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贼王

第166章 救国之物(第一更,求订阅)(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66章 救国之物(第一更,求订阅)

“要何赏赐?”

面对皇帝的问题,施奕文想了想,说道。

“臣有一个不请之请。”

“你只管直言。”

皇帝的话让诸臣无不是心生羡慕,这几乎是等于告诉他,让他任意开口要赏赐了,可这小子又会要什么赏赐呢?

在众人好奇的功夫,只听到施奕文说道。

“臣请朝廷在推行压水井的时候,一并推广种植红薯。”

“推广红薯?”

朱由校诧异道。

“红薯又是何物?”

别说朱由校不知道,其它人同样也不知道,也是一脸懵逼的模样。

其实天启六年的时候,红薯,也就是“番薯”已经传入中国数十年,它传入中国是有据可考的,是在明朝万历二十一年,有福建海商陈振龙,在菲律宾做生意。他在马尼拉发现当地有人种植有一种块状作物,大的像拳头一样,外皮是红色的,脆甜多汁,生和熟都能吃,产量高,还不挑地。于是就把红薯带回到福建。

不过这个引入路线,也曾引起过争议,毕竟,红薯也是作为食物由西班牙大帆船上带到马尼拉,又流传到马尼拉城附近农民之手,而马尼拉城附近种田的百姓本身就是明人,早在万历初年就已经在当地广泛种植,到底是不是陈振龙第一个带回本身也有争议,毕竟,除了这一线之外,还有缅甸传入云南,以及越南传入广东的说法,就像南瓜传入中国一样,也是多线同期传入。据后世考证,云南、广东、福建这三线的传入,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是齐头并进的。只是陈振龙一线的传入,史料记载更为明确翔实,且经过后世研究者多次考证评述,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因之更高罢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陈振龙一线之所以被后人看重,其最重要的功绩并不仅仅只是引入,而是推广,尤其是其后人凭借着为官之便,把红薯推广到了各地。陈振龙的第五世孙子陈川桂,就把红薯引种到浙江地区。陈振龙的六世孙陈振元在为官时还带着红薯,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宣传红薯的好处,劝当地的百姓种植红薯。最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推扩,红薯才成为除了麦子、稻米、玉米外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而现在,施奕文要做的就是借着眼下的这个机会,把红薯推广到各地,把几百年的过程的缩短一下。

“回陛下,红薯原产于海外,是臣从自吕宋带到北港,目前在北港以及福建的一些地方也有百姓种植,红薯产量高,且耐旱涝,每亩产量甚至可达万斤……”

施奕文倒是毫不客气的把“引进红薯”的功劳给抢了,功劳嘛……总是不嫌多的。

还边还不等施奕文说完,那边顾秉谦就惊讶道,

“亩产万斤,这怎么可能!”

亩产万斤!

一时间众人无不是惊讶的睁大眼睛,毕竟,这会即便是江南精耕细作的良田,亩产也不过三四石,也就是三四百斤。至于北方,高梁也好,小米顶多也就是一石半的产量。

别说是在天启年间,这是个天文数字,那怕就是二十一世纪,这个产量也是很吓人的。

可这是事实啊!

甚至在清代《金薯传习录》的记载中,也特别强调它的产量极高,“上地一亩约收万余斤,中地约收七八千斤,下地约收五六千斤”,当然了,这难免有些夸张,但它的产量很高却是事实。

“施大人,这,这,亩产万斤,口出狂言可是欺君啊!”

听他这么说,施奕文都懒得理他,口出狂言就是欺君了,什么道理啊,当然了,亩产万余斤不过只是夸张,当然了,施奕文的红薯是从超市里拿来品种,它的产量更高,万斤不过是正常的亩产量,但那是在化肥加成的前提下,没有化肥的话,五六千斤应该没问题的。

“黄尚书,你是福建人,可曾听说过这个亩产万斤的红薯?”

被问到黄克瓒一听,便摇头说道。

“不瞒陈大人,我已经离乡多年,兴许是这几年刚引进的。”

听着黄克瓒一口福建官话,施奕文只是微微一笑,天启六年的福建人不知道红薯,简直是再正常不过。

历史上,红薯在中国的传播是极其缓慢,按《金薯传习录》记载,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在福建试种成功,此后也得到官方推广,救荒效果明显。而到乾隆十年,其后人陈宏谋还在陕西花大力气推广甘薯,以预防饥荒。而据《陕西省志》描述,甘薯虽然在乾隆年间被引进到了陕南,但是直到嘉庆年间才被引种到渭南地区,而且一直都是零星种植,前后两百年的扩广,也就是这模样。

这也是为什么施奕文想要借中央层面的力量加以推广的原因。

“亩产万斤,那必须是上等田,而且百姓勤于耕种,要施很多肥,正常情况下,五六千斤应该没有问题的。”

施奕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

“亩产五六千斤!”

朱由校惊讶道。

“施奕文红薯到底是什么模样?”

“臣随身就带着。”

说话的时候,施奕文就取出了一个胳膊粗细的红薯,他可一直带着的,老沉了。

“这就是红薯?”

别说是其它人惊讶,就连身为福建人的黄克瓒也是一样的惊讶,虽然施奕文说在福建也有人种植,可是他真的没有听说过。

“黄尚书确实没听过这样的好东西?”

面对旁人的问题,黄克瓒连连摇头道。

“我要是知道它,在山东为官时,早就此物在山东大加推广了。”

黄克瓒的语气很无奈,他可是在山东当过巡抚的,要是知道有这样的产量极高的吃食,他又怎么可能不加以推广。

他是真没听说过啊。

“黄尚书没听说过也是正常,毕竟,它也就是在少数一些地方种植而已,知道的人并不多。”

施奕文主动替黄克瓒解围道。

眼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红薯去得罪任何人,毕竟还需要依靠上下一心,去推广红薯呢。

无语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通天剑神
通天剑神
一代剑道天帝证道屠神,入轮回转世重生。这一世,修上古之法,锻肉身天地,打破天地桎梏,斩碎欺世阴谋,以无敌之姿,重登无上巅峰,让那天宫颤抖,使那众神匍匐!
剑宗
凤鸣今朝
凤鸣今朝
褚惊梦六岁时,亲眼见证父死母亡。娇纵高贵的太女殿下一朝跌落神坛,没入尘埃,化身为敌国任人宰割的奴才,为生存复仇,她虚与委蛇,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以身饲权接近害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荆棘丛生的复仇之路多
青花鱼
转投曹营后,我成了刘备一生的阴影
转投曹营后,我成了刘备一生的阴影
穿越三国,林川成了刘备的军师,谋划独占徐州,日夜竭虑,为其打下立世之基。却因为诸葛村夫出山屡遭排挤,过河拆桥。林川直接转身投入曹营,辅佐大魏横扫天下。多年后。诸葛村夫血吐五丈原,高喊既生川何生亮。颠沛
扶风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关于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重生1970,李天明前世憋屈了一辈子,这一次,他决定不再让自己受委屈。没过门的媳妇要追求幸福?好走不送!亲爹后妈要赶他出门?求之不得!别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最争气
慎思量
神农壶
神农壶
种田+凡人修仙流+灵兽养殖+轻松幽默。长青在黄沙河中捡到一个青铜壶,没想到具备点化万物,滋养百草,豢养灵兽之能,命名神农壶,从此踏上一条职业种田修仙之旅。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而我不止抱怨环境还抱怨强者。
云开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