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后,我成了娱乐圈教父

第249章 娱乐圈算是进了一条大鲶鱼(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49章 娱乐圈算是进了一条大鲶鱼

第249章 娱乐圈算是进了一条大鲶鱼

商可昕嘴巴微张了下,随后眨了眨眼睛,笑着点了点头:“没问题。”

李春风这一番话,听起来似乎只是对她的一个邀请,其实里面包含的信息量有点大。

一是有点千金买马骨的意思,商可昕今天连续两次都替他的作品说话。

即使是因为她确实觉得这两首作品非常好,但她不惜因此得罪申大丁等娱乐圈的人,这就很难得了。

既然你帮了我,或者说你认可我,那我就给你回报。

在现场及观看直播的无数观众见证之下对她发出邀请。

与刚才说的拉黑申大丁和孟琪公司正好做个对比。

向娱乐圈散发自己对待朋友与对手的态度。

第二点是最重要的,刚才对乐评人们所说的那番话只是应战,而这段话就是直接开战了!

今年推出的作品蛮多,一个人忙不过来?

听听,这说明什么?

已经进入八月,今年就最后几个月了。

按娱乐圈惯例,上半年是歌手发歌的黄金时期,可以冲击年度总销量。

所以老歌手,特别是一二线甚至顶流歌手,基本都会在上半年发歌。

那么一些小众歌手及各娱乐公司推出的新人歌手,就基本会在下半年发歌了。

竞争压力相对小些。

而李春风却说要在这最后几个月推出大量作品尽管这些娱乐公司不愿意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创作水平太逆天了!

且看他至今为止创作出来的歌曲,有一首销量差的吗?

别说陶依依、黄茜了,就是找他求了一首歌的刘惜彤,现在已经凭借销量破两千万的《记事本》,将一家靠养着几个三流网红混饭吃的娱乐公司,瞬间市值破亿。

刘惜彤现在也凭这一首代表作,短时间内吸粉无数,商演、代言如雪片般飞去。

谁敢怀疑李春风给自己公司的歌手打造的作品,会比刘惜彤还差?

那么,最后这几个月的歌坛,还有哪家公司敢推新人?

而如果一家公司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娱乐圈是新陈代谢最快的行业。

因此,李春风这一段话,此时已经令娱乐圈无数人开始心里发慌。

包括乐评人中的孟琪,她马上要发新专辑了,唱跳类型。

约歌、练舞,忙活了一年。

就指着这张专辑证明自己的实力呢。

应该不至于跟李春风的作品撞档吧?

商可昕自然也是听出了李春风话里的意思,所以她一口答应了下来。

首先,她可是正宗海音硕士毕业,创作出来的作品也经过市场检验,当个音乐总监毫无压力。

再者,不管李春风所说的想重振华语乐坛是不是真心,但至少这一个月来的华语乐坛因为有他,数据整体上涨了好大一截。

所以,他是实实在在在做音乐的。

不像有些娱乐公司只追求眼前流量,口水类、擦边类、幼稚类、搞怪类、女装类等等,都是些什么垃圾玩意儿?

二十年前的乐坛,经典歌曲似雨后春笋。

二十年后的乐坛,能听的歌曲凤毛麟角。

好多人只听老歌,因为现在出的新歌没法听。

这也是商可昕一直没加入任何娱乐公司的主要原因。

对于加入李春风团队,她还是有些期待的。

因为李春风在创作方面,算是她最崇拜的偶像。(尽管她比李春风大,不影响她崇拜李春风的才华。)

她早就期待能跟李春风讨教学习。

蚂蚁不敢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养鬼为祸夏一天天九儿
养鬼为祸夏一天天九儿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从小苟延馋喘的
浮梦流年
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
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
关于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叶秋作为一名标准穿越者,刚刚觉醒C级天赋【影刃】,没有战斗力,在异能者中,是垫底的存在。此时,金手指出现,新手礼包自带SSS级天赋【无限进化】,拥有进化万物之能。
木溆
狼王出山:冰山总裁等等我
狼王出山:冰山总裁等等我
非凡之人成就非凡功业!江非凡立功无数威震边塞!可他心中始终放不下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六个姐姐和一个小弟弟,毅然折返江北,寻亲之心坚不可摧。不曾想六个姐姐已经出落成了大美人,并且各个身份不凡……
乱天地
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
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
本书全程原创,没有丝毫仿写,如果读者发现有仿写,请举报谢谢。意外无处不在。谁能想到只是无意间,看你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在小树林和一个小姑娘嘿呦嘿呦,只是喊两嗓子为大爷助兴,会被雷劈。
佚名
七零娇妻太会撩,残疾老公甜蜜蜜
七零娇妻太会撩,残疾老公甜蜜蜜
下乡妹子为了生存不得已撩上了村长家的二小子。半年时光匆匆,回城无望,她打算将就着嫁给这二小子。可临到结婚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备胎,人家心里藏着个白月光呢!她可不是吃素的,果断退婚!谁怕谁啊!正当她物色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