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帝邪尊

第一卷 冥渊恶少 第六十一章麻烦上门(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卷 冥渊恶少 第六十一章麻烦上门

眨眼间,七天的时间过去,很多人严阵以待,因为按照地狱道一直以来的规矩,云宸今天就该出来了。

但是,这些人从早守到晚,云宸却始终没露踪影。

这不禁让很多人疑惑,难道云宸是死在了里面不成。

就在外面的人纷纷猜测的时候,云宸却面色平静地坐在大阵中央,鲸吞着海量的冥力。

在地狱道内,云宸借助这里充沛的冥力和对意识产生的压迫,成功激发了储存在体内的一部分药劲,让自己再次突破,踏入到驰天境四重。

刚从泥犁森岳回来没多久,云宸就再次连续突破两次,这样的修炼速度几乎已经超过了酆都府有史以来的所有人,还能够稳稳压住云宸一头的,恐怕只有传说中的那个死神。

又过去了三天,云宸整整在地狱道呆了十天,才因为意识到了极限而决定离开。

走出石室,云宸快步奔跑,很快就从第八层直接冲到了第一层。

看到地狱道的出口,云宸眼睛一眯,突然将速度提到最快,几乎是刹那间就从冲出去很远。

在地狱道外守候的那些人正百无聊赖地坐着,突然间看到一道人影疾驰而过,顿时目瞪口呆地睁大眼睛。

“刚才那个人是云宸吗?”有人不确定地问道。

“那就是云宸,还傻站着干什么,追啊!”

伴随着一声惊呼,所有人都反应过来,如山呼海啸般追击云宸。

一时间,酆都府出现从未有过的景象,云宸一个人在前面跑,后面几十个酆都府内院弟子在那追,看起来别提多奇怪。

这种事情本该引起酆都府高层的注意,但不知为何,若大个酆都府竟没有一人出来阻止,甚至连问都没人问一句。

云宸对现在发生的事情并不感到奇怪,据他所知,冥轮法魁去觐见酆都大帝,短时间内不会回来。几个副宗主很少出现,而平日管事的三大长老从崔判身上就能看出他们的态度。

这些高层要么不在,要么就是不愿轻易牵涉这种利益之争,只要规矩不被破坏,其他都会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云宸只叹自己背景薄弱,又天赋惊人,招来这些自命不凡之人的嫉恨,甚至要当众对他下杀手。

云宸往前望去,看到一片昏暗的树林,眉头一皱,一头冲了进去。

一进入树林,云宸手中鬼符连发,眨眼排布在沿路的十几棵大树上。

“你们想坐视不管,现在我看你们管还是不管。”

云宸冷冷一哼,在身后追兵进入树林的瞬间,立即引爆所有的阴火符。

霎时,火光燃起,一棵接一棵大树被引燃,使得树林内火光冲天。

火势迅速蔓延,不多时让整片树林沦为一片火海。

这种火势对这些身手不凡的内院弟子不会造成太大威胁,但这动静却让那些隐在幕后看戏的酆都府高层不得不出面。

果不其然,就在火海无可阻挡的时候,当值的陆判无法坐视,凛然现身。

“谁这么大胆,竟然敢在酆都府公然放火。”

留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佑岩龙君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
重生在龙塌,宠妃抱着陛下哭
重生在龙塌,宠妃抱着陛下哭
【娇纵又乖媚的宠妃VS温润如玉白切黑帝王(非双洁,开篇后独宠,从头宠到尾)】 姜姝仪顺风顺水的做了十五年宠妃,帝王温柔仁慈,对她宠溺无度,后宫之中没有一人敢与她争锋。 可她眼瞎,没看出亲妹妹的狼心狗肺,以至于到最后被至亲揭发了罪行,儿子也厌恶地看着她:“我如果是姨母所生的就好了!” 一时间妖妃之名传遍天下,也只有帝王对她不离不弃,将她锁入宫殿,名为囚禁,实则夜夜都会与她同寝。 帐幔低垂,帝
蹒跚行
我怎么还活着?
我怎么还活着?
灵气复苏,诸神降临? 灾难不断,诸生皆苦? 关我何事,我只是一个已经被宣布暴毙倒计时,放弃治疗的绝症病人。 带着残躯走上驱魔诛仙之路,可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是因为风险工资太诱人,尤其是抚恤金...... “这邪功遭天谴,即使前期进展顺利,最后练者必将自毙.....” “给我来一打。” “这魔剑反噬人主,已经吃掉了九十九条人命.....” “给我来两把,还有那什么吃人魔盔,噬魂血爪,给我整一套。”
柿子鲸
放牛娃,从神鼎开始修仙
放牛娃,从神鼎开始修仙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给地主家放牛维持生计,即便报酬只有一顿饭。 本以为这辈子都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谁知那天牛丢了,而他在寻牛时得到了一方神鼎…… 都说修仙之人,往往身负灵根,可他却是以普通人之姿踏入了修仙行列。 结识女神仙,寻找隐世仙宗,练神功,一朝扬名千万里,震惊三界。 仙路艰险,他看着手中神鼎:“可我,已无路可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