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养:太子捡回的掌心宠

第64章 今今及笄(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64章 今今及笄

他勾着唇走到软榻边上坐下,刚坐定,眼前便伸来了一只手。

白嫩嫩的掌心朝上,看着软乎乎的。

宋稚绾理直气壮地向他讨要:“太子哥哥送我的生辰礼呢?谁都不差,就差太子哥哥的了。”

萧琰知她按捺不住,一早便准备好了。

王忠从外头捧进两个一大一小的锦盒,宋稚绾一瞧见便想下榻走去,只是她脚尖刚碰到地,下一刻,身子又被拦腰腾空抱起了。

她挣扎了两下,娇嗔道:“太子哥哥!”

“不急。”

萧琰抱着人放回榻上,转头遣退一众侍女。

殿里的烛火亮堂,映得一双水眸潋滟。宋稚绾看着他走去梳妆台前拿了个东西,又走了回来。

是她梳头用的木梳子。

这把梳子,萧琰也拿过多次。

他抬手扶正那颗满是簪钗的脑袋,将发上的首饰一一卸下。没了珠翠的点缀,青丝如瀑,更显柔美。

宋稚绾一开始还坐得住,只是没一会,便又扭着身子问:“好了吗太子哥哥?”

萧琰放下梳子,没忍住在她脸上的软肉捏了捏:“小刺挠精!”

两只锦盒,大的那只约莫有三尺多宽,宋稚绾只瞧一眼,便能知晓里面装的是什么。

萧琰将锦盒呈至她眼前,宋稚绾将盒子掀开。

里头躺着一把制作精良的双尖刃,比她原先那把大了许多,却也精细了许多,饶是宋稚绾心里知晓是何物,此时也不免被惊艳到。

她原想着太子哥哥做的,大概会比精通铸艺的工匠粗糙,若不能用,她便好好收起来。

没成想,眼前的刀刃寒光毕露,刀鸣清脆,连刀把上的花纹也精细无比,称得上是一把好刀!

萧琰将她的反应收尽眼底。

心中不免暗暗得意:看来,他做得应当是不比宋将军差。

宋稚绾将那把刀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又深吸了好几口气,抬眼时还是红了眼眶:“太子哥哥,王公公说我长大了,往后不能动不动就哭。”

她顿了顿,想将眼泪憋回去,但好像流得更凶了:“呜…可是我忍不住!”

她跪坐在榻上,将脸埋进了萧琰的腰间,哭声不大,却比肆意哭闹时更惹人疼。

萧琰任由她将泪水抹在自己衣衫上,无奈叹道:“孤送今今的生辰礼还未看完呢,今今看过了再哭也不迟。”

双尖刃是宋稚绾想要的,而另一件礼,才是萧琰想送的。

宋稚绾抬起头,愣愣地接过那只锦盒打开。

里头竟是一对鸳鸯佩。

“此物,是孤的母后留下的。”萧琰看着那对玉佩,眼底蕴藏的情愫缓缓翻涌。

“这对玉佩是父皇和母后年少时的定情之物,母后生前便同父皇说好,要将此玉佩留给孤。”

说到这,萧琰却藏着最后一句没说:若日后碰到喜欢的女子,便将此玉佩赠予心上之人。

宋稚绾一怔,抬头看他,却陷进了那双深邃又饱含柔情的眼眸。

鸳鸯佩?

定情之物?

她心底像是有什么欲破茧而出,但却心口发颤,不知作何言语。

萧琰抬手轻抚着她的眉眼,话中隐隐带着某种暗示,他道:“孤如今,将此物送给今今。若今今心里有喜爱的男子,便可将此物,赠予他。”

——————

夜深。

月色忽明忽暗。

床榻上的小人抱着那只小锦盒入了梦,萧琰在床边看了许久。

他不知宋稚绾睡前想同他说什么,是向他表明心意?还是依旧装作毫不知情,仅谢他送的礼?

萧琰不想做这个处心积虑的恶人。

所以他适时堵住了她的话,将玉佩交给她,让她来抉择。

宋今今。

不要让孤失望。

鱼羊小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749局秘闻档案
749局秘闻档案
村民说我出生时,红棺入村,棺上蛇胡缠绕,本不信的我,在爷爷失踪后遇到了一批神秘之人,他们带我进入了不一样的世界……
南笙
少年无敌奉命下山
少年无敌奉命下山
【都市修仙+下山+战神+热血+阴谋+无敌+爽文+脑洞+救世+快节奏】从小父母双亡被师父收留在终南山学艺的江寒,突然被师父叫到身旁,甩给他三张陈旧的婚书,让他下山挑一个结婚!江寒带着疑惑和期待的心情下山
知行软硬笔书法小说
我,何大清,把傻柱卖给易中海
我,何大清,把傻柱卖给易中海
关于我,何大清,把傻柱卖给易中海:穿越到四合院的何大清,发现自己被白家人打进医院。再一想到原剧被赶出家门流浪街头的画面。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婚回京城!本打算拯救一下“便宜”儿子傻柱。谁知傻柱已经被洗成秦淮
南山幼儿园
穿越四合院:开局狼口逃生
穿越四合院:开局狼口逃生
关于穿越四合院:开局狼口逃生:赵远,一个现代社畜,一次意外,穿越到了60年代,成了四合院中的一员。作为一个穿越者,系统是标配,随身空间是必备。物资短缺?不存在的。飞禽走兽,米面粮油……一杆猎枪肩上扛,
法号演东
不纠缠,不回头,嫡女她飒翻全城
不纠缠,不回头,嫡女她飒翻全城
她是养在乡下的尚书府嫡长女,京城众人都以为她除了样貌一无是处。却不知道,她三岁习医,五岁练毒,八岁时一手丹青出神入化,十二岁棋艺便打败了国之圣手。可她掩盖锋芒,一心只想陪同心爱之人,助他青云志!可六年
我叫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