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57章 又荐能人
张璁往前坐了坐继续说道:“老夫近几个月清查田亩,发现原本很多农田都改稻为桑。”
“经过盘问得知督饷馆购置大量丝绸,农户为了赚取利润纷纷改田,导致苏属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长期以往下去,江浙粮仓将不复存在,不知杨团练有何看法?”
杨小龙回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农户改稻为桑属于农户逐利行为,督饷馆并不需要为此负责。”
“督饷官是下官提议组建,原意是用所得银两发放军饷,镇压白莲邪教叛军。”
“平叛过后所得银两用于朝堂赈灾抚恤百姓,从本质上讲是为朝廷开源,使国库充盈起来。”
张璁解释道:“杨团练可听说过齐纨鲁缟的典故?”
“民以食为天,农户都改稻为桑,粮食产量不足,万一发生天灾无粮赈济灾民,将会变成人祸,恐怕朝廷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
杨小龙吓了一跳,张璁后半句是在提醒自己,不要为利益蒙蔽双眼,万一发生饥荒,朝廷有银子买不到粮食,引起灾区民变得责任就要由自己来背了。
一口大黑锅从天而降,砸的杨小龙背后直冒冷汗。自己就是为赚着银子养活团练,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些事。
张璁继续劝解道:“老夫不是不懂变通的人,你开办的督饷馆替朝廷分忧解,但做任何事都有两面性。”
“老夫与你一同拟出一套流程出来,日后就算出现纰漏也自会有人承担责任。”
杨小龙学穿越前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说道:“下官认为粮食作物改经济作物,应先论证在小范围内试点进行。”
“再逐步推广,最后铺开全面进行。同时还要保证农户与商户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试点时固定哪些田亩可以改桑,哪些田亩必须种粮,这样就能有限遏制百姓不顾粮食生产都去逐利种桑。”
张璁沉默思考一阵道:“那杨团练认为该从哪个县作为试点进行合适?”
杨小龙心里憋火,我哪知道哪个县合适,老子连花都没养活过,你问我,我特么去问谁。
可这话也就是心里想想而已,话到嘴边就改为:“下官保举正七品县令张智来负责此事。”
“张县令在顺天府任职政绩斐然,又严以律己,宽以代民,从不讲人情世故,所行所止一切皆按大明律法办事,由他这位铁面无私的县官来负责最为合适不过了。”
杨小龙选张智既为公也为私,为公将提高农户收入,城镇纺织业兴起,连带着失业者减少治安变好。
其它相关配套行业跟着繁荣,最后使地方税收增加,国库得到充盈。
为私纺织品增加使督饷馆财源滚滚,自己除了能分一杯羹外,吏部每年考核将是年年优等。
还可以帮老丈人稳定浙江沿海,使部分海盗转为正经海商。
江浙总督大人的女婿推举人选,基本等同于朱国治的意思,其他官员都想毛遂自荐。
谁都知道一旦此事做成,将会是大大的政绩,如果总督大人提携一把,未来两三年就能升任知府绝对是板上钉钉的。
张璁在京城听说过张智,对这位后生晚辈的作风很是欣赏,听到杨小龙推举便点头认可道:
“杨团练与老夫想到一块去了,老夫也认为他非常适合担任此重任。”
杨小龙客气的笑笑道:“钦差大人,那咱们不妨听听张县令对此有何看法,就当是对他上任前的考核了。”
张智因自律性格一直受到同僚排挤,没想到刚来苏州任职就天上掉馅饼。
好事虽然砸到自己头上,但脸上毫无惊波澜,依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道:
“首先,秋种播种已经开始进行中,推行试点应当等明年推行。”
“今年下官将走访全县重新丈量田亩,选出适合播种桑叶的土地,尽量不占用上好的水田,影响百姓粮食收成。”
“其次,改稻为桑是好事,百姓会因此多一份收入养家,但要保证农户因首次种植桑苗不懂养殖带来的损失。”
“朝廷应该做好对农户全额赔偿的准备,这样百姓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去种植桑苗。
“最后,下官是否有不用层层上报直接处置权,比如大户借机兼并土地,或某些士绅为了逐利将良田私改为桑田等撞矿。”
杨小龙先一拍桌子道:“张县令果然思虑周全,本官同意你的所有要求。”
“不管是要银子还是要粮食都如数调拨,除此之外还会派来有养殖经验的专业人员前来指导。”
“试点工程的公务你可向我直接汇报进度,如果有人胆敢阻挠你实施改稻为桑,本官将亲自带兵前来为你做主!”
张璁轻笑点头,未对杨小龙逾越钦差拍板决定行为不满,反而很欣赏对方,尤其对方提出的二级财政改革,很符合改革派作风。
再加上会前张智对杨小龙不敬,张璁正好看在眼中,换作春风得意的其他年轻官员,不想办法打压排挤都算心胸开阔的好人,哪里会主动去举贤不避仇。
杨小龙说完想起自己逾越了,赶紧起身行礼解释道:“钦差大人,下官刚才莽撞,未听您的示下胡乱答应。”
“下官才为官一年,不太熟悉官场礼仪,请您责罚下官逾越之举。”
张璁抬手摆摆道:“你刚才说的正是老夫想说的,这怎么能叫做逾越。坐下,坐下,咱们继续聊刚才话题。”
“张智你刚才的提议很好嘛!不过建议你先写出一份具体章程。”
“等老夫回京时与其他几位阁老商议后,再给你正式任命书,这样做起事来才能合情合理合法合规进行。”
张智点头道:“下官一定竭尽全力而为,将改稻为桑利国利民的政策做好,绝对不会辜负两位大人的期望。”
众人又探讨些其它议题,半个多时辰后才散会,杨小龙刚走出衙门,几位朱国治的门生追上,表示想入府拜见恩师。
杨小龙婉转回绝众人,表示朱总督还在养病,请大家等总督大人病情好转再来拜访,现在钦差大人在苏州城中,你们要主动避嫌。
将几人打发走,寻找张智身形,终于在不远处看到对方身影。
杨小龙快步追上道:“张大人请等留步,本官有事要找你谈。”
张智停下脚步转身道:“不知杨大人还有何事需要吩咐下官?”
闻言,杨小龙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道:“张大人,你是朝廷牧守一方的正七品县令,难道要穿这件旧官服赶去上任?”
“当地百姓要是看到自己的父母官衣衫褴褛,如何相信朝廷政策,如何相信官府许诺,如何肯配合你完成利国利民的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