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30章:采购
卡车驶入村庄,立刻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
要知道,这可是第一辆驶入上水村的卡车,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就连一些小孩子也不害怕,纷纷围上前来观看。
李辰溪见状,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连忙提醒道:“车还没停稳,大家快散开些。”
王村长一听李辰溪的话,连忙赶上前来,将围聚的小孩子们驱散开来,生怕他们惹恼了李辰溪,以后不再关照他们村子,那可就麻烦了。
小孩子们见村长出面,虽然满心不舍,但也只能乖乖地退开,不过他们并没有走远,只是站在四五米开外的地方继续观望。
看来,现在能成为司机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啊。
上水村的路虽然没有李家庄的宽敞,但也勉强算是一条车道,然而李峰驾驶起来却毫不含糊,车速丝毫不减,而且稳稳当当地将车停在了指定的位置。
李辰溪由衷地赞叹道:“李班长,好技术啊!”
“哪里哪里,”李峰谦虚地回应,“毕竟是靠这门手艺吃饭,技术差了可不行。”
三人随后从卡车上下来。
王村长赶紧迎上前去,热情地说道:“辛苦了,三位远道而来,我们的采摘工作也接近尾声了,再给我们半个多小时就能搞定。”
“王村长,你们到底多早就开始摘了?”李辰溪望着满地的豆角,好奇地问道。
王村长乐呵呵地回答:“也不是很早,四点钟左右就开始了。”
虽然比平时干农活要早两个小时左右,但在这个年代,这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李辰溪听后,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厉害!既然已经摘了这么多,那就先安排一部分人过来帮忙过秤和装车吧!”
王村长一听,连忙点头答应:“好的,我现在就去安排。”
由于过秤和装车都需要不小的力气,所以他立刻把村里的成年男子都叫了过来帮忙,而摘豆角这种不太费力的活儿,就交给妇女们去干。
他们还把村里最大的杆秤都拿了出来,这杆秤称量一两百斤的大肥猪都不在话下。
这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部分组成。
在中国,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已经流传了悠久的历史。
据民间流传的故事,木杆秤的发明归功于鲁班大师。他巧妙地依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了13颗星花,从而确定了13两为一斤的标准。
待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又增添了“福禄寿”三星,使得秤上星花总数达到十六,并将一斤的重量改为16两,同时还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
另有一种传说,杆秤的制作者是范蠡。
他从一位鱼贩的困境中汲取灵感,最初只是用一根竹竿,一边挂上水筒,另一边则放置鱼,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
后来,他对此进行了改良,同样是依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了13颗星花,并规定13两为一斤。
然而,为了应对一些商家缺斤少两的不良行为,他又增加了“福禄寿”三星,寓意着缺一两则少福,缺二两则无禄,缺三两则会折寿。
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进行了度量衡单位的改革,将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此时,财务出身的张怡正拿着记账本,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每一笔账目。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