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五百九十章:躁动(三)(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五百九十章:躁动(三)

五军府的武勋想要成事,那么想要联络的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怎么都避不掉的。

那就是身在南京的燕王朱棣。

北京往南京并不远,朱棣很快便接到了自己大舅哥的来信。

而拿到这封信之后,面对信中徐辉祖希望朱棣可以出面来北京的请求,朱棣只是冷笑。

他笑自己的大舅哥太痴傻了。

到现在竟然还对皇帝抱有幻想?

“他竟然还能这么幼稚的以为,这份呈请只是许不忌的想法?”

朱棣的府邸内,一时聚集了数十名将官,这些将官多是在江南各省的都司指挥,他们也一样接到了徐辉祖的信。

“孤已经退下来了,路你们自己走,不要问孤。”

这个时候的朱棣压根就没心情再去掺和,他直接就赶走了所有登门来试探的将官,丝毫没有插手的意思,并且在赶走这些人之后,给朱高煦写了一封家书。

“爹希望你可以做一个纯粹的、干净的军人。”

做一个纯粹的、干净的军人!

这就是朱棣对自己儿子唯一的寄语。

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战场立功,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式,不要总去想着为这个国家刀山火海,就应该享受到哪些特权。

“人心是填不满的,当你欲壑难填的时候要小心,在你的麾下一样有一群亟待实现人生抱负的官兵。”

这句告诫足可使朱高煦警醒。

他已经是东北战区的总指挥了,还想惦记什么?

这句话说得已经很明白,整个东北战区大几十万军队,多少人想做这个总指挥?

只要他们想做,他们就是坚定不移的保皇党,是朱允炆的忠实拥趸,而绝不会是朱高煦的私军。

徐辉祖这种就是已经陷入了思想误区,认为他们的官爵高,权力大,只有他们支持皇帝,皇帝才可以稳定统治。

让贵族做保皇党,皇帝的权威永远不会稳固,只有让渴望做贵族的中下阶级做保皇党,皇帝的权威才可以万世不易。

想闹事的不过是一群看起来名头唬人的高官,实际上不过是一群上了岁数,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罢了,这个国家多的是二十来岁青春正盛,渴望做将军、做元帅的普通士兵。

他们不会跟着徐辉祖等人跟皇权对抗,他们只会将对抗皇权的人绑起来,换作自己的进身之阶。

这就是不容置喙的现实。

除非有一天,这个皇帝在中下层军人的眼中已经不值一提的时候,才会出现所谓的变国家军队为私人武装的情况,当然,你还要能养得起这些需要靠着军饷养家糊口的普通士兵。

朱棣告诫了朱高煦,同时在江西,适逢年关,杨士奇见到了自己归乡过年,已经位列河南左布政使的儿子杨稷。

对于自己的父亲,杨稷有很多想要请教的地方。

“陛下一直想要开疆拓土,却在这个时候动武勋的利益,岂不是会影响到军方的积极性吗?这个操作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幼稚!”

毫不留情的呵斥出口,杨士奇教诲道:“你以为这是内阁在夺权吗,这是中央在集权。是陛下在净化军权,让军队彻底的成为国家军队,而不在烙印上某一个拥有所谓军功、威望的将军的名字。

为什么这次五军府闹得那么大,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打了几十年的仗,对这个国家有功劳,应该伸手向这个国家索取他们应得的回报。

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场那些事儿
官场那些事儿
草根梁栋,考上选调生,却因没有背景,被分到槐安县何冲乡。 槐安县何家,势力通天,梁栋却与何家恩怨纠缠,最后还成了何家女婿,从此踏上了仕途快车道。 可是,梁栋虽因何家而官途坦荡,在大义和原则面前,却又选择了背弃何家…… 主政一方,铁腕无双,且看梁栋如何书写自己的官场辉煌……
佚名
官海风云:从正义开始
官海风云:从正义开始
一场大雨,将原本要下班回家的他拦截在了办公楼,因此错过了和女朋友的约会。 她:“分手吧。” 他:“我们都要结婚了,为什么!” 他不知道为什么分手,就像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上司打压一样。 或许,他真的不属于这里。 郁郁寡欢之下,他遇到了一件事,本想见义勇为一下然后结束这一切,却不想一个义举成了他翻身的筹码。 从乡镇办事员成为上司心中的核心人物,旅途遥远且艰辛。 但他,初心不变,定会创造出一个奇迹……
佚名
林枫苏慕白
林枫苏慕白
前世,他年少轻狂,早早失去自己的性命…… 今生,意外穿到修仙世界,他誓要在这伤亡率顶级高的世界苟住性命! 他低调做人,可咋这些宵小都当他软柿子? 哥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两份亲子鉴定报告被摆在办公桌上,他有种晕眩感,几乎喘不过气来。 女儿和儿子果然都不是他的,真乃奇耻大辱! 他可是一位曾经屡立战功的退伍兵,如今委办保卫科的科长,如今竟然被带绿帽子!残酷的现实,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就在他灰心丧气之时,偶然机会他得到了美女领导的赏识。从此之后,他在官场一路飞升……
佚名
北宋小丫鬟
北宋小丫鬟
俗话说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更是多。 汴京枢密院承旨周大人家便是如此,且不论他家妻妾如何,端说嫡庶一共就有四个女儿,偏还喜欢较劲争强。 大姑娘心机美人,二姑娘人小脾气暴,三姑娘争强好胜,还有一位四姑娘疑似扮猪吃老虎的穿越女老乡。 锦娘本以为在针线房清清静静做她的小丫鬟就好,横竖那些姑娘们的争斗和自己无关。不料一朝金榜题名,年轻英俊的进士们如竹笋般涌
春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