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63章 第六十三章伊城(二)
为建造水泥厂做准备,搅拌机和粉碎机她准备利用水力。机器造了几个月才弄得差不多。石灰石、黏土、石膏、钢渣等材料早已准备好,机械一经试验成功便投入生产,将水泥卖给僧侣们造房子。又让赵旻买来铺路,他说没钱,莹月只好免费把新城的道路都铺上水泥。主要成本赵旻都出了,人工又很廉价,她倒也花不了多少钱。
建城的分工大致是:僧侣们负责建筑,徭役们负责基础设施,挖掘、填土、铺路、做篱笆围墙等。黑甲军则主要协助僧侣们盖房子。
充分利用伊河的水力资源,在河边建了很多砖窑、水泥厂和锯木厂,这样不仅有了动力,还节约了运输费用。树木则直接从龙门山取材。这样才能供应得上盖房子的速度。不过后来为了保持水土,砍伐的树都进行了补种和增种。
建好之后就分配给工匠和军人家属居住,属于公房,需要出一些租金。以后退伍或退休、辞职、死亡,则需要收回再分配给他人。因此新城的房屋是禁止转租和出售的,也不得改建。有损毁的归还时需要恢复原样。店铺则只出租给城内居民。
这些房屋都是砖瓦结构,用水泥固定。但房梁和门窗仍然使用木头。与现代的房子差不多。因此也比较防火。
从莹月到洛阳的第二年开始设计规划,年底城市轮廓基本成型。到了第三年年底,谷外那一片空地已奇迹般地变成了一座拥有好几万人口的新城市,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城市还在不断扩大。
这个新城因临伊水,取名为伊城。在给伊城起名字的时候,夫妻二人发生了一些分歧。赵旻坚持要用“抱月城”,被莹月坚决地否决了。太肉麻了,落月山庄中的“落月”已经让她很无奈了,实在受不了再搞一个“抱月”出来。为这事赵旻还生了几天闷气。最终被莹月以杀手锏——羊肉涮火锅和晚上吃香蕉给哄好了。
随着黑甲军的扩军、军工厂及企业的人员增加,虽然严格限制迁入居民必须是军人家属和企业家属,伊城还是越来越大,后来不得不分流走一部分人去其他地方建城。这是后话了。
莹月在城中建了免费的小学和成人技术学校,准备让学龄儿童接受启蒙教育,工匠轮流来担任技术学校的老师,对城中的居民进行技术教育。
她在工厂对工匠们讲那些理科基础知识的时候,赵旻便派了几个文书跟着记录她讲的内容。因为她总是习惯想起来什么讲什么,虽然也会提前准备,但也免不了即兴发挥。于是那些文书将她讲的内容记下之后,回去又经过编辑整理,形成文字。这便成了后来技术学校的教材。
而启蒙教育她也陆续编了一些教材,小时候背过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之类,修修改改,将前世小学数学的内容也编进去。等居民入住就从洛阳城中招些读书人来培训了去教书。
年底伊城轮廓差不多了,她在规划好的地块开始建她的工厂。
首先是制药厂。确切地说,应该叫制药丸厂。之前在医药铺手工制作药丸的目的其实是想投石问路,看是否有市场。后来一看市场前景非常好,便准备半机械化生产以加大产量。这个药厂也生产治外伤的伤药、麻醉药、酒精、手术刀、缝合针线等医疗设备。现在外伤缝合的技术已经扩散。人们对在人体上动用针线已见怪不怪。
然后是缝纫厂。有了缝纫机后,她的成衣店就效率大大提高,后来又培养了一些有灵气的绣娘和擅裁剪的女员工当设计师。她将成衣分为两档:高端定制款和中端丝绸成衣。高端定制款所用的面料都是从各地采购来的手工高档丝绸锦缎面料。这些面料是各地特产,很难仿制。但由于有了缝纫机,定制速度大大加快,且成本低廉,做工和绣工都很好,款式又是独家设计,因此引起了彭国和梁国贵族们的追捧。
而中端丝绸成衣每个款式都分大中小号尺寸,满足不同体型的需求,所用面料则是以赵旻税收上来的丝绸为主。价格低廉,款式新颖,做工精良,穿脱方便,在彭国和梁国引起了一阵时尚飓风,一般的富贵人家都喜欢从她店里直接购买。彭梁两国的主要城市里后来都有了她的服装专卖店。而服装店的真正兴旺是在棉织品大量生产之后。
她将造纸厂、印刷厂也搬迁到了伊城边上。
城中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之后,又修了一条伊城通往洛阳的马路,也用水泥铺设。如此一来,伊城到洛阳就非常方便快捷了,工厂里生产出来的货物能够很快地到达洛阳。
路修好后莹月开始生产一种四轮马车,可以套驴骡马。四轮马车可以减轻牲畜的压力,更节约蓄力。且可以做得比较大,多装货多拉人。在这条路上络绎不绝往来的有莹月的运货马车,也有供伊城和洛阳两地来往的人乘坐的公共马车。当然这是收费的。
伊河上有码头,货物和原料大多走水路,从各地运来,再向各地运去。因此又有了造船厂。
此时的造船业已经非常发达。主要表现在内河行船的制造,可以造好几层高的巨大楼船,不过这种楼船稳定性不好,通常是作为恐吓敌人用。而莹月造的都是些民用货船,这时的帆多为三角形状,固定在桅杆上,无法升降,需要有经验的船夫通过松紧绳索来调整帆的角度和受风面。她便启发工匠制造可升降折叠式船帆。后来有了帆布,这一发明创造很快得到推广。
动力方面,除了帆,只有靠手动划桨。工匠们在水车的启发下,造了轮浆装在船的两侧,用脚蹬来驱动船只。的确可以省下一些人力,但省不了多少。好在内河航运船只都不大,加上船帆的改进,暂时也只能如此了。
除非有蒸汽机。但这个念头一进入脑子就被她否定掉了。蒸汽机一旦出现,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就像□□。不到万不得已,她还是不愿意改变太多历史进程。
随着工厂的建造、山谷中的工厂搬迁、工人的招聘到位、工匠们的入住,城中的房屋越来越多。来一批入住一批,渐渐充实。伊城为她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后勤基地。她的员工都住在伊城,在伊城或者附近的工厂上班。造好的商品通过水路运到各地,成本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
钢铁加工厂也搬迁到了伊城外。这个加工厂主要加工农具、工具、日用品、炊具等。后来制造马车用的配件。再后来莹月为了给赵裕和赵贤送礼物,让工匠造了两辆自行车出来。一时间自行车成了有钱人家孩子们的奢侈玩具。因为价格昂贵,平民很少能买得起。有些薪水比较高的工匠买了,作为上下班通勤的交通工具,引起人们的围观。
黑甲军家属是在她的企业扩充慢下来之后才逐渐入住的。这是赵旻的安排。他认为应该先满足莹月的需求,然后才是别的。
建城的两年时间中他几乎掏光了所有私人财产。除了给莹月的庄子和店铺,其他名下产业基本上都卖掉了,库房里的金银珠宝本来就没剩多少,留了几样准备送礼的,其余也都被他卖光了。
他对莹月说,以后就靠莹月养活了。莹月道:“这整个伊城都是你的。所有伊城的房子、店铺都是你的,工厂都是我的。咱们还是富人。以后你就是当不了将军,也还是城主。”
听了这话,赵旻道:“这伊城是你的。我也是你的。我不想当什么城主,只想当你的夫君。”
凌欢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