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十一章 经历动乱
“对”、“对”、“对”。 金日磾、司马迁、上官桀三人纷纷点头赞同。
霍光接着低沉说道:“我听说江充接受大规模调查巫蛊案的指令后,任用了一批来自匈奴和西域的胡巫,大肆罗织陷害。他率领胡巫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逮捕那些用巫蛊之术害人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洒上血污,然后对被捕之人进行审讯,将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定为运作巫蛊之术之处,并施以铁钳烧灼之刑强迫认罪。于是,大臣百姓惊恐之下相互诬指他人犯罪,京城及受波及的地方因此而死的共有数万人,到处是一片阴森恐怖啊!”
“更重要的是,这些也并没有使皇上身体状况好转,反而更加感到浑身不适,精神恍惚,记忆力大减。”金日磾满脸忧色。
“唉,只怕皇上将会更加猜忌身边的人了。”司马迁极为担忧。
“对。”上官桀说,“我今天在皇上身边时,正值江充来向皇上面奏,说皇宫中大有蛊气,不除掉,皇上的病就不会好。皇上相信其言,指令江充入宫查治,不管何人何地,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协查。”
江充在城里和宫内大施淫威,深知与太子刘据、卫皇后已有嫌隙,见武帝已年老生病,害怕武帝去世后被太子刘据诛杀,来到甘泉宫汇报办案情况指使胡巫檀何欺骗武帝,最终将矛头指向了太子和皇后。
霍光等人的忧虑成了现实。
江充骗到武帝旨令,更加有恃无恐,带领胡巫直入宫禁深处搜查,连皇帝的宝座都被掀开毁坏,说是挖地找蛊。他先从后宫中武帝已很少理会的妃嫔的房间着手,然后依次搜寻,一直搜到皇后椒房殿和太子东宫,各处的地面都被纵横翻起,以致太子和皇后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了。
一天,江充在太子刘据宫中掘出了桐木人和写有咒语的帛书,他得意洋洋地宣告:“太子的宫殿里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臣当奏闻。”其实,太子的宫殿及皇宫中所发现的巫偶,全都是江充指使胡巫及宫人预先设置。
太子刘据眼看冤案就要罗织到自己和母亲卫皇后身上,急忙征求左右幕僚的意见。
太子少傅石德害怕自己是太子的老师受牵连被杀,便立马建议说,“太子,先前的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及卫伉家人都被诬陷被杀。现在江充又来陷害太子和皇后,已挖到了木偶,皇上不知道真相,肯定会认为太子和皇后真在诅咒他,目前一下是无法洗清了。”
“真是无法洗清了?”太子惊惶发问。
“对。”
“那我怎么办?”太子急促问道。
“您可假传圣旨,将江充等人逮捕下狱,彻底追究其奸谋。”
“啊,做儿子的怎能擅自诛杀大臣!我不如前往甘泉宫请罪,或许能侥幸无事。”刘据含泪说道。
石德见太子犹豫,马上正色说道:“太子啊,这完全不可行。皇上住在甘泉宫,先前皇后和您派去请安的人都没能见到皇上,现在不知皇上是否还安在。难道您忘了秦朝太子扶苏之事了吗!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动手杀掉江充和胡巫。”
太子一听这话,害怕成了秦朝太子扶苏,情急下采纳石德的建议,派人假冒使者前去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来人杀死。太子派人禀告皇后,得到皇后的赞同,就分发武器给侍卫,搜查全城涉嫌巫蛊之人,并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随即亲自监斩杀死江充,还将江充手下的胡人巫师全部烧死在上林苑中。
甘泉宫内,武帝正在益寿宫阅看司马迁写成的《史记》,突然侥幸脱逃太子抓捕的黄门苏文闯入室内。
“皇上,不好了,太子起兵谋反了!”阉人的尖叫声分外刺耳。
“什么?”武帝手中的书简滑落。
“皇上,太子被江充大人发现用巫蛊加害陛下后,矫诏调兵捕杀忠于陛下的大臣,阴谋篡夺皇位。”苏文低头回答。
“江充和丞相呢?”武帝问道。
“生死不明。”
“皇上,请恕罪臣直言,太子不会反。”霍光一听谋反篡位的罪名加在太子身上,赶忙跪下说道。
金日磾也跪下说,“罪臣也相信太子绝不会反!”
