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66章:洋酒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四合院,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此时,院子里的气氛有些凝重,众人围坐在一起,正讨论着一件大事。
一大爷微微皱着眉头,带着几分期许又略带探询的语气,看向李辰溪说道:“辰溪啊,咱们街道马上要有文艺表演,这创作新歌的重任,就指望你了,你看……能行吗?”
李辰溪目光坚定,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应道:“一大爷,我一定全力以赴,试试吧!”那自信满满的模样,仿佛散发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振。
刹那间,整个院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再出声质疑。在这个院子里,李辰溪可是公认的最杰出、最有才华的青年。他平日里展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那些令人惊叹的发明创造,早已让大家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说音乐创作和发明看似毫无关联,但大家对他就是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相信他定能不负所望。
二大爷见气氛稍微缓和,便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既然辰溪这么有信心,那咱就赶紧把院子里的孩子们都叫出来吧,看看这人员怎么安排。”
没过多久,院子里热闹起来,孩子们在各自家长的带领下,陆陆续续来到院子中央。大家粗略一数,好家伙,足足有18个孩子,站在一起,还真是一支颇为庞大的队伍。
这时,人群中有人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要不咱们再筛选一下?这些孩子里,有些年龄太小了,我怕他们记不住歌词。而且他们也没经历过这种大场合,要是上台表演的时候,一紧张忘了怎么唱,那可就麻烦了,咱得为这次表演的效果着想啊。”
此话一出,不少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在他们心里,年龄小的孩子在这种重要场合确实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为了能在文艺表演中取得好成绩,把他们排除在外似乎是个明智之举。
然而,李辰溪却轻轻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觉得不用筛选。大家想想,人多力量大呀,孩子们一起唱歌,声音肯定更响亮。而且人多还有个好处,就算个别孩子不小心唱错了,也能被其他孩子的声音遮掩过去,还能及时调整过来,不会太影响整体效果。”
众人听了,仔细一想,觉得李辰溪说得在理,纷纷打消了之前筛选人员的念头,就这样,参与表演的人员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满心期待李辰溪创作出优秀的歌曲,然后让孩子们抓紧时间好好练习。
毕竟时间紧迫,下周一街道就要开始选拔了,如果能顺利通过选拔,下周三就得代表街道去参加文艺表演,这中间留给大家的时间可不多了。
事情商议妥当,三大爷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宣布散会。整个过程简洁明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跟一些电视剧里那种喜欢摆官架子、啰里啰嗦半天说不到重点的二大爷形象截然不同,在这个四合院里,大家做事向来都是雷厉风行,高效解决问题。
散会后,罗大鹏和李友德像是商量好似的,顺势跟着李辰溪回到了他家中。罗大鹏一进屋子,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搓了搓手,笑着问道:“辰溪,这都到饭点了,要不咱喝点儿?”
其实,若不是因为今天有全院大会,他早就跑去隔壁院子了,在那儿他感觉更自在,没那么多拘束,还能时常拉着李大忠和李友德一起喝上两杯,逍遥自在。
李辰溪看着罗大鹏那迫不及待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点头应道:“行啊,正好我也没吃晚饭呢。我这儿还藏着两瓶洋酒,今天就让你们俩尝尝鲜。”说完,他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了两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菜肴。
一盘是色泽诱人的大盘鸡,鸡肉鲜嫩多汁,土豆软糯入味,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整个屋子;
另一盘是青椒洋葱炒牛肉,青椒的翠绿、洋葱的金黄与牛肉的棕褐相互映衬,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罗大鹏和李友德看着这两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满是惊喜之色。“洋酒?这可真是稀罕玩意儿啊!”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长这么大,他们还从未品尝过洋酒,心里别提多期待了。
只见李辰溪又小心翼翼地从橱柜深处拿出两瓶红酒,酒瓶上清晰地标注着生产日期——10年前。
这可是他今天“1元购”的意外收获,整整100瓶著名的拉菲红酒。虽说喝不上传说中大名鼎鼎的82年拉菲,但50年的拉菲,想必也有着独特的风味,令人充满遐想。
拉菲红酒,那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佳酿。自1354年由拉菲贵族创建酒庄以来,在十四世纪便已声名远扬。在后世众多葡萄酒爱好者心中,拉菲就如同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以其独特的花香、果香浓郁的口感,以及芳醇柔顺的质地而备受赞誉。
“辰溪,你可太厉害了!连洋酒都能搞到手,而且还是拉菲,这得花不少钱吧?”罗大鹏一边说着,一边搓着双手,眼睛始终盯着那两瓶红酒,眼神中满是兴奋与好奇。
李辰溪笑着轻轻拔掉软木塞,拿出几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酒杯,开始给每人倒酒。他只给每个杯子倒了半杯,罗大鹏看着杯子里那浅浅的红酒,忍不住嘟囔道:“辰溪,怎么不多倒点儿啊?这也太少了吧。”
李辰溪白了他一眼,耐心解释道:“喝红酒可不像咱们平时喝白酒,不能满上。你要是不懂规矩,到时候出去喝酒闹了笑话,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而且喝红酒也不能一口闷,得慢慢品味。”
虽说吃喝本是随性之事,不必过分拘泥于西方的规矩,但既然要体验不同的饮食文化,遵循一些基本的礼仪还是必要的,不然这所谓的体验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就好比南方沿海地区的人们,吃石斑鱼时通常会选择清蒸的做法,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石斑鱼的鲜美滋味。可要是有人非要把石斑鱼做成红烧或者麻辣口味,虽然也不是不可以,但在很多懂行的人眼里,
这简直就是浪费食材,暴殄天物。既然想做红烧鱼,用普通的草鱼之类的也能做出类似的口感,何必非得用珍贵的石斑鱼呢?
