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色无双

第104章 第102章(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04章 第102章

102

魏王让人去查, 还真让他查出了些东西。

远的安王不提,但若是细究晋王,就能发现他身上有好几处疑点。

晋王回宫时已经快十二岁了, 他明明受太和帝冷对,被视如敝屣地遗留在行宫, 偏偏他竟然识字还读过书。

当时这事谁都不知道,晋王突然归来, 由于他年纪的缘故,因此招来很多妃嫔的敌视,于是这些人就故意给晋王设了个陷阱,不提他可能不识字的事, 直接让他去上书房读书, 还让太和帝当场考校一众皇子们。

本是想让晋王丢脸,谁知晋王竟然识字还读书不差,事后众人才知原来晋王会读书,是行宫里有个老太监看他可怜,才教他的。

还有当时晋王回宫,是太后提出的。

太后如何能在事情过去如此之久, 想起这个遗留在外的皇子?太后非太和帝亲娘,素来处事谨慎, 不该管的一律不管,她明知太和帝厌弃此子,为何冒着得罪太和帝的风险提了此事?

因为人是太后弄回宫的, 回来没多久,晋王就遇上这样的事, 虽表面上无人说起, 但太后何等老辣眼光, 自然看出是故意针对晋王,因此还十分怜悯晋王,因为有太后的怜爱,让晋王迅速在宫里站稳了脚跟。

这里面值得琢磨的事实在太多,魏王就盯着这几处查。

不光查当年那个老太监,还查当年在行宫照顾晋王的人,以及与他来往频繁之人。还别说,真让魏王查出了些东西。

那个老太监虽如今已经死了,但行宫对其中服侍的宫人都有记档,这太监曾在胡太妃的宫里服侍过,后来因为犯错,被从宫里贬斥到了行宫。

除此之外,魏王还找了行宫里的老人,问晋王当年在行宫之事。

据说,当年那个宫女在生下晋王后,就难产死了。当时晋王尚在襁褓,又惹了陛下厌弃,可到底是个皇子,行宫的管事太监也不敢轻忽,就找了个奶娘和一个老嬷嬷照顾他。

这个奶娘就是晋王的乳母,后来还随晋王回了宫,如今在晋王府。至于那个老嬷嬷,如今人也死了,但通过她的记档来查,对方竟和胡太妃安王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这关系十分隐晦且错综复杂,但若是提前有了目标,那缕关系就十分清晰了。

一个可能是巧合,难道两个也是巧合?

而且安王在晋王出生前后,确实在玉泉宫养病养了一年多,据说是因为玉泉宫的汤泉对养病有奇效,太和帝特意恩准安王在此养病。

除过这些,并没有查到其他有用的消息。

大概对方早已安排,除了这个老嬷嬷和老太监,晋王早年在行宫,一切行为举止都十分符合被遗弃在行宫的皇子,人十分孤僻,和其他人接触的并不多。

如果只是这两点,其实并不足以拿来当做证据。而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晋王是安王之子,就牵不出背后的胡太妃。

“能不能滴血验亲?晋王的乳母,她会不会知道一些事?还有安王府就没有其他人了,胡太妃可还有家人?”无双问道。

“胡太妃乃胡家旁枝所出,胡家当年牵扯进英王谋逆案,被削官流放。安王当年自诩身体孱弱,不想害人,一直未曾娶妻,也未曾生子。他死了后,安王府就被收回了。至于那个乳母,本王已经让人查去了,暂时还没查出对方的来历。”

不过无双说的滴血验亲,也给了魏王一些思路。

他去找了宋游,问滴血验亲的有效之法。

其实滴血验亲不准,寻常百姓不知,但皇家和一些富贵人家却是知道的,魏王来就是想寻求更准确的方法。

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婚后,绝美女总裁带娃找上门
离婚后,绝美女总裁带娃找上门
韩阳是白煞财团幕后神秘老板,四年前被人陷害下毒,是顾书瑶救了他,后来韩阳娶了顾书瑶为妻,丈母娘临死前却告诉韩阳,当年救他之人并非顾书瑶,韩阳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他刚和顾书瑶离婚,绝美女总裁江若曦就带着
司徒长卿
官场之手眼通天
官场之手眼通天
简介:做官要有两颗心,一颗是责任心,一颗是良心。且看秦峰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带着这两颗心怎么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里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官场之手眼通天推荐地址:8w0-187188
佚名
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关于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陈枭穿越到一个游戏与现实融合的世界。在这里,穷人的孩子靠人生中唯一一次转职机会搏隐藏职业逆天改命;权势的孩子转职召唤师,用财力与人脉碾压隐藏职业。原身一个浑身上下就两腰
八月三十五
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
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
丛林特种兵重生1978年,开局就要打猎凑彩礼,迎娶村里一百五十斤的马小花。早死的爹,被欺辱的娘,早嫁的妹妹,瘸腿的哥。霸道吸血的二叔和婶子,偏心的奶奶。还有凑彩礼借的高利贷。林阳稳健的拉着母亲的手,看
古原驰
我乃茅山大师
我乃茅山大师
关于我乃茅山大师:能够削铁如泥被奉为圣物的大宝剑见过没有?能让人体验母爱的八卦镜见过没有?一块长得跟肾结石似的至宝石头见过没有?
瘸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