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89章:蜂蜜
有村民向老支书和大队长提议,把红薯做成红薯粉。
这个建议就像一阵风,迅速吹进了两人的耳朵里。
老支书和大队长听闻后,立刻凑到一块儿,脑袋挨着脑袋,认真地合计起来。
他们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觉得把库存一半的红薯用来做红薯粉,应该足够支撑到小麦收获的时候了。毕竟,小麦
收割的日子也没剩几天,已经近在眼前。
两人合计妥当,没有丝毫耽搁,马上找到村食堂的工作人员,把任务布置了下去。
老支书和大队长心里清楚得很,农忙马上就要来了,在这之前,得让村民们吃得稍微好点。
老是吃红薯,实在不是个办法,这红薯吃了饿得快不说,还让人一个劲儿地放屁,在村子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事儿可着实有些尴尬,让人受不了。
消息传到村民耳朵里,一听说要把红薯做成粉,还能进一步加工成粉条,大家的眼睛一下子都亮了,谁的嘴里不泛起馋意,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粉条那可算得上是稀罕的美味。
说干就干,村食堂瞬间热闹起来。只见食堂的工作人员们捋起袖子,干劲十足地投入到制作红薯粉的工作中。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忙着清洗红薯,有的负责把红薯碾碎,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仅仅过了一天,李家庄就收获了大量的红薯粉。
其实啊,这红薯粉说白了就是红薯的淀粉,不过要把它变成粉条,还得费不少功夫,后面的工序可复杂着呢。
接下来要打浆糊了。
这活儿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不容易。所谓打浆糊,就是把红薯淀粉加热水熬煮,然后不停地搅拌。
在搅拌的过程中,还得一点一点地往里面加红薯粉,得把粉浆的浓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能太稀,像水一样,也不能太干,成了硬块,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粉条才会有劲道。
“嘿,用点力啊!你这搅拌的速度,跟蜗牛爬似的,没吃饭吗?”一个急性子的村民在旁边看着,忍不住大声催促道。
“你说得倒轻巧,要不你来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咱村都多久没吃上米饭了,哪有力气啊!”
被催促的村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呼呼地反驳道。他心里委屈极了,这活儿本就累人,还遭人埋怨,这口气可咽不下去。
说实话,这搅拌粉浆的活儿,真的和工地上搅拌水泥浆一样累人。
在没有搅拌机的年代,搅拌水泥可是最让人头疼、最耗费体力的活儿
。为啥呢?因为这浆糊和水泥浆一样,黏性特别强,搅拌的时候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让它们均匀混合。
“你们三个,赶紧过来帮忙!”眼看搅拌的进度太慢,有人赶紧又喊来了三个人,加入到搅拌的队伍中。
一个大大的缸里装着半缸淀粉浆,几个人围在缸边,双手紧紧握住搅拌棍,咬紧牙关,一下又一下地搅拌着,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滚落,滴在地上。
李辰溪原本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大家制作红薯粉,心里还想着等做好了,带点回去尝尝。
可当他看到搅拌粉浆的人汗如雨下,汗水不停地滴落到粉浆里时,心里顿时一阵膈应,瞬间没了品尝的兴致。
不过在这个时代,大家对这些可没那么讲究。能有东西吃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卫生不卫生。
想想后世被人嫌弃得不行的地沟油,要是放在这个年代,恐怕一出现就会被抢光。
在大家眼里,只要能填饱肚子,管它干不干净,先吃了再说。毕竟,只有活下来,不被饿死,才有资格去谈健康。
而且,这点汗水,和后世那些五花八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这和阿三街头那些用恒河水制作食物的场景还是不一样的。
起码在这里,制作过程没有用脚踩,也没有用胳肢窝夹,卫生条件不知道比阿三的好多少倍。
只是李辰溪亲眼看到了汗水滴落的场景,心里才会觉得不舒服,要是没瞧见,估计也就大大咧咧地吃了,不会这般纠结。
“烧水!”这时,一个对红薯粉条制作流程了如指掌的村民站了出来,开始指挥大家下一步的工作。
就在不远处,已经架好了一口大锅,锅里的水正“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不一会儿就烧开了。
有人拿起一个特制的漏勺,那漏勺是用葫芦水瓢改造的,中间被戳了几个大小均匀的小洞。
他满满地舀起一大勺粉浆,动作迅速地移到开水锅的上方。只见粉浆从漏勺的小洞中缓缓漏出,一接触到滚烫的开水,瞬间就变成了一条条细长的粉条,像丝线一样落入锅中。
这一步,在制作粉条的行话里,叫做“漏丝”。通过这一步,很容易就能判断粉浆是否合格。
“大家瞧好了啊,如果漏下的粉条粗细均匀,还不容易断裂,那就说明粉浆的状态刚刚好。
要是粉条下得太快,还老是断裂,那就说明粉浆太稀了,得赶紧掺些干淀粉进去,再用力揉一揉,增加面的韧性。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