司马迁也跪下了。自受宫刑之后,司马迁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对政治冷漠淡然,在宫中只做事不建言,但见太子被诬,他不能置身度外。
面对跪在面前的几位近臣,武帝想了会说:“朕料想他不敢反,他就是有贼心也无贼胆,可能是感到害怕,愤恨江充,才有如此行为。”
跪在地下的霍光、金日磾、司马迁相互对视一下,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你去京城传诏,令太子速来甘泉宫给朕讲清楚。”武帝转头对站在身边的小黄门说道。
真是命运所遭,这个小黄门是苏文心腹,也诬告过太子,怕到太子那里去了被杀,于是在外面晃了一圈,回报武帝说,“太子真的反了,还要杀我,我好不容易才逃了回来。”
武帝被苏文等人连续两次欺骗后终于上当,愤怒至极,父子失去了最后的沟通机会。
丞相刘屈氂听到事变后逃出城外,连丞相的官印绶带都丢掉了。见到武帝后,也说太子举兵谋反了。武帝于是诏令他率兵平乱,并返回到建章宫,颁诏征调三辅附近各县的军队,令朝中二千石以下官员,都归丞相统辖。
“母后,怎么办?”太子问道。
“现在还能怎么办!你身上流着卫氏家族的血,要像你舅舅和表哥那样,带兵抗敌,就是死也要死个样来!”皇后卫子夫两眼望着儿子,坚毅说道。
在母后的激励和帮助下,太子纠集了自己和母后的卫队、京城赦免的囚徒、京城市民及闲散人员共数万人,与丞相刘屈氂率领的朝廷军队激战五日,双方死者共计数万人,长安街上,遍地是血,到处是尸。
毕竟临时凑集的杂牌军打不过人马众多的正规军,最终太子势孤力弱,兵败逃离长安。
太子逃离了,长安继续在蒙难浩劫。
眼见太子兵败逃出城后,皇后卫子夫随即上吊自杀。
太子兵败逃跑时,协助丞相检举不法的丞相司直田仁率兵把守城门,他觉得太子与皇上是父子关系,不愿逼迫太急,便放开城门让太子逃出城外,他被丞相刘屈氂以放纵太子谋反罪腰斩。
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使者护军,动乱中接到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虽按兵未动,也被丞相刘屈氂以坐观成败罪腰斩。
御史大夫暴胜之曾制止丞相刘屈氂没奏请皇上就擅自斩杀田仁二千石大员,也被逮捕治罪,在狱中惶恐不安而自杀。
还有,凡太子家人门客一律处死,李敢之女系太子宠幸的宫人被杀,跟随太子发兵谋反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不知实情被挟迫参加的各级官吏和兵卒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整个长安城再次血流成河,恐怖笼罩。
三
“皇上,臣奉旨已将太子及巫蛊案全部查完。”霍光来到建章宫承华殿内,特向武帝汇报查案情况。
“哦,霍卿你辛苦了。” 武帝放下手中竹简,“你快说说。”
太子出逃后,武帝愤怒至极、脾气暴烈,群臣忧虑恐惧,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就在此时,壶关县掌管教化的乡官令狐茂进奉《上武帝讼太子冤书》,向武帝劝说:“太子进则不能面见皇上,退则被乱臣陷害困扰,独自蒙冤,无处申诉,忍不住忿恨心情,起而杀死江充,却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太子作为皇上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使自己免遭别人陷害罢了,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以前江充曾以谗言害死赵太子,天下人无不知晓。而今皇上不加调查,就发雷霆之怒,征调大军追捕太子,还命丞相亲自指挥,致使智慧之人不敢进言,善辩之士难以张口,我心中实在感到痛惜。希望皇上放宽心怀,平心静气,不要苛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对太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立即结束对太子的征讨,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我以对皇上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宫外。”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武帝看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上书后幡然醒悟,但一想到自己是皇帝是父亲,刚刚战死处死这么多人,怎么能马上认错?于是就没有公开赦免太子。
武帝不及时认错纠错,造成了更大的不可挽回的错。
太子逃到湖县的一户人家,这家人贫穷善良,仅靠卖鞋供养太子。太子想到有一位富有的朋友在此地,派人找他被人发现,官吏围捕太子,太子紧闭房门自杀,户主在格斗中被杀,太子的两个儿子也在格斗中同时遇害。
闻知太子因自己的迟疑而死,武帝更加痛悔;随之发生一场地震,他感到这是上天给自己的警示,除了施恩大赦天下,决定彻查太子及巫蛊案。
交给谁来负责查案呢?为了避免类似江充这样的人制造冤假错案,将朝中幸存的大臣挑来挑去,觉得还是霍光可靠。于是,武帝诏令霍光担任了一个专项工作,负责审查太子及巫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