“啊?还有这种讲究啊?好吧好吧,听你的。”罗大鹏听了李辰溪的一番解释,虽然心里还有些不太情愿,但也不再纠结酒量多少的问题了。不过,他的眼睛还是紧紧盯着那瓶已经开启的红酒,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开口问道:“辰溪,这喝完酒的瓶子,能给我吗?”
李辰溪一听,就知道罗大鹏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肯定是又想拿去跟别人显摆了。他微微一笑,没有点破罗大鹏的小心思,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说道:“行,随你处置吧。”
罗大鹏见李辰溪答应得这么爽快,顿时乐开了花,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那副得意忘形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三人纷纷举杯,轻轻抿了一口红酒。至于那些喝红酒前需要摇晃酒杯、嗅闻酒香之类的繁琐规矩,李辰溪可没放在心上。在他看来,那些不过是有些人用来装腔作势的手段罢了,摇一摇、嗅一嗅,难道就能让酒的味道变得更好吗?
他不禁想起后世有一款饮料,名字里带“摇一摇”,广告打得铺天盖地,可在他看来,那饮料的味道实在是俗不可耐。
罗大鹏咂巴着嘴,一脸直白地说道:“这酒,味道也就那样嘛,没觉得有多好喝。”他向来是个直性子,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从不藏着掖着,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说他不懂欣赏,是个土包子。
李辰溪耸了耸肩,笑着说道:“这很正常,咱们平时喝惯了白酒,白酒的口感浓烈醇厚,和这种葡萄酒自然不一样。每个国家的饮食口味都有差异,就像大毛家(俄罗斯)的伏特加,咱们喝着可能觉得冲,喝不惯,但在他们那儿,伏特加可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宝贝,地位就跟咱们国家的茅台似的。
可外国人喝咱们的茅台,也有很多人觉得味道怪,喝不习惯。所以啊,这口味的事儿,因人而异,各有所好罢了。”
李友德一边吃着盘中的牛肉,一边好奇地问李辰溪:“辰溪,你那新歌,现在有思路了没?”在他看来,创作新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还得有灵感。
而且这次创作新歌,又不是李辰溪自己演唱,写好了,出风头的是那些孩子们;要是写得不好,李辰溪说不定还得被人埋怨。
“嗯,已经有点想法了。”李辰溪自信满满地回答道,脸上洋溢着胸有成竹的笑容。
听到这话,李友德不禁在心里暗暗佩服。从小到大,他和罗大鹏就一直觉得李辰溪比他们厉害,不管做什么事儿,李辰溪总能做得有模有样。以前也没见李辰溪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什么才华,
甚至都很少听他唱歌,可没想到,这次一接到创作新歌的任务,他就这么有信心,看来是真有两把刷子。
“来来来,辰溪,你先唱两句给我们听听,让我们也提前感受感受。”罗大鹏一边嚼着鸡肉,一边兴致勃勃地起哄道。
李辰溪看着两位发小那好奇又期待的模样,心里明白,他们是担心自己创作的歌曲不够好,到时候在街道表演上丢面子。他笑着安抚道:“行,那你们俩可得听好了,我就先唱两句,给你们尝尝鲜。”
罗大鹏和李友德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坐直了身子,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也竖了起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音符。
李辰溪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唱道:“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那熟悉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瞬间在屋子里回荡起来,仿佛带着一种特殊的力量,让罗大鹏和李友德都听得入了神。
罗大鹏和李友德听着李辰溪唱出的这两句歌词,眼睛一下子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满脸的惊讶与震撼。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辰溪创作的歌曲,竟然如此振奋人心,仅仅两句,就让人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