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十五章 秉规拒私
第十五章 秉规拒私
一
尚书房内,霍光刚坐下准备阅看送来审批的奏报,一尚书进来报告说,“大将军,皇上派黄门来传旨,大将军若在尚书房内当值,就抽空去宣室殿商量一事。”
霍光听了,心里如饮蜂蜜甘甜滋润,这皇上对自己可是客气尊重,笑容可掬地说,“好,我奉旨立刻就去。”他整了整衣冠,进出门外,又补充一句:“给宫中所有人说一下,今后凡是皇上传旨给我,如果我不在尚书房当值,都要立即安排人奏报给我。”
“是,下官马上传达大将军指令。”尚书应诺而去。
霍光快步来到宣室殿,遇上了自己的“准女婿”金赏。
“大将军好!”金赏对马上要成为自己岳父的霍光恭敬施礼问安。
“还是喊我霍叔叔好,这么多年来听熟悉了,叫叔叔亲热。”霍光高兴地看着金赏说,“皇上呢?”
“皇上这时在书房读书,我弟弟在那里陪着。”
霍光在金赏的陪同下,来到皇上的书房旁边,听见从书房内传来昭帝的稚气童声: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fěi(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金赏正欲朝书房门口走去,霍光拉住金赏,伸出手指示意不要做声,两人立于窗下静听。
“皇上,《北风》这首诗是在卫国的国君暴虐,祸乱将至,诗人偕友人急于逃难时所作。这首诗写得好啊,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较大影响。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三章十二句,章节紧凑,气氛如急弦骤雨;比喻形象,危乱如冰雪愁云。”五经博士、给事中韦贤给昭帝讲道,“愚臣认为此诗最根本的是所表现的内容。开篇大肆渲染背景,吹的是凉凉飕飕的北风,飘的是纷纷扬扬的大雪,这既是实时自然景象描述,也是国家社稷危乱之象啊!卫国的老百姓为了逃难,呼朋引伴,携手同行,展现了一幅急急惶惶凄凄惨惨逃亡的惨景。
望着认真听讲的昭帝,韦贤停了停说,“皇上,学习《北风》这首诗,不能只是简单看到对卫国百姓逃亡的恶劣环境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要体认到对卫国国君政治残暴荒虐的揭露。作为一国之君,万民之主,一定要施仁政抚百姓啊!”
“讲得好!”霍光不由拍手高声称赞。
昭帝和韦贤抬头一看,发现是霍光和金赏。
“皇上,惊扰您读书了,老臣给您请安!”霍光跪拜。
“大将军请平身入座。”昭帝恳切说,“今后除朝会祭祀外,大将军就不要行跪拜之礼了。”
“臣心领皇上恩情,但君臣之礼不可违背,朝中规矩不能破坏。”霍光说罢,又朝韦贤拱手,“韦大人讲得好啊!”
“承蒙大将军夸奖。”韦贤还礼作答。
“皇上传令老臣,不知有何旨意?”
“朕有一事要与大将军商定。”昭帝望着霍光说后,顺着用眼光将韦贤、金赏和金建扫了一遍。
韦贤、金赏和金建一见,连忙告退出去。
“皇上有何事告示于臣?” 霍光望了望房门问道。
“朕传大将军来,主要是为金建加封的事。”
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金赏、金建自安排进宫陪伴昭帝后,因年龄接近,整天与昭帝生活在一起,不离左右,就连睡觉也同处一床,如同兄弟一般。很快,昭帝就让金赏、金建分别担任奉车都尉和驸马都尉,另加官为侍中。
对此,霍光心里不是完全同意。他认为金赏、金建还是两个小孩,进宫这短时间就担任地位等级超过侍郎的官职,不合朝廷官员任用的规矩。但一想到是自己提议金赏、金建进宫陪伴昭帝的,进宫后让昭帝生活得高兴快乐,加上两人又是已故至友的儿子,且金赏又与自己的五女订婚,也就没有说什么。这才没几天,昭帝又提出要对金建加封,这回是完全不能同意了,绝不能让年幼的皇上把官职爵位视为他玩游戏的玩具一样。
想到这里,霍光便先问道:“老臣不知皇上想如何加封金建?”
“大将军,您看金赏、金建两兄弟同在宫中陪我,这金赏已经继承了他父亲的秺敬侯爵位,佩戴的是两种绶带,这金建没有封侯,只佩戴一种绶带,能不能让两兄弟都佩戴的是两种绶带啊?”
绶带,是古代官员用以系佩玉物、官印等东西的丝绸带子,有职位之人才能佩绶,绶带和官印一样,都由朝廷统一制作发放。中国古代社会是个极为讲究“礼”制的社会,核心就是等级制度。衣冠、佩绶无疑是体现等级差异最外在直接、鲜明突出的表现形式,所以从冠服制度产生之日起,佩绶就体现出“等级”这一“礼”制的核心内涵。这样,古代绶带就有着严格的规矩和统一的标识,通过色彩、长短、宽窄来区分等级,天子、诸侯、文武官员的绶带在颜色、条形、还有编结方法上,都随着佩戴者身份的不同而有着差异。
霍光一听,脸上平静,心里大惊。惊的是昭帝这么年幼说话竟如此策略,惊的是昭帝身为皇上却把封侯当作儿戏。于是便假装没有明白似的问道:“皇上是说要让金建与他哥哥一样,佩戴两种绶带?”
“对。”
“他哥哥是因为封侯了才佩戴官职和爵位两种绶带,金建没有封侯,就不能佩戴两种绶带啊!”霍光策略说出不妥。
“那就封金建为侯啊。”昭帝轻松说道。
年幼的君与老练的臣两人之间的对话,好像“绕口令”一般。
霍光见昭帝已经明确提出,便回答说:“金赏本是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侯的,按朝廷规定,只能由长子金赏一人继承他父亲的侯爵。”
“那可以再封金建为侯。”昭帝起身对霍光说。
霍光随即起身说:“皇上,根据高祖的规定,没战功者不得封侯。先帝在位时,虽说破了这一规定,但也是对朝廷有着大功的人才给予封侯。”
昭帝听了,嘿嘿一笑,说:“这封侯不封侯,不就是由朕和大将军决定的吗?”
一听这话,霍光正声道,“皇上,恕臣直言,话千万不能这样说。今皇上以先帝幼子即位,二兄不满、诸王不服、大臣不信、天下不宁,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昭帝见霍光这样一说,笑容顿消。
霍光拱手面对昭帝说,“皇上刚才不是听韦大人讲授《诗经》了吗?皇上的一举一动,都被皇室宗亲盯着,朝廷百官看着,天下子民瞧着,影响着官风和民风的清正,关乎着朝廷和社稷的安稳。特别是这官职爵位犹如国之重器,一定不可轻率用之。”
“哦。”昭帝屏息凝视。
霍光直身向上拱手含泪说,“臣受先帝垂爱,令我辅佐皇上,我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啊!如果封金建为侯,别有用心之人一定到处散布,说臣擅权徇私,违规封赏自己至友的儿子、女婿的弟弟,那以后臣就难于辅佐皇上了。”
霍光一番话,令昭帝诚惶诚恐、局促不安、面红耳赤,连忙拉着霍光说道:“大将军的忠言善语令朕警醒,是朕年幼糊涂,此议就按大将军说的办。”
静思默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