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改造全家

第二十章 烟火气(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十章 烟火气

柳芸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她摩挲着手中的长弓,“这弓多少银子?”

“找这么好的木头不容易,我去镇上淘来的,就收你木头钱,五两。”杨大爽朗一笑。

"五两银子"柳芸喃喃自语,手指轻抚过弓身光滑的表面。她知道这把弓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此,杨大的慷慨让她心中五味杂陈。

归途中,她想象着自己猎杀猛兽的英姿,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

山谷中,一阵马蹄声打断了柳芸的思绪。她警觉地闪身到路旁,打量着经过的商队。零星的对话飘进她的耳中:

"听说青禾镇官府要卖牛了?"

"可不是,腊月十五在禽畜交易所。"

"官府养的牛,肯定是上等货色啊。"

柳芸心中一动,暗自盘算起来。距离腊月十五还有五天,家中炭火年货都还未备,这倒是个一并置办的好机会。她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忽然,一群麻雀扑棱棱地飞起,落在不远处的田埂上。柳芸眼睛一亮,摸出弹珠,瞄准了其中一只。"啪"的一声,麻雀应声而倒。接连几次,她收获了六只麻雀。

回到家中,韩宇见她带回猎物,脸上堆起笑容。"夫人好本事,这是打了多少只回来?"

"六只,够孩子们吃的了。"她将麻雀扔给韩宇,转身走向院中。

韩宇接过麻雀,转身进了厨房。

院子里,四个孩子围着柳芸,好奇地打量着她手中的新宝贝。

"阿娘,这是什么啊?"四娘仰着小脸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柳芸蹲下身,耐心解释:"这是弓箭,用来打猎的。"她的语气难得地柔和了几分。

大郎眼中冒出光彩,"阿娘,我能试试吗?"

柳芸点头,将弓递给他。大郎兴奋地接过,却发现根本拉不开。他涨红了脸,使出吃奶的劲儿,弓弦却纹丝不动。

柳芸忍俊不禁,轻声笑道:"来,阿娘教你。"她半蹲在大郎身后,扶着他的手拉开弓弦。

"咻"的一声,羽箭破空而出。"笃"地一声,箭矢钉在柴垛上,深深没入。

四个孩子齐声惊呼,眼中满是崇拜。二郎也嚷嚷着要试试,三郎和四娘也跃跃欲试。柳芸一一应允,耐心地指导着每个孩子。

每射出一箭,院子里就响起一阵欢呼。柳芸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心中泛起一丝暖意。这一刻,她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重担。

韩宇在厨房里听着外面的动静,手上的动作不由得停了下来。他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其乐融融的一幕。

大郎兴致勃勃,想去拔出插在柴垛上的箭。可他使尽全力,箭矢却纹丝不动。"阿娘,我拔不出来。"大郎委屈地说,眼中闪烁着挫败的泪光。

柳芸走上前,轻松将箭拔出。谁知这一拔,整个柴垛轰然倒塌。"哗啦"一声,柴火散了一地。

韩宇听到动静,慌忙跑出厨房。他看着满地狼藉,那是他辛辛苦苦码了好几天的"元宝塔",如今只剩下一片狼藉。

四娘天真地说:"阿爹,柴它自己塌啦!"

韩宇深吸一口气。开始指挥孩子们收拾柴火。

"大郎,你负责捡大的。二郎,三郎,你们捡中间的。四娘,你就捡小枝丫。"柳芸一边安排,一边自己也弯下腰,开始收拾散落的木柴。

夕阳西下,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拉长了影子。

收拾柴垛完 韩宇已经把麻雀肉处理好,正弥漫着香气,柳芸将弓箭挂回卧房,转身向堂屋走去。

堂屋内,四个小脑袋齐刷刷转向门口。柳芸步入室内,目光扫过孩子们,最后落在二郎身上。

乱了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池小姐独美后,渣男跪地求原谅
池小姐独美后,渣男跪地求原谅
北京城谁不知道谢家太子爷谢司言心里有个白月光。池姷柠也知道。所以婚后她不吵不闹安分守己。可就算如此,她依旧成为谢司言报复的对象,随意地践踏她的身体和尊严。谢司言理所应当地认为她就是条癞皮狗怎么甩都甩不
安靖不了
寒门:开局发媳妇,我先来仨?
寒门:开局发媳妇,我先来仨?
穿越到古代穷乡僻壤,恰巧遇到官府发媳妇,而且貌美如花!
缺氧的鱼
被吃绝户后,我绝地反击!
被吃绝户后,我绝地反击!
结婚的第五个年头,我总算怀上了孩子。走出医生办公室,我第一时间拨通老公的电话。正要向他告知这一喜讯,老公却率先向我扔出一枚重磅炸弹:“赶紧回来,你当嫂子了!“婆婆竟然在47岁的高龄,给我老公添了个弟弟
乐棋
崽崽许愿超灵验,就是有点缺心眼
崽崽许愿超灵验,就是有点缺心眼
小流星能帮所有人实现愿望,但就是有种不管人死活的灵。骗子夫妻拐跑小流星,许愿下辈子过上安稳生活,然后就蹲了监狱。小流星出生就被换了命,假千金是好命锦鲤,而她成了短命鬼。只有找到家人,帮家人完成心愿,她
勇敢小兔不害怕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他穿越了,成了一个豪门子弟,本可以锦衣玉食,却因为救了三个不该救的女人被分配去穷酸的封地,还欠下了巨额债务。豪门变寒门?不怕,他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强兵练士,成就古代第一个研制火药的供应商!等到圣上赶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