼻烟壶刚刚兴起时的最初一批工艺品。”

“而据史料记载,最早时期的内画鼻烟壶的名家是粤省新会的甘恒文。其以小钢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壶中晃动,将内部磨出细纹,再以带有弯钩的竹笔蘸上颜料涂色,从而形成了这种画工简约的内画技艺。”

“哗!”

听着唐顺断代,满场观众,再次掀起了惊呼哗然。

曹全友和高长青都是悚然大震,看向唐顺的眼神,流露出骇然。

这些历史典故,即便是经验老道的曹全友,都是知之不详。

唐顺居然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一时间,曹全友都心神震荡,有些坐立不住。

“有据可查,内画鼻烟壶,泛起于清朝嘉庆时期。但也有野史记载,其起源是乾隆时期。”

唐顺呵呵一笑,迎着观众掌声,提高嗓音讲道:“传说,乾隆时期一位能书会画的文人嗜好鼻烟,因家中破落,只好拿空鼻烟壶用竹签刮壶壁鼻烟解瘾,无意中刮出的线条优美如画从而获得启发,内画由此而生。”

说完这些,唐顺在含笑颔首间,放下了话筒,宣示着他的讲解已经结束。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冷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足球系统之进球就变强
足球系统之进球就变强
关于足球系统之进球就变强:2017年,刘天水从荷乙的阿贾克斯青年队起步,到18年荷甲阿贾克斯欧冠4强,然后转会阿森纳,引领阿森纳开始王朝复兴。
流水听音
龙潜苍穹
龙潜苍穹
每一个从邙山走出来的人,都会搅动天下风云!叶清在邙山隐居八年,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他下山退婚!然而他的美女总裁未婚妻,却死活不愿,甚至……还要和他生一个孩子!
八月初八
还剩八年寿命?但我有强化万物能力
还剩八年寿命?但我有强化万物能力
七天前,他喝醉了酒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穿了!老夫妇的邀请下,他开始安顿了下来养伤,但也逐渐发现了异常。这里的人十分惧怕阳光,也惧怕黑暗。而且还有人惦记着他的小命,企图加以利用。好在他觉醒了寿命换强
佚名
一纸戏言,小神医下山成婚
一纸戏言,小神医下山成婚
“乖徒儿,为师大限将至,以后不能再陪你了,你该自己下山讨生活去了!”“为师十几年以前定下了一门婚约,你记得过去一趟……”“还有啊,为师这些年培育了一股势力,以后为师要是不在了,你就是为师的接班人。”他
佚名
刚进山就给雪豹接生,还一胎六仔
刚进山就给雪豹接生,还一胎六仔
半年多前,他选择了停薪留职,孤身一人来到了这华夏最偏远一隅的苦寒之地,从声名显赫的教授,变成了一个孤独又自由的巡山人。刚开始很多人以为他只是以此为噱头,没成想他真的不是只是说说而已。一次在搜罗雪地松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