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75章 乔迁之喜(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75章 乔迁之喜

当天晚上,卫国叔带着秋芬婶子和她家大儿子韩兆信来到了何平家特意表示感谢。

“秋芬婶子,真不用客气。养鸡场是咱们韩屯自己的买卖,肯定是要照顾自己人的,何况你家确实不容易,都是老队长提的。”

秋分婶子是个明事理的人,老队长是说话了不假,但养鸡场真正主事的是何平,没有他的同意也不行。

“何平,多的话就不说了,我家老大就交给你了,你就随便使唤。”

“婶子,你太客气了,兆信是在养鸡场干活,也不是卖身,没那些讲究。”

秋分婶子在何平家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临走前卫国叔拍了拍何平的胳膊,没说话。

这个沉默寡言的汉子不善言辞,但都记在了心里。

接下来的几天何平又去了营城梁跃进那边一趟,梁跃进已经把印刷厂食堂的鸡蛋采购弄到手里,照市面价走,何平给他的批发价跟给供销社是一个价,都是六毛钱一斤,相当于他每斤鸡蛋净挣两毛钱,光一个印刷厂的工人食堂采购鸡蛋至少就让梁跃进每月收入40块钱,而印刷厂方面也省去了一部分票证,两全其美。

梁跃进听从何平的建议,也把目光转向了营城大大小小的副食商店和供销社,作为地区城市营城的鸡蛋消费能力要远超平县,何平给梁跃进的批发价是一斤五毛五分钱一斤,毕竟还需要梁跃进在中间牵线,他这个二道贩子可少不了。

这年头不像后世,无论是交通还是通讯都不发达,何平可没工夫整天介的跑营城这边,这每斤五分钱就当是给梁跃进的辛苦费了。反正何平跟梁跃进说好了,以后鸡蛋就不给他送了,让梁跃进自己组织人来平县取,何平负责出交通工具——驴车。

搞定了营城方面,何平转回身跟韩兆军一起跑平县各公社的供销社、副食商店。花了一个星期,就给养鸡场现有的鸡蛋产量找到了渠道,以后何平他们就负责按时给供销社、副食商店送货就可以了,等什么时候养鸡场的鸡蛋产量再次提升,或者等鸡产蛋期过去出肉鸡的时候再去拓展渠道就可以了。

养鸡场招聘的几个小伙子也干得挺不错,除了头两天闹了点迷路、算错账的笑话之外,小伙子们渐渐的摸出了做生意的门道,毕竟都是年轻人,一点就通。

他们到县城和各个公社散卖的销售量,基本稳定在每天50~80斤左右。

最近养鸡场的鸡蛋产量一直在稳步提升中,基本所有母鸡都开始产蛋了,有些母鸡提前进入了产蛋的高峰期,最高的一天养鸡场产蛋二百四十多斤。

现如今鸡蛋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跟肉相等,都是比较奢侈的食物。养鸡场的鸡蛋供着营城、平县两地这么多的十多个供销社、副食商店,这供需才刚刚维持平衡。

养鸡场的鸡蛋找到了出路,何平的工作也闲了下来,接下来他的工作重心就是孵蛋了,另外小说也得再写几篇了,《科幻世界》的责编来信催了好几遍了,就差寄刀片了,得亏这年头快递还不发达。

闲下来后,何平又开始去参加读书会,他还真有点喜欢上了这种与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畅谈的感觉。

这一天是星期天,何平和小柱儿起了个大早,父子俩拎着笤帚、抹布来到了新房子大扫除。

半个月了,房子和家具都晾的差不多了,今天父子俩准备搬家了。

说是大扫除,只是象征性的扫一扫、抹一抹,新装修的房子,搬家具那天已经清理过一遍了,一直也没进人,只有一些浮灰,扫扫就干净了。

清扫完毕,何平开始往新家里搬东西。

何平家跟他刚落户的时候差不多,除了自己和大儿子的两床被褥、锅碗瓢盆、米缸,再没啥了。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订婚当天,前任他要来抢我
订婚当天,前任他要来抢我
她,在悄无声息中,已经喜欢他长达五年之久。因为两家的联姻,她不得不搬去与他同居。暗恋被撞破的那一刻,她鼓起了全部的勇气,向他表白:我喜欢你,我能追你吗?”然而,他却冷漠地看着她,吐出一句:“我不稀罕你
佚名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年代+公社+打猎+致富+报仇+弥补遗憾……】本书又名《致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时我们正少年》悲催了一辈子的李卫民重生了。重生在1977年,和未婚妻即将生米煮成熟饭的关键时刻。正值18岁的人生十字路
推拿医生
未婚妻要退婚,我反手娶她老祖
未婚妻要退婚,我反手娶她老祖
萧云穿越到玄幻世界,开局就遭遇了被未婚妻退婚的经典名场面,但他并没有喊出那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而是邪魅一笑。“想退婚可以,但必须让你家那风韵犹存的老祖宗嫁给我!”此话一出,未婚妻
百炼成神
凌云天途
凌云天途
奇谋算尽官场事,正气浩然天地魂。红颜知己身边伴,悲欢离合生死梦。且看一代官场奇才陆羽,一个县长秘书的跌宕起伏官场人生!
风和暖阳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穿越大乾,赵煜成为了大将军府的世子,本以为可以纸醉金迷,三妻四妾,却不想被扣上谋反的罪名,面临斩首!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到了赵煜这里却是,君叫臣死,臣就反了……手握三十万赵家军,又岂能久居人
清风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