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43章 第143章
暮囵也不是没想过整顿军纪,可他只能管得到自己手底下的人,那些属于大太子和二太子那边的他却是无权过问。而罕邪也不觉得这有何问题,他们北真被欺辱了这么久,抢点凉的东西和人算得什么?而且他们一路走来都是如此,不靠抢夺哪里有军饷来维持军队?
来年初一郭执使团回到了京城,马扩也被一起接回。此次出使对郭执来说算是极其屈辱,不仅赵冶交代的事一点没办成,现在还多了燕京的税收问题,见赵冶时背脊都挺不直。
赵冶在崇政殿召见北国使臣,说了些官方话,比如对两国盟约的成功表示很满意等等,然后就让王璞同他们商议具体事宜。
王璞同北使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对燕京税收之事。王璞问北使者:“大计已定,为何突然在原约外求租赋?”
北使道:“燕京由我朝攻下,燕地赋税自然该加在岁币中!”
赵冶对北国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自然不想答应,通过和大臣商议后他还是同意了。首先地确实是北国打下来的,现在主动权在北国,他们不答应,北国肯定不会归还燕京,再者南国只是损失点钱财而已,先把地收复回来才是关键。,
赵冶虽同意,但他要求把每年的税收改成固定的岁币,每年在五十万的基础上加多十万至二十万,最多不超过二十万,至于定多少还要同北国商定,这也就是下次出使商议的内容。
王璞遂同北使说,双方可做一些迁就维系两国盟约,提议以岁币代替税收,毕竟两国相隔甚远,税收的铜钱和粮食并不如岁币好运送。
北使没有提出异议,询问可否先将去年的岁币付给北国。
王璞皱起眉,“去年我朝未得燕京,如何该给岁币?”
北使再三请求,赵冶经不住松口同意了。因此南国在什么都没有得到的情况下,就要先行给北国五十万银绢。
之后马扩被叫去同王璞议事,王璞先是夸赞马扩留于北真时就两国之事力争、死争。马扩回说:“可惜刘延庆遁走,让北国先入关是争无可争。”
王璞又问马扩:“就今事宜有何见解?”
马扩递给王璞一札子,王璞接过看起来,上面的大意是:燕地是中国北方的门户,南朝一直有意收复,但因南国未在北国之前攻下燕京,导致北国更加轻视南国,南国陷入被动局面。现在当务之急已经不是收复失地的问题,而是防患于未然。
札子上马扩写了三条计策来应对北真,以杜绝日后之患:上策是南国得到幽云所有地区,那么南国将拥有更易防守的关隘,虽然岁币可能加倍,但南国得到的依然比付出的好得多;倘若北国不给营、平、滦三州,南国只能稍加岁币,因为需在边地修筑城垒、屯驻兵马以防侵凌,是为中策;如果接受北国奉圣州之约,只收回燕京六州二十四县,还要将当地税收交出去,不过是应对此时之局的权宜之计,是为下策。
札子上还说,若不计代价一味退让只知求地,只能算是无策。若是让北真得志,到时南国就算求得土地,长久以往也未必守得住。不若加强边防,囤积兵力,以示国威。
王璞看完札子叹道:“公之下策乃朝廷之上策,可惜朝廷大议已定,今再次派遣公为计议使前往商议燕地之事,只要燕山交割完成,便是功劳一件,其他也就姑置不论了。”
南国发生的一切基本都没有脱出赵惜所想,初五使者们就离开了南国,南国派出的使臣还是郭执、马扩等人。南使除了带着赵冶的亲笔国书和附文,赵冶还给了他们一份手诏,让他们尽力收回山后地区,若不行就需采取别的措施,即是妥协。
二十五日郭执等人到了燕京郊,北真诸部大将们都住在郊外的馆舍中,只给南使们安排了座废寺,在其中搭了毡帐做驿馆给他们住。还未朝见前,北使向南使们要了国书和附文副本去,不用想也知是要拿去给罕邪看,然后先行商议对策。
蜀三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