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权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圣城(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权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圣城

勋戚们的名单,是以驸马都尉焦敬、英国公府为主,准了勋戚们的名单,朱祁钰很大程度上,会获得他们的支持。

勋戚是勋贵和皇亲国戚,将军权交给他们,就是交给了自己的亲戚,兵权其实是通过勋戚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但是无论是勋戚还是朱祁钰却知道,于谦的那份名单,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途。

因为备操军和备倭军都是群新兵蛋子,勋戚们提供的名单也是群新兵蛋子,有带兵打仗经验的勋戚,都被朱祁镇葬送在了土木堡惊变之中。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将无能,祸及三军。

一旦批准了勋戚的名单,现在已经在训练备操军和备倭军的京营军士们,反而会成为军队的不稳定因素。

这京营的两万军士,还会认真训练备倭军和备操军吗?

这京营两万军士冲锋陷阵,他们真的是要卖命的,最后功劳,却归了勋戚,他们甘心吗?

自然是不甘心的。

于谦在奏疏中说的很明白,如果批了勋戚的名单,他就致仕,京师守卫战,谁愿意打谁打,他打不了,这封奏疏上还有京师总兵官石亨的大名。

根本没法打,失去组织度的军队是个什么样子?

就是眼下山外九州的模样,军队会被瓦剌人消灭,皇帝被俘。

一旦批准了于谦的这份奏疏,大明皇帝将失去他忠实的军队,很有可能成为臣子们的牵线木偶。

绕来绕去,其实又绕回了最开始的问题。

是否南迁。

如果南迁,就可以批复勋戚的名单,带着人一路南下,军队再慢慢整理。

如果不南迁,就只能批复于谦的名单,立足于北京,击退瓦剌,重振旗鼓。

朱祁钰看着面前的两封名单,犹豫了很久,最终在于谦的名单上朱批,确定了于谦的决定。

此时南迁,大明将会变成南宋的翻版,他这个皇帝也不用干了,跑到南京的那一刻,就是他这个庶皇帝,下罪己诏,狼狈下台的那一天。

兵权旁落吗?那也好过南迁亡国。

他揣着奏疏,靠在床沿上,昏昏沉沉的睡去,而汪美麟来到了书房,看着朱祁钰略显憔悴的样子,将床幔慢慢放下,重重的叹息了一声,才慢慢离去。

次日的清晨,又是早朝,但是郕王府上上下下,极为热闹,无数人来回奔波,吆五喝六的收拾着府内的物品。

按照礼部的计划,今天下了早朝之后,就是郕王府移宫进入皇宫的日子。

汪美麟已经被册封为皇后,杭贤被册封为了杭贤妃。

而宫里的皇嫂钱皇后则被尊为太上皇后,移居在鸿庆宫,而孙若微将变成太皇太后。

朱祁钰醒来之后,看到了兴高采烈的众人们,把兴安叫了过来,示意郕王府不搬家,让收拾起来的包裹和箱子全部打开,物归原位。

兴安不明所以的问道:“陛下,这是为何?”

“朕觉得那高墙之内,很是无趣,不稀罕住在里面。这郕王府就不错。”朱祁钰十分确定的说道:“朕说了不搬,就是不搬,撤了吧,牵马上朝。”

为什么不搬?

搬去皇宫就进了孙太皇太后和皇嫂钱氏的主场,到了那里,到了皇宫他保不住自己的妻儿,这就是他不搬的理由。

那个一岁多的儿子朱见济,在被立为太子没几天,人就没了,这个要慌,问题很大。

那个宫城高立的皇宫,比郕王府还要危险。

“臣领旨。”兴安颇为无奈,但还是俯首称是。

朱祁钰的这个决定,也不是无的放矢,李隆基就不喜欢住在太极宫和大明宫内,而是喜欢住在自己的兴庆宫。

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妈咪不恨嫁,总裁爹地别追了!
妈咪不恨嫁,总裁爹地别追了!
世人皆知,唐家千金和慕氏财团的继承人自幼就有婚约。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羡煞所有人的一对金童玉女。圈子里的人都默认他们会结婚,唐思雨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慕飞和别人赤裸在床上,又将她丢在婚纱店去找那
上官娆
官场之手眼通天
官场之手眼通天
简介:做官要有两颗心,一颗是责任心,一颗是良心。且看秦峰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带着这两颗心怎么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里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官场之手眼通天推荐地址:8w0-187188
佚名
狂龙出山
狂龙出山
徐川身怀龙脉,二十四岁之前不炼化龙脉,便会爆体而亡,为了活命,他下山娶亲,未婚妻却要和他退婚……
一剑霜寒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无敌!开局至高神修为,灭诸神!
【斩神同人+无女主+开局至高神】穿越斩神世界,江野成为了主角林七夜的邻居。但是江野自生下来就普普通通,没有觉醒任何禁墟,甚至连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都没有。他为了又能力活下去,于是谋划了一场欺诈神明的骗局
难若惊鸿
世子爆改锦衣卫,他步步高升成大佬
世子爆改锦衣卫,他步步高升成大佬
他穿越到了一方能够修炼的世界。原身是一字并肩王府的世子爷。只是他这个世子爷从小就没了娘,父亲又另娶了后娘给他生了个二弟。世人皆知并肩王府新王妃出身大家,贤良淑德。可她把原身养成了废物!如今还诬陷原身伤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