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74章:大丰收
老支书瞧着众人都跟木桩子似的在一旁傻站着看热闹,心里一急,赶忙扯着嗓子催促道:“大伙都别愣着啦!赶紧麻溜地去把驴牵来,还等啥呢?都麻利点!”在老支书心里,牛可是村里的“宝贝疙瘩”,那是春耕秋收的得力干将,金贵着呢。
虽说他心里也清楚,用牲畜来拉网,能大大提高效率,可让牛干这活儿,他实在是舍不得。
村民们一听老支书的话,立马跟接到紧急军令似的,迅速行动起来,朝着驴圈的方向奔去。
要是驴会说话,此刻估计得扯着嗓子抱怨:“天天都说做牛做马辛苦,咋就没人念叨念叨咱驴呢?咱干的活儿可不比牛马少啊!生产队的驴也不是这么个使唤法呀,这可把咱累得够呛!”
“旭民呐,咱可不能老是守着老一套,得跟上时代的步子,这样才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本事,稳稳当当地传承下去。”老支书转过头,语重心长地对李旭民说道。
在他看来,如今这时代,变化太快了,过去那些管用的老法子,搁现在可未必还能行得通。
李旭民听了老支书的话,深以为然,心里不禁感慨,还是年轻人脑子转得快,思维灵活。
他看向一旁的李辰溪,满脸诚恳地说道:“辰溪啊,我瞧你机灵得很,有没有兴趣跟我学这冬捕的手艺?凭你的聪明劲儿,一学准会,说不定将来还能青出于蓝,超过我呢。”
李大平在一旁听到这话,心里老大不乐意,小声嘟囔着:“你刚刚跟我说的话,跟这一模一样,咋这会儿又对辰溪说呢。”
李辰溪想都没想,直接摇了摇头,干脆利落地拒绝道:“旭民叔,我就不掺和这事儿了。
这手艺啊,还是留给真正感兴趣的人学吧,我对这方面确实没太大兴趣。”
李旭民心里顿时有点失落,原本满心欢喜地想收个得意门生,没想到人家压根儿就不稀罕自己视作宝贝的看家本领。
不过再仔细想想,李辰溪本事那么大,见识也广,自己这点冬捕手艺,跟人家比起来,确实有点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既然你没这想法,我也不强求了。”
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拉网的事儿上,没留意自己,李辰溪悄悄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鱼饵,走到即将起网的冰洞旁,迅速将鱼饵倒了下去。
李旭民恰好瞥见了这一幕,心里充满了好奇,忍不住问道:“辰溪,你倒的这是啥东西呀?看着怪新鲜的。”
“旭民叔,这是鱼饵,专门用来钓鱼的。
我想着倒在这儿,兴许能多引些鱼过来,增加点咱们的渔获。”李辰溪耐心地解释道。
李旭民一听,恍然大悟。
以往他们都是用玉米粒来吸引鱼群,可现在粮食紧张,谁舍得拿玉米粒去打窝呀。
其实打窝这方法,老早就有了,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他不禁感叹,外面的世界变化可真快,连专门的鱼饲料都有了,自己真是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没过一会儿,李大明他们牵着三头驴匆匆赶了过来。
村民们熟练得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将拉网的麻绳紧紧绑在驴拉的架子上。
随后,在后面扯着嗓子吆喝,驱赶着驴往前走。
有了驴的助力,拉网的速度明显加快,原本沉甸甸的渔网,此刻在驴的拉动下,缓缓向前移动。
李家庄的村民们也没闲着,纷纷围在渔网旁,齐心协力地帮忙拉绳。
大家喊着整齐的号子,劲儿往一处使。
原本预计得花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的拉网工作,因为有了驴的帮忙,现在看来,连半个小时都用不了就能搞定。
通过这次用驴拉网的经历,不少村民都深刻地体会到了动脑子的重要性。
原来在农村种地、干活,也得讲究个方法和技巧。
就像李辰溪平日里常跟大家念叨的,要科学种地,这样才能多打粮食,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随着渔网的不断拉动,鱼群逐渐被聚拢到了一起。
上方是厚厚的冰层,鱼儿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根本无处可逃,只能乖乖地被困在渔网之中。
李家庄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兴奋得眼睛都亮了起来。
放眼望去,冰下的鱼群密密麻麻,像一片涌动的黑色浪潮,少说也有上千斤。
一想到马上又能吃到鲜美的鱼肉,众人瞬间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拉网的速度也变得更快了,那劲头仿佛要把整个冰面都掀翻。
大家都没想到,这暗河里面居然藏着这么一大群鱼。
不得不说,挖出这条暗河,对李家庄来说,意义非凡。
有了它,不仅能储水发电,解决村里的用电难题,还能用来灌溉农田,让庄稼茁壮成长。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