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她来了,恶人莫逃

第461章 娇弱恋爱脑下乡了23(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61章 娇弱恋爱脑下乡了23

齐乐乐看看高临,再看看李娜,觉得更有意思了。

她露出一脸兴味:“伯伯,您的妻子,我怎么能叫阿姨呢,我应该叫大伯娘的。大伯娘,我是齐乐,是齐青峰的女儿,我爸死了,但能遇上伯伯,真是我们一家子有缘分。”

齐乐乐一口一个爸爸死了,齐青峰心里呕得不行又无话可说。

高临一脸的笑容可掬:“齐叔叔好,今天我下了班没事,就来看看小姨。这位是小乐妹妹吗,见到你很高兴。”

一边说,一边对着走进来的齐乐乐伸出手,一双桃花眼盯着齐乐乐娇美的脸庞。

齐乐乐垂着眼皮,略过他坐在沙发上:“大伯娘,我渴了,麻烦给我倒杯水来。”

呸,什么东西,以为你是贾宝玉呢,妹妹妹妹的。

李娜一脸不快地看着齐乐乐:“这孩子,是在小地方待惯了哈,怎么能支使长辈呢?还这么的不客气。”

齐乐乐看向齐青峰:“伯伯,我一见到你就觉得亲,但毕竟是客人,总不好让我自己进你家厨房倒水吧,我自小身体不好,受不得渴,受不得饿。”

齐青峰带齐乐乐回家,没有和李娜商量本是有些气短的,但一看见这个高临又来了家里,他心里的不快压过了对李娜的歉意:

“小娜,你就给孩子倒一杯水去,还能累到你?”

齐乐乐就笑笑地看着李娜。

被晾起来的高临面色不变:“齐叔叔,我去给妹妹倒水。”

说着就自在地进了厨房。

齐乐乐勾了下唇角:“伯伯,这位同志像进了自己家一样,他是什么人啊,要不是他叫您叔叔,我还以为是您儿子呢。可是他长得和伯娘这么像,是伯娘和别人生的孩子吗?他可真幸福,长得这么壮一定是自小吃得好过得好,不像我和哥哥这几年过得苦,身体都没长好,我哥哥可瘦了。”

齐青峰听了儿子过得不好,心里一阵难受。

他再次看向高临的桃花眼。

那双眼睛,和妻子李娜那么像。

高临是李娜大姐的孩子,他一直住在李娜的娘家。

他和李娜大姐家也不亲,反而特别喜欢李娜这个小姨。

二十岁的高临,高中毕业后就在机械厂工作,他经常来齐青峰现在的家。

虽然面上恭谨,李娜也总是让齐青峰多带带他,但齐青峰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喜欢他。

现在听了齐乐乐的话,再看向高临,心里咯噔一声,以前一直疑惑的事,好像找到了出口。

是啊,高临像小姨却不像他自己妈妈,世界会有这样巧合的事吗?

高临正倒了水从厨房出来,拿着杯子的手一抖:“小乐妹妹,你年纪小也不能瞎说,什么叫小姨和别人生的,小姨以前一直等姨夫回来,在家等了多少年一直独身,你这么说,多伤人。”

齐青峰脸色又变了变,看向李娜委屈的眼神,愧疚地道:“小娜,你那些年,受苦了。”

明明说好的两个人互相等待重逢,他却在庐市娶妻生子,让李娜苦苦等了他十几年。

他看向坐在沙发上的齐乐乐,心里有些不高兴:“小乐,我知道你过得苦,心里有些不平,但现在已经来了京市,以后我会照顾你的,这样的话,以后不要乱说。”

齐乐乐站起身。

她已经了解了齐青峰的为人,一个没有主见,自私自利,见异思迁,没有担当的男人。

他技术上虽然没有什么特别高的成就,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梦里家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十而立,我觉醒了每日情报系统
三十而立,我觉醒了每日情报系统
情报1:胜利东街7号楼附近垃圾桶内塑料盒中藏有12克的金镯子。情报2:四平路南头福利彩票店20元面值刮刮乐幸运不打烊第7张会刮出四等奖5000元情报3:泰华城1楼超级玛特潮玩店简中宝可梦第1弹横空出世
问恨无恨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遍体鳞伤的许修文,重生回到高考后吃散伙饭的晚上。这一年是2005年。面对咄咄逼人的昔日情敌,面对曾经画饼的青梅,他决定开始崭新的人生。重活一世,他不仅要追回前世遗憾错过的白月光,还要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山前月古
糟糕!废物皇子他觉醒了
糟糕!废物皇子他觉醒了
前世,他本是21世纪的一名普通青年,一次意外却让他穿越到了古代世界。穿越就算了,别人要么是天命主角,要么是文武双全的万人迷。可他倒好,穿越成了当今的六皇子,原主不仅天性软弱不修文武,还是个花心大萝卜。
佚名
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
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
前世,我是领导秘书,前途一片光明。偏偏,领导被诬陷,甚至被害死,连带我也遭殃。无辜的我被发配偏远地区,守着水库,蹉跎半生。老天有眼,让我重生回到领导出事前。这一次,我努力为领导斡旋,一跃成为领导大秘。
佚名
人在木叶,开局获得万花筒写轮眼
人在木叶,开局获得万花筒写轮眼
普通青年穿越危险重重的火影世界,成为宇智波族人,却正好赶上灭族之夜!此时的他就知道,崛起的机会来了!……后来,有人问他,宇智波斑、千手柱间、大筒木辉夜站在一起你怕吗?他亦淡淡一笑:“宇智波斑?不怕的,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