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婚前我重生了[八零]

第17章 017(3/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章 017

这可都是证据,花几块钱存档很有必要。她要的也不是照片,而是胶卷,照片洗出来后,照相馆会把胶卷一块儿放进袋子里给顾客,以后想洗照片可以拿胶卷去照相馆洗。要是彭玉良给她玩阴的,想赖账,她把这照片洗个几十张出来,撒在他们学校里,让他直接社死。

既然对方没有意见,老板便拿起相机将这些信纸拍了下来,让叶蔓交了钱,然后提醒她:“明天下午就可以来取了,记得带收据过来。”

“好,谢谢老板。”叶蔓将收据塞进包里,继续往《溪化日报》的方向走去。

门卫大叔一看到她,很是稀奇,笑眯眯地招手:“小同志,又来找熊记者啊?”

叶蔓含笑点头:“对,大叔,他今天在吗?”

门卫大叔摇头:“没呢,估计是出去采访了,你下午再过来吧!”

人不在,叶蔓只好谢过门卫大叔,先去吃饭,又在附近的市场上转了一会儿,大约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她再次来到报社。

熊记者已经回来了。叶蔓站在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等熊记者抬头,她立即扬起笑容喊道:“熊记者,您好!”

熊记者看着她就很无语:“你怎么又来了?那篇报道前几天已经发了!”

叶蔓笑眯眯地点头:“我们已经看到了,梅主任还说您写得真好,是咱们学习的榜样……”

熊记者不吃她这一套:“我还有工作,有什么事你直说吧!”

叶蔓马上从包里拿出工作本,递了上去:“熊记者,耽误您一会儿,我是来向你汇报工作进展的。目前,我们活动的赞助商品都已经到位了,请您过目。”

熊记者拿着本子念了出来:“红星牌12寸黑白电视机一台,大米三袋(20斤)、面粉三袋(20斤)、饼干两斤装10袋,单人打谷机一台,男女皮鞋各五双,啤酒六箱……我说你们这是打算开商店吗?”

吃的、穿的、用的,甚至连机器都有,奖品是打算堆一座山吗?

叶蔓摇头笑道:“当然不是,这不是县里的各单位太热情,鼎力支持咱们妇联的工作吗?”

熊记者已经见识过叶蔓的狡诈和难缠,根本不信这话。他放下本子说道:“这种事,写信就行了,你没必要特意跑一趟。”

叶蔓脸上灿烂的笑容散了一些:“我有点事要来市里处理,就想着干脆直接来找熊记者您,面对面,讲得更清楚点。”

“你这又是准备去找哪个单位?”熊记者随口问了问下个倒霉蛋的名字。

叶蔓挤出一个很勉强的笑容:“不是,是私事。找我前男友,他背着我早就跟系主任的女儿好上了。”

熊记者……

这样的事为什么要跟他说,他一个大男人不知道怎么安慰小姑娘啊。

“你想开点吧,回头让你们梅主任给你介绍个更好的。”熊记者劝道。

叶蔓点头,将拍过照的那几封信拿了出来:“我是来向他讨债的。他多次写信向我索要财物,转头就戴着我省吃俭用给他买的手表陪系主任的女儿逛街,拿我寄的钱给对方买衣服。他攀了高枝,要跟我分手,我认了,但他不能拿我当傻子,这些钱都是我辛辛苦苦每个月攒的,他得还给我。”

这种狗血的事情历来吸睛,办公室里其他几个记者不自觉地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竖起耳朵听八卦。

坐窗边的那个女记者更是按捺不住,替叶蔓打抱不平:“这也太不是东西了吧?吸着原女友的血,拿去讨好新女友,还大学生呢,怎么能干出这么不要脸的事!”

有了她带头,其他几个记者也议论起来,都是指责彭玉良太没道德,良心都被狗吃了。

叶蔓垂眸,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呢,更坏的是他还算计她嫁给一个二婚家暴老男人,可惜她手里没有直接的证据。

熊记者听着同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睨了叶蔓一眼:“你跑我办公室里来说这个干什么?我又不是你爸!”

红叶似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关于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年纪轻轻的许丽丽就因为救人落水身亡,响应地府号召,成为外聘人员,到每个影视世界给不同的人过完一生,平复她们的怨气。
氪荔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
一世浮生若梦
七零空间俏知青
七零空间俏知青
关于七零空间俏知青:后世富二代林娇娇预感自己要穿越,唉,她的感觉真的很准她真的穿越了,还好自从发现自己带着的玉坠是空间之后她就储存物资来到这个物资缺乏的七零年代她也不慌,什么继母算计她下乡,那就下呀一
初升的朝霞
过去的五十年
过去的五十年
关于过去的五十年:以周家大院的兴衰为背景,描述大院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反应出那一个时代的特点。周家大院只是众多农村院落的缩影,它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痕迹。这段历史值得描写,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没
郑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