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07章:风光的王老师
这顿饭,大家吃得其乐融融,尤其是王老师,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这般畅快地享受美食了。
他身为教师,收入在当时虽说不算低,可架不住家里人口众多。
一家老小,上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下有四个孩子嗷嗷待哺,妻子又没有工作,全家的生计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
生活的重担,让他在面对一些“礼物”时,有着自己的考量。
平日里,他从不主动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但若是家长出于感激,真心实意地送些东西,他也不会假意推辞,而是大大方方地接受。
在他心里,只要收了人家的礼,就一定要尽心尽力地把事情办好,对得起这份信任。
“程老弟,真不用送,就喝了这么点酒,我清醒得很,不碍事的!”王老师满脸笑意,连连摆手,婉拒了程四光执意相送的好意。
从程家出来后,王老师与李辰溪并肩而行,一路闲聊着往家走。
两人的身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拉得长长的,偶尔有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夜晚的凉意。
很快,便到了四合院门口。
李辰溪停下脚步,转身对王老师说道:“王老师,您稍等一会儿。
我前段时间去了趟津门,带回来一些海产。
您也知道,现在物资紧张,这些海产在咱们这儿可稀罕着呢。
我给您拿点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老师就不客气了啊。
你也晓得,我家那几个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家里的开销大得很。”王老师一听,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
他家中孩子众多,经济压力着实不小,面对李辰溪的好意,实在难以拒绝。
其实,李辰溪去津门的事儿,在这周围两三个院子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56号院的居民们,逢人便夸李辰溪带回来的鱼干有多美味、多新鲜,惹得左右院子的人既羡慕又无奈。
毕竟李辰溪不是自己院子里的,大家也不好意思开口讨要。
“您跟我还客气啥呀,您可是我的老师,教导过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这点东西,不过是学生的一点心意。”李辰溪笑着说完,便快步走进自己家中。
不一会儿,李辰溪拎着一个袋子走了出来。
袋子里装着一条巨大的鱼干,那鱼干实在太大了,袋子根本装不下,一小半都露在袋口外面,在路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王老师看到这条鱼干,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哎呀呀,辰溪,这么大的鱼干!这鱼活着的时候,得有多大个头啊?你真舍得给老师?你自己不留着吗?”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掩饰不住的欢喜。
在物资匮乏的当下,这样一条大鱼干,对他家来说,可是难得的美味,足够一家人吃上许久了。
“王老师,这是明太鱼。
我听说在吉林延边那边,朝鲜族人民特别爱吃这鱼。
他们把鱼晾干后,撕下鱼皮,用完整的鱼皮包上特制的米,放在锅里蒸熟,熟了以后蘸上酱料吃,那味道,据说回味无穷,这就是传说中的鱼皮包饭,可是延边的特色美食呢。”李辰溪耐心地向王老师介绍着。
在吉林延边地区,一到冬天,很多人家都会把明太鱼洗净、去除内脏,然后挂在外面冻干。
经过冻干处理后,鱼肉中的水分升华,变成一条条干巴巴的鱼肉条。
人们闲暇时,随手撕下一条放进嘴里嚼,越嚼越香,别有一番风味。
据说,每到清明节,朝鲜族家家户户都有吃明太鱼的习俗。
李辰溪接着说道:“这种鱼在当地其实不算贵,不过据说它一身都是宝。
内脏和鱼子可以做成酱,味道鲜美;鱼头用酱油泡过后,口感绝佳,特别下饭;眼睛和鱼皮适合下酒,边吃边喝,很是惬意;鱼鳍和鱼尾则可以用来熬高汤,那高汤浓郁鲜美,用来做菜,滋味别提多好了。
可惜,这条鱼现在只剩下鱼身了。”
王老师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越听越觉得稀罕。
当然,最让他心动的,还是这条鱼干的个头,即便已经晒干,看起来也足有七八斤重,这对他们家来说,可是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不碍事,不碍事,这已经很好了!老师太感谢你了,辰溪。”王老师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他伸手接过李辰溪递来的袋子,感觉沉甸甸的,仔细一瞧,发现里面除了那条大鱼干,还有一些其他的海产,凭手感,他估计这些海产加起来超过十斤。
“辰溪,老师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你这孩子,太有心了。”王老师感激地说道。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后,王老师这才兴高采烈地抱着袋子,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自家四合院。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