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十八章 险遭谋害
“送来的人说,请您转报皇上。”
“送文书来的是个什么人?”
“这送文书之人是一个乡下农夫模样,他把文书送到后就立即离开了。”御史府官员答道。
桑弘羊年仅十三岁就以“精于心算”名闻洛阳,朝廷特拔入宫任为侍中,侍奉武帝兼陪读。精明加阅历,他快速推算马上就明白了:给皇上的密奏应该送到大内尚书房却不送到尚书房,那就是说送文书的人是要绕过尚书房;而尚书房为霍光和上官桀把持,那就是说绕过霍光和上官桀;绕过霍光和上官桀,那就是说文书的内容涉及到他们两人;如果是涉及上官桀可以送到霍光大将军府,那就是说文书涉及霍光;目前敢于并急于向皇上奏告霍光的只有我们这四股力量,那就是说文书定是我们四股力量中的人所为;在我们四股力量中……哦,上官桀!
桑弘羊一边佩服上官桀老谋深算,一边认为上官桀阴险狡诈:你把这“烫手山芋”送到我这,你潜在水中,让我浮出水面。不过转眼一想,我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收转这份文书也说得过去。想到这里,又想到这两天霍光休假不在宫中,桑弘羊便连忙出府进宫向昭帝面转文书。
“这小子是不是被皇上拘捕了?”桑弘羊见头排人中没有霍光站立,又望见皇上如此脸色,在心里得意猜想。
“怎么到了早朝时辰,还不见大将军人啊?”昭帝望着立在头排的大臣问道。
殿里众臣左右相看,不做回答。
“大将军人在哪里,人在哪里?”昭帝再次问道。此时的昭帝,心里有点发毛了,他担心霍光是不是被人绑架或是被人杀害了。
“皇上,因为燕王上书控告大将军霍光的罪行,所以他不敢上朝进殿。”上官桀声音亮悦地回答说。
啊,燕王上书控告大将军?众臣一听,一片震惊。
昭帝看了上官桀一眼,心想:燕王刘旦的上书我原本扣留没发,你怎么就在众大臣面前公开了?
桑弘羊把上官桀伪造的燕王刘旦的上书面转昭帝后,昭帝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霍光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就仿佛您皇上出巡一般,命人清道,驱赶行
人,派太官为其预先安排饮食,太官是专门掌管皇上膳食及宫廷饮宴酒食款待之事
的,霍光这是严重僭越朝廷规制。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二十年而不肯投降,回朝后霍光只不过建议皇上给了个
典属国的官职;而大将军长史杨敞任职时间不长,并无功劳,霍光因他是自己的幕
僚属官和好友司马迁的女婿,却很快被任命为搜粟都尉;另外,霍光还擅自增选大
将军府的校尉。
霍光架空皇上,独揽大权,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目无纲纪,为所欲为。他已
经在检阅京都兵备,擅自调动所属兵力,还派人去匈奴联络李陵意欲借取匈奴
兵力。霍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自立为帝。因此,我愿意交还燕王的印玺,进入
宫廷禁中,侍卫在皇上左右,监督奸臣的行动,以防有变。
昭帝看后,想了想,便传在尚书房当值的上官桀前来,意在听听上官桀的看法和建议。
上官桀面对自己的“杰作”,心中暗喜,哪用细看,匆匆一瞥,便放下上书说道:“皇上,老臣认为燕王所奏有据有理,请皇上速作决断,抓捕霍光,以免萧墙之祸。”
昭帝听上官桀这么一说,大惑不解,心想:你上官桀与霍光多年同在宫中侍从先帝辅我执政,多年好友,儿女亲家,怎么一下就表态如此之迅速、如此之鲜明、如此之迫切啊!
“还是先暗察吧!”昭帝合拢上书说。
“皇上……”
昭帝望着面露急迫神色的上官桀说道,“上官卿退下吧!让朕静静。”看着他若有所失的告退背影,进入深思。
从昭帝那里出来,上官桀心中既得意高兴又忐忑不安,本以为昭帝看到上书召见他,会一怒之下诏令将霍光逮捕法办,谁知却不置可否、依违两可,令人捉摸不定。
“大将军现在哪里?”昭帝朝着田千秋问道。
“皇上,霍大人在画室。”田千秋回答。入殿上朝前,一位宫中侍卫悄悄告诉他,“大将军在画室。”
昭帝听说霍光在画室,马上明白了霍光的用意,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大声说道:“去召大将军快进殿来。”
“传大将军进殿!”立在昭帝旁边不远的小黄门尖声叫着。
画室就是未央宫大殿前西阁之室,因雕画尧、舜、禹、汤、桀、纣等古帝王像,故称画室。
早朝开始前,霍光很早就进宫了,宫中一位侍卫也是他的心腹一见,急忙告诉他,说昨天来了燕王刘旦给昭帝的上书,揭发他妄图谋反篡位。
霍光听后,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淡然一笑,略加思索,对这位宫中心腹耳语几句后,不进殿上朝,转身走入画室,坐在武帝所赠的“周公辅成王图”下面,猜想可能遭遇的各种质询,谋想相应的各种预案。武帝去世后,霍光将武帝所赠“周公辅成王图”请人临摹一张挂在画室,意在让大家知道,他是首辅,他的首辅地位是先帝确定的。
“大将军,皇上诏请您赶快进殿。”黄门令快步来到画室,柔声向霍光传达昭帝诏令。
“罪臣霍光拜见皇上,问安请罪。”霍光从容沉静走进殿后,脱下将军冠,跪地叩头请罪。
昭帝一见,心里一酸,眼睛一热,立即立身说道:“大将军平身,请戴上将军冠吧!”他看见霍光没有站起来,用手指着御案上的奏书,对众臣缓缓说道:“朕知道这道奏章是伪造的,大将军并没有罪。”
殿中一片低声议论。
霍光一听,心中暗喜,起身不由激动问道:“谢皇上!皇上是怎么知道的呢?”
昭帝把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等扫了一遍,将目光停在霍光身上说:“大将军去广明亭驻军地方校阅郎官,这是十多天前发生的事情,选调校尉至今也还不到十天,燕王远离京城,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呢?又怎么可能写成奏章昨天就能送到京城呢?又为什么不直接送给朕呢?”昭帝发完三问,停了停说,“况且大将军就是要谋反,有权可以暗中直接调动禁卫军,还用得着公开选调什么校尉到大将军府中?”
望着此时年仅十四岁的昭帝,殿内所有官员人人震惊失色,个个目瞪口呆,在内心里都对昭帝敬佩不已。
还有一个人更敬佩昭帝。千年之后,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李德裕评论昭帝说:
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
静思默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