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第1341章良田万顷(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341章良田万顷

金灿灿的地头边,两个老人结伴而行,尘岳漫步在两人的身侧,指着茫茫田野轻声笑谈。

两位老人乃是雪深沉和雪柏,他们现在所处之地乃是朔河沿岸的万亩沃野。

田垄边有不少农夫正在劳作,喊号子的声音此起彼伏,隔着老远还能看到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

这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倒很是惬意。

雪深沉罕见的脱下了那一身大红袍,雪柏的身上也不再是质地优良的丝质锦袍。

两位老人家都换了一身粗布麻衣,肩头竟然还扛着一把锄头。

雪深沉站在田垄边放下锄头,随意的擦拭了一下汗水道:

“不服老不行啊,才干了这么一点活,就累得气喘吁吁。”

虽然天气已经渐渐入秋,微微有点凉意,但是仅仅干了半个时辰的农活,两位老人就已经满头大汗。

雪柏呵呵笑道:“大哥,还当这是咱年轻的时候呢?哈哈哈。”

出身江南世家的两位老人年轻的时候可不是酒囊饭袋,也曾习得一点儿拳脚,现在的身子骨也还不错,看得出是有点基础的。

至于农活嘛,两个人干的可就少了,这次趁着天气好,尘岳特地带他们出来感受一下。

省得两位老人在家里待的太闲。

尘岳从腰上取下两个水囊递给二人:“行了,歇会儿吧。”

“咕噜咕噜~”

雪深沉大灌了两口水,然后叉着腰看向面前的沃野道:

“都知道北凉这几年新添了一个朔州,可又有谁知道这朔州能有面积如此辽阔的肥沃田野呢?

北凉苦寒北凉苦寒,老夫看这朔州分明就是天府之国。

中原~朝堂~都被骗了啊。”

雪深沉来了北凉好几次,却从来没来过朔州。

五天前尘岳第一次领着两位老人来到朔州平原时,他们简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茫茫的田野、袅袅的炊烟、来往劳作的耕夫。

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王朝的边关之地。

这里距离朔风城前线也就一百里罢了,燕国骑军一个急行军,一天就能杀到这里。

可是这些入凉的流民却开垦出了这么多沃野。

雪家在江南同样有良田万亩,以这两位老人的眼光来看,这朔州土地的肥沃程度比起江南来丝毫不差。

那些个自中原入凉的流民都在这里安了家、定了居,还有了自己的田地,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带着笑容。

看田地里庄稼的长势,今年的秋收注定又是一个大丰收。

尘岳伸手指了指面前的沃野道:“我第一次来朔州时,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荒地,现如今朔河平原是北凉驻军最大的军粮产地。”

“现在朔州有多少人口?”雪柏好奇的问道。

尘岳微微一笑:“三十二县,保守估计有七八十万人吧。”

这两年来因为中原战乱,入凉的流民越发多了,得亏朔州的地域足够辽阔,不然还没处安置呢。

“这么多?大手笔啊~”

两位老人都是吃了一惊,这还是保守估计,实际上的人口应该还要更多。

“凉地参差百万户,这朔州的规模已经可与凉、幽二州比肩。”尘岳面带笑意的说道:

“当初宋大人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让我北凉多了这么一处天府。”

回想尘岳刚刚就任北凉侯时,这里还不是大周的疆土,和沃野良田也丝毫扯不上关系。

是宋之鹿不辞辛苦,走遍关内关外,才发现这么一个好地方。

“宋大人此举足以名垂青史,我等不如啊~”

风尘落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
佚名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未婚妻害我,联合一众外人废我修为,伤我父母,残害我家族。他们以为我没了修为就无能为力,成了凡人。真是令他们失望了,我拿下天龙珠,修炼了新丹田,还练成了上古秘籍。我得到了魔龙传承,吞四海,御万道,站在诸
佚名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十八岁的她,刚从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身为家中独女面对知青下乡的号召,全家上下都犯了难。爷爷、爸妈心疼她,未婚夫又早已投身军旅,这下乡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于是,她拖着一只
佚名
龙魂武帝
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