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7章 第 127 章
那些人正是人贩子其中之一,四十来岁的男人笑得温和,走上来问:“小妹妹,是不是外地来的?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他看起来分明是个乐于助人的模样,却让华宁心里一沉,她定定地看着这个男人的脸,在心里记住了他,却只是摇头:“我爸妈就在那边呢。”
那人立即怂了,脸上的笑也不见了,转身就走。
最终,华宁只能厚着脸皮去找到了一个卖烧饼的小贩,跟他商量给他打工。
“如果我能帮你多卖出去一倍的烧饼,您就给我十分之一的辛苦费,成不成?”
那小贩有些不信,但想到自己生意也不是特别好,便答应了下来。
其实做生意很多时候都是靠胆大脸皮厚,华宁长得漂亮,年纪轻轻的,脸洗干净了根本就不需要化妆,往那一站就是个招牌。
她笑着吆喝起来:“卖烧饼了!卖烧饼了!又香又酥的烧饼,吃一口快活半年!让你青春永驻貌美如花!这烧饼可是唐代皇帝唐太宗都表扬过的烧饼,俺们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不吃一口实在是遗憾!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吃了这烧饼,让你好运连连,赚钱不难!”
走过路过的人都忍不住看着华宁笑,她便眨眨眼冲着其中一个妇女说道:“大姐,瞧您今年也不过四十来岁,不买一个烧饼吃吗?吃了咱这烧饼,您再吃山珍海味都觉没意思,您尝一个试试嘛!”
女孩儿欢快又明艳的脸让人忍不住多看,加上说的话又风趣又好玩,那明明已经五十好几的女人硬是被夸得乐开了花,很快买了一块烧饼。
买烧饼的人越来越多,而人就是喜欢凑热闹,看到排队的人多,来买的人更多。
不知不觉半天过去,烧饼摊老板今天的销量足足是平时的二十倍!
他心满意足地给了华宁五块钱!
“要是你明天还来,我还这样给你辛苦费!小姑娘,看不出来你还挺厉害的!”
华宁笑了起来,谢了老板,但没有在镇上停留,毕竟镇上也并不算很安全的地方,她现在有了路费,必须立即去县城。
事实上华宁才刚坐上去县城的车,陈玉柱一家子还真的到了镇上开始打听有没有见过华宁。
陈玉柱他娘陈大嘴不仅口水满天飞地咒骂华宁,甚至还找人做了法事,要把华宁弄死,她发誓不把华宁找到活活掐死,她死了都不会闭眼!
但他们哪里还找得到华宁?
陈玉柱一家人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当中,房子没了,媳妇跑了,这日子还怎么过?!
华宁到了县城之后,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公安局,如实地陈述了自己的遭遇。
“我是来自京市的记者,在下乡采访途中被人打晕了卖到了刘家寨的一个村子里,那个村里很多被拐卖的妇女,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没有人性,对拐卖来的妇女不是打就是骂,用尽非人的手段,而这些女性很多都是来自于大城市的女人,一生都这样被毁了,希望你们严查!”
公安局的李警官不可思议地看着华宁:“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华宁瞬间觉得这话不对劲,而李警官也解释说道:“这么说吧,这个刘家寨我们是查过,但是这件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一整个村子的人都是沟通好的,你查不出来任何线索,每次我们出警之后,那些人都会立即把买来的女人转移出去,或者是干脆闹着要自杀,那些老婆子撒泼真是不要命,我们也不能真的不顾及他们。上次我们这边出警过去,顾所长被一个老妇女刺瞎了眼,然后老妇女自己跳河了,捞上来之后差点也死了,这件事闹得不了了之。我们也很想管的,但是你管的了一个人,一个村子的人都闹起来,那是不得了的。我们警力有限,也在努力,但……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
华宁非常意外,但想到陈大嘴他们一个村子里的状况,也为那个眼睛被刺瞎的所长感到愤恨。
“那就这样不管了吗?眼看着他们每年都悄悄地买人回去,看着那些女人的生命就这样被控制住?”
李警官叹气:“我们也努力过,比如游说那些已经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受害者一起报警,可很多人要么被打怕了死活不肯,要么就是……很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我们也很难办,唉……”
他们只是一个落后县城的小部门,很多事的确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管。
当那个村里的人要死要活地闹起来的时候,谁敢惹呢?
华宁很失望,可她也明白,如今许多政府部门也都尽力了,谁都希望能整治好这些残忍的现状,但太多时候都是无能为力的。
哪怕是几十年后,也都有这样的情况,胳膊拧不过大腿,面对那些刁民,没有太好的办法。
可她又想起了原身的愿望,那就是成为一名记者。
原本被后妈“溺爱”了很多年,生活上难以自理,可她有一个非常坚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
后妈倒是也没有阻拦过她,原身看过的书非常非常地多,理想就是长大成为一名记者。
她也的确成为了记者,只是没有想到,才当上记者没多久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华宁暗下决心,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做记者该要做的第一件事!
面对这样黑恶的实力,当地政府部门甚至都无能为力的黑暗,她就要用手里的笔把这件事写下来,宣扬出去,让全国上下都知道,在某些偏僻的大山深处,还有这样让人不敢置信的惨案!
也许一小波人的力量有限,可当所有正义之士都明白那些受害者的遭遇,当所有人都发出声音,为受害者助力,就会是不一样的结果啊!
记者的使命,就是代表广大的人民群众勘察事情的本质,把事情的真相和意义通过文字等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促进人类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发展。
她决定,就从这件事开始做!
华宁想办法在县城打了半个月的零工,她脑子灵活又胆大,攒了一点钱当做生活费,去了县城的报社找到了那里的工作人员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她希望可以跟报社的人合作去乡下采访,拍摄些照片,而后把新闻放出去。
县报社的人是有些犹豫的,这些被拐卖的妇女其实很多偏远地区都有的,但大多人都非常冷漠当看不见,毕竟买卖都跟自己没有关系,被拐卖的也不是自己的亲人。
这样的新闻发出去,会有人关注吗?这不是一件小事情。
还好,最终华宁说动了其中一位记者,两人借用了报社的照相机,开始计划起来。
跟陈大嘴他们村类似的村子非常多,而对外来的人也都相当地警惕。
华宁为了安全自然也不可能去陈大嘴他们村里,便跟县城的记者孟玉洁一起几经打探之下去了另外一个距离比较远,但听说也很喜欢拐卖妇女的村子里。
村里人对他们是非常警惕的,但华宁跟孟玉洁只说自己是免费下乡给人照相的,那些村子里的人都很穷,哪里有人照过相?就是结婚都舍不得去县城照相的,于是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孟玉洁负责给他们照相,华宁便借口去上茅厕,悄悄地溜到了几个人家的院子外头。
让人心痛的是,那些被才买来不久的年轻女孩时不时地都会惨叫,但村里人都习以为常,没有人把这惨叫当回事,华宁每听一次心里难受一次,但也知道,她现在没有能力把人救出去。
她悄悄地拍了几张照片,跟做贼似的,有一次眼泪都掉了。
因为她拍到了其中一个女孩被关在柴房里,躺在地上眼睛睁大,里面没有任何色彩,就像是一块被人丢弃的没有生机的木偶娃娃!
华宁才拍完照片,就被主人家发现了,那人举着锄头非常警惕地走过来:“你干啥?”
华宁立即笑道:“大娘,俺们是县城来的,免费给你们拍照片呢,我来问问,您家里有没有想拍照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