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归

第一百三十一章 墙倒众推(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百三十一章 墙倒众推

苏焕劝谏:“陛下应戒怒,不若有失天子分寸。”

通政使刘昌平才就位,立马站出来,抱礼道:“臣弹劾宁阳侯张振,宠妾灭妻二回,有背尊卑;荫蔽庶子强抢民女三回,一回引发命案,天理不容;宁阳侯恐吓臣下强压此事多回,其下怨声载道不敢多言;三年前冢门激战,宁阳侯借职务之便,私吞粮饷,直接导致冢门之战我军应对疲乏,损兵折将……”

张振羞愧至极,一时气血攻心,怒不可歇,他跪直了身子,指着刘昌平道:“刘昌平!你血口喷人!”

沈献庆说着风凉话:“宁阳侯您在锦安声名狼藉,都没有自知之明的吗?”

刘昌平继续道:“臣兄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我刘氏无大功,本是光耀门楣之时,却因佞臣中饱私囊至使臣兄魂飞魄散,刘氏悲痛至此,百千将士折戟沉沙,北渊百姓亦失爱子亲兄,因你一人之过,万人悲痛,臣绝不是夸大其词。”

张振回怼:“你刘氏向本侯谄媚妥协之时,本就如糊涂混蛋般畏头畏尾,如今逞什么大爱之士,虚假迎合,徒有其表!”

“上天好生,臣来世一遭,若未成事先殒命,知其污秽而不能遍除,最终死不能瞑目,实在有愧苍生;昔日臣势单力薄,只能隐而不发,对此臣在暗中收集宁阳侯罪证。”刘昌平言明自己迫不得已后,殿外侍卫将早已准备好的罪状抬上大殿,足足两大箱,刘昌平道,“宁阳侯罪证桩桩件件皆在此处,其间百人佐证,数十人画押,请陛下过目。”

张振向齐铭祈求大喊:“臣冤枉!”

齐铭厉色,压根不理他。

苏焕语重心长:“陛下,良婕妤谋害皇嗣还言狂意妄,是为大逆不道,其父作为更是张狂妄行,如今丝毫不知悔改,其间牵扯百千将士亡魂,实在让人悲叹。”

“臣弹劾,宁阳侯张振作为侯爵,占着主上功德,在锦安巧取豪夺,声色狗马多时,欺下瞒上,难为臣子。”

“臣弹劾,宁阳侯食君俸禄,却丝毫不回馈君王,滥用职权,欺诈百姓,臣不幸目睹,本欲上表,奈何张振殴打臣下,实在羞愧。”

“……”

这些人为了撇清关系,学着刘昌平句句不离张振压迫,哎,大家都是逼不得已啊。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张振一时被淹没在这些人的口水里,年纪大了,经不起事了,他当场昏厥在大殿上。

齐铭道:“有劳少卿立案查办了。”

大理寺少卿苏耀道:“臣领旨。”

张振锒铛入狱,刘昌平一句“不敢有愧苍生,只好搁浅泥滩”撇清他往时的不堪作为,不仅平安无事还因此名声大噪;刘昌平给无数人开了一条道,他们借势作恶得理所当然,明明在为虎作伥竟演变成了金科玉律。

其实吧,齐铭也没说什么,他就生了个气,发了个火,然后无数人为此出头,这是不是说明他羽翼已经丰满了。

郑葶苈手下,段盛安已什么都不是了,郑青山戍守越州,张振陨落,刘昌平倒戈;齐铭座下,沈献庆拥护,沈均才能辅佐,更有齐延声势拱立。

齐铭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多多少少为刘娥姬出了口恶气;齐延心疼宁锦书身上无法磨灭的疤痕,情爱之事本就讲究个你情我愿,偏偏有人逼人太甚,对此他也是一夜没睡,逼着刘昌平倒戈,百人佐证,数十人画押,都是他一手所为,这下完朝,估计又得打瞌睡了。

脑子吃了浆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逐仙记
逐仙记
关于逐仙记:仙道诡奇,弱肉强食。少年叶修从阴兵手中获得长生之法,逆天改命。从此,修行界里即将多出一位顶级掠食者。
道小易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 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 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 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 一贯冷淡矜持的男人终于吃醋,他红着眼睛,“不闹了,你回来好不好?” 她眉目清冷,“谁都可以让我回,唯独不可能是你。”
佚名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李威从部队转到红山县做县委书记。 而他刚到任的第一天就被人设局了... 上任之路麻烦不断,危机重重。 李威凭借过人的能力抽丝拨茧,最终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官道。 ......
任语丁
你另娶新欢,还想逼我当妾?
你另娶新欢,还想逼我当妾?
华莹找去未婚夫许家,许程锦将要另娶新欢,还逼她做妾。她脾气好,做妾就做妾吧。她从不主动起争执,除非有人送到她手上来。夫君厌恶、对她怒言动手,她一耳光摔他脸上,让他怀疑人生。婆婆磋磨、要她整日做针线,做出来的鞋垫绵里藏针差点扎废夫君的脚。而正室夫人,天天标榜自己绝非一般内宅女子,也不会屈居于内宅;华莹表示——不会屈居内宅,那要不你住大街上去?当初华莹进门时,许家都以为她是个逆来顺受好拿捏的;可进门
八九不离十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