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九十七章 包子变身57这些年
三年快要期满了,中央调令让陆子钰去户部任职。
因为这三年来余姚县的成绩显著,而且辐射记账法又是陆子钰提出来的,解决了户部的难题,皇帝和户部尚书及内阁各位阁老都是记在心中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治政的人才,也是财政的人才。地方上还可以派其他的人才,但是户部这几年税收不断地下滑,急需这样专业的人才来提高户部财政的收入。
户部尚书看到陆子钰对商税这块的提高,很是满意啊。余姚从原来的一成不到三年提高到六成,这个是什么样的概念啊,就是说差不多有一半的余姚农税了。再给他几年,可能商税就要超过农税了。这是个人才啊,大大的人才啊。
户部现在的税收大部分都是靠农税的,现在农税提高的不快,隐隐有些下滑。就算是改良了水稻种子,可以提高亩产,但是这个见效慢,没有商税那么立竿见影。
只要全国的商税不用像余姚那么高,增加个一两成,全国两京一十三省的,这得是多少钱啊?想到这里,户部尚书的心里是美滋滋的,这样的人才要趁早抓在手里。你瞧,其他的部门的尚书已经眼红了,尤其是吏部尚书,他想把陆子钰派到西南去,增加那里百姓的收入。
幸好他早点跟皇帝陛下说,皇帝陛下也认同了他这一举措,才能把这样的人才留在自己的身边。
哈哈,我果然机智啊!礼部尚书心里美滋滋地想到。
陆子钰看到了吏部发过来的调令,调他去京城的户部,任命郎中。这是一个五品官,他原来只是七品而已,现在足足升了四级。
调令下来后,明玉就把自己开了三年的一品居转手了。没办法,要去京城了,没办法照看这里的一品居,只好把它卖掉,再去京城重新开一家。
因为一品居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已经吊打当地所有的酒楼,成为了余姚县第一的酒楼。现在一品居要卖了,愿意接手的从县衙排到城门口,自然不愁卖了。
大家都哄抢了,一品居就是一个会下金蛋的金鸡啊,只要开下去,不愁赚不到钱。最后由本地的大户花了一万两银子盘下了一品居。明玉带着这一万两银票跟着陆子钰到京城重新开始。
调令下来不久后,陆子钰交接了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就跟明玉去了京城担任户部的郎中。
他担任户部的郎中之后,果然没有辜负户部尚书的期望。利用自己的才智理平了户部多年沉积的账目,从中捉出了很多蛀虫。
还有开办了商道。这个大周也跟历史上的大明一样不注重商业。原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都已经断绝,没办法从这两条路上收取商税。
但是现在的大周又不是明朝中后期那样军事孱弱,周边的部族对大周还构不成威胁。只要中央下定决心,这两条路开通只是时间问题。
陆子钰查阅了历年来的档案,向吏部尚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吏部尚书也觉得可行,并禀报了皇帝陛下。皇帝陛下年轻有为,年富力强,有冲劲,也表示对这件事的认可。
上行下效的,中央表示决心后,用了三年的时间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之后这两条商路给大周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财富,官府税收增加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丝绸棉布产业的发展是难以想象啊,本来大周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多余的拿出来贩卖。但是这两条商路的开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化专业化。
前文提到,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打下来的粮食只够自己一家人吃,根本没有多余的。就是因为多余的人口困守在土地上,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难以养活多余的人口。现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土地上多余的人口释放出来,可以从事其他的行业。
现在水稻和小麦的选种,堆肥技术的推广,亩产多了五六成,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多余的人就可以释放出来了。所以现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是各个方面综合出来的结果。
皇帝陛下和户部尚书大人乐开了花啊。前些年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一年到头生剩不下几个钱,现在日子好过多了,每年的结余多得连户部尚书大人都不敢相信了。他都当了那么多年的尚书了,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以前他觉得自己是见多识广的,现在觉得自己真的是坐井观天了。
户部财政转好了,而且还结余了那么多,皇帝陛下和内阁大佬们都觉得陆子钰是功不可没啊!五年后,他直接接替了告老还乡的左侍郎,担任了户部左侍郎正三品,是大周历史上最年轻的侍郎了,那年他还不到三十岁,真的是年富力强,年轻有为啊。
在他任职户部左侍郎的期间,深受皇帝陛下和户部尚书的信任,在这七年之中,国家的财政税收提高了一倍。因为推广了新技术提高了亩产,农税的增加。打通了两条商道,效果显见,商税提高了三倍有余。国家有了钱财,扩充了军队,打得周边的蛮族再也不敢踏足大周的领域了,这样又保护了商道。
整个国家和百姓都进入了良性的循环之中,每个人都变得富裕了起来。
这些年明玉又在京城重新开了一家一品居,因为她高超的厨艺还有她制造出来远超时代的调味品,使菜品更加的美味,超出了京城的美食水平。
京城这里什么人多啊,就是有钱人多啊。王公大臣和富商名流这些人不差钱,只要有好吃的,自然不会吝啬钱财了。再加上她家相公陆子钰是皇帝陛下面前的红人,哪个不开眼的会在一品居里捣乱啊。
菜好,京城有钱人多,自然而然一品居超过了京城老牌的酒楼京城第一楼彩云阁。这家彩云阁曾经在明玉的心里还是高高在上的,只是在毕大厨的口中得知的。现在没几年,就把彩云阁踩在脚底下了,世事无常啊。
书虫变蝴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