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第40章 试卷内容(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0章 试卷内容

“位卑岂敢忘忧国……”

一群考生在看到史论题的时候,彻底激动了。

他们奋笔疾书,准备要做第二个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也。有之,请谭嗣同始。”

白贵老老实实将题目抄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停笔沉思。

古县令这个人他见过,也交谈过几句,比起这些和古县令素未谋面的儒生,他对古县令的了解是这些儒生不能比的,站着的台阶就不一样。

其他儒生需要揣摩古县令的意思,但他不用。

他可是住在白鹿书院后宅的,那日古县令和朱先生的交谈声他虽然没有听到,可也从师母朱白氏那里知道了一二,都是规劝朱先生自保,不要这么激进。

这时……

古县令出的四书题和史论题,意欲何为,不言而明。

“清末的科举考试已经和前朝大不相同,百日维新虽然未曾变法成功,但是各地都有变法的影子,就如此刻的科举制,第一场正试增加了史论题……”

“对于清末状态,可以用史论断定清朝此刻的状态,那就是中枢趋于保守,但是地方上却主张图强变法,这也是地方和中枢的矛盾。甚至中枢除了能控制一些北方省份,东南互保之下,令不出四九城……”

“秦省作为清廷控制较严的省份,不然西太后和光绪帝也不会西狩来到西安城,因此古县令是绝对不可能让性格激进之辈,主张变法的人选,通过县试……”

“一个朱先生已经够他受的了,他可不想出什么差错,所以这次考试,就是筛选!”

明白古县令的意思,那么写试卷就容易多了。

四平八稳。

不冒进,不突进。

他当即沉思,先落笔四书题,尽管科举增添史论题,但四书题才是重中之重,“圣人传先王之学,弥兵于鲁,发周公之德,齐虽大,景公不能甘寐。”

(我自己破的题,才疏学浅,就不惹人发笑了,大家乐呵一下就成。)

他直接以此破题,意思就是,圣人孔子传先王的学问(孔子在鲁国当过中都宰),让当时危机四伏的鲁国免于兵祸,发扬鲁国先祖周公的德行,即使齐国强大,齐景公食不甘,夜不能寐。

这句话妙就妙在鲁国恰巧就是周公的封地,所以发扬周公的德行,意思是只要我们守旧,这都能解决,而齐虽大,又对应了齐宣王询问孟子的话“交邻国有道乎”,齐国即使强大,现在要是不修德行,迟早就会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会衰亡的。

前后对应,以圣人口吻阐发。

洋洋洒洒千余言,很快就被白贵写完了。

他心里有革新时弊的想法,但在科举考试上还是需要稳重,写什么字,不代表心底是怎么想的。

后面的五经题,是他的本经,一以贯之,很快就完。

到了史论题,说的是:诸葛亮没有申不害和商鞅以法家治国的心思,却用了法家的理论,王安石忌讳在别人面前谈起法家,但却用了法家的东西变法。

意思是:这两个都是儒家推崇的贤人,现在两人都用了法家的道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儒家比不上法家吗?

“诛心之言啊!”

白贵暗道,虽然历代封建王朝都是儒皮法骨,但是真的明面上这么说的没几个,包括古县令,一旦承认法家的治国之道比儒家好,那么儒家就失去了大义,古县令还有这些以儒家四书五经考取功名的官员又算什么?

要是谁真的按照儒家不如法家的理论,去阐述这史论题,绝对是罢卷的下场。

黑心师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农家食神俏佳妻
农家食神俏佳妻
叶小娴本是要嫁给箫家老大的,可箫家老大体弱,未等成亲就病死了。婆婆为了省钱,索性安排叶小娴跟自家小叔在一起。原以为生米煮成了熟饭,这桩事亲就这么定了。可小叔碍于名声,非要保持距离,叶小娴只得一边赚钱养
狄秋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妹妹在那即将嫁入皇宫的前夕,命运的恶意如风暴般袭来,她惨遭谋害,被凌虐致死。身为姐姐的她,听闻噩耗,悲愤交加,浴血归来。毅然脱去一身戎装,替妹出嫁,自此成为一国之后。从踏入皇宫的那一刻起,她便如同一柄
佚名
重生1962:从打猎开始新生
重生1962:从打猎开始新生
再一次回到那片东北最深处的林海雪原。李国庆发誓,打死也不帮那个白眼狼女知青了。这一世,他要带着父亲和妹妹,过上富足的人生。
馒头蘸酱油
夺命风水局
夺命风水局
都说做那种事的人,后代也会染上五弊三缺。我就是倒霉的人之一。爷爷从年轻的时候,就给人看风水,却没看出我的命数,直到十三年前,我生了一场重病,寻遍天下名医,都无济于事……那一晚,爷爷坐在门口叹气,一夜直
佚名
婚是你退的,你委屈什么?
婚是你退的,你委屈什么?
学艺五年,苏护创建的枭龙殿席卷世界,归国当天却得到父亲失踪,五位哥哥战死沙场的消息,未婚妻见苏家衰败,更是落井下石,当众退婚!关键时刻,五个风华绝代的嫂子站了出来,弟弟别怕,嫂子在,绝不会让苏家绝后!
超市抢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