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0章 饿殍图(4)献图
五娘笑道:“五娘虽一心向道,于这书画之道,我是万不及官家与大相公的。只是方才听大相公说到这桥,五娘也有同感。这大桥之后便是临江峰崖,既险峻又平缓,山势由近及远,并向画面左上方延伸,瀑布、廊桥、屋舍分布其中,并出现了许多小港,人物、渔舟、货船行舶江面,沿岸青绿田野,村庄座座,瞧着倒像是汴河边上的热闹生活景象一般呢。”
“五娘你还说自己不懂书画之道,你这番赏析朕觉得甚合画意,”赵佶顺着五娘所指的地方道:“这山势从平坦又转向险峻,行人欲断,四周寂静,水面舟船零星。山村的房屋内,百姓依溪居住,这横跨山间的拦水坝上,更是建造了水磨坊,朕仿佛看到了水轮转动、百姓耕作的画面啊!这些场景确是为辽阔的山色增添了生活气息。”
“正是呢,这画卷末端,又回到近景山冈,山势由低及高,从平缓坡岸到起伏丘陵。”蔡京指着画卷上的人物道:“官家,您看这亭中的人物,一袭白衣,衣褶飘逸,犹如谪仙。虽细小如豆,却动态鲜明,看着倒像是王生他自己;江面清澈如镜,渔舟游船荡曳其间,近山秀丽,远山巍峨,江面由近至远不舍昼夜而连绵不绝,江水浩渺,开阔千里,境界雄奇壮阔。至最后孤峰突陡起,直刺长空。当真是担得起千里江山图这个名字啊!希孟这画,恰如我大宋的万里锦绣山河啊!”
蔡京这番话,真是说到赵佶的心坎上了!赵佶大笑道:“说得好!说得好啊!这图虽咫尺,却有千里之趣,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往昔朕作的画,每每与爱卿的字最是相得益彰。此番爱卿便也替希孟这画题上几个字,日后也好叫天下人知晓!”
“臣遵旨!”蔡京言罢,便在千里江山图上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此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五娘看着蔡京的题跋,心中不禁暗暗叹道:这字疏朗清劲,墨韵流畅,确实与这画相得益彰。蔡京能得官家如此信重,盛宠多年,除了他的政治才能,恐怕最得官家圣心的便是他书画上的造诣。因着他“崇宁兴学”的倡导,官家如今愈发地借政务之名沉迷金石书画之乐,希孟此番想以画道劝谏,怕是……
五娘望向捧着画卷侍立在侧的王希孟,眼中满是担忧。
果然,赵佶一见这题跋,大喜道:“朕万机余暇,惟好书画耳。这书画一道上,能得两位爱卿,朕心足矣!希孟,快些将那下卷也呈上来。”
王希孟上前,毅然地摊开了画卷,跪在赵佶面前,高呼:“请官家圣鉴!”
“王生你这是……”赵佶见王希孟突然如此反常,大为惊讶。低头一看画卷,与刚才的青绿山水画截然不同,画卷上只见白骨累累,饿殍千里,甚是骇人。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蔡京忙上前扶住官家。
蔡京怒道:“王希孟,你这是何意?”
王希孟满是愤慨地瞪向蔡京,站起来指着画中的白骨,高声道:“官家,画中的饿殍千里,便是学生此番外出游历采风所见之场景。政和二年,黄河下游河水溢岸,河东平原大闹水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千里,人皆易子而食。福建上杭、武平等地也多有天灾,敢问大相公,这就是你口中的天下太平、丰亨豫大?”
“你……”蔡京一时语塞。饶是他纵横官场多年,也断断没想到,一个图画院小小的待诏,居然敢当着官家与他的面质疑朝政!他小心翼翼地望向官家,一时间还没能揣测出官家的意思。
赵佶沉声道:“蔡卿,希孟所言,可是真的?朕记得去岁你并未呈报过天灾的事宜,倒是各地时有祥瑞之兆报至京师,是也不是?”
蔡京闻言一震,忙跪下叩首,辩解道:“是!官家圣明!去岁黄河下游确有小范围的决堤,但当地官员很快便疏通了河道,两岸百姓也得到了妥善安置,臣因……因筹备艮岳开工的事宜,未能及时奏报,请官家赐臣疏忽之罪。”
五娘听到这话,知道蔡京这只老狐狸在避重就轻了。这会子把艮岳的事情牵扯进来,官家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唉,王希孟这满腔赤忱,恐是要落空了!他年轻气盛,朝堂之事如何能斗得过蔡京?
五娘虽无意干涉朝政,却怜惜王希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正想出言替他辩解几句,却听见王希孟又正声道:“官家,我既有幸得您亲自指点,手上这支笔,除了画鱼鸟花石,更应该画出我大宋社会真实的面貌呈现给您。官家要大宋的千里江山图,但须知,这千里江山是大宋万民之江山。大相公方才以‘疏忽之罪’推脱,学生倒想问问,如今各地百姓因花石纲而民不聊生,饿殍千里,这样的千里江山是官家您想要的吗?”
赵佶见王希孟言辞如此激烈,心下已是大为不悦,冷声道:“王生,你这般,便是放肆了!”
大宋小道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