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2章 流民风波
年关已过数日,望月城的元宵彩灯依旧高挂,街头人声鼎沸,锣鼓时起。
城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华灯映照得夜如白昼;商铺与酒楼趁着余庆时段,纷纷搞促销打折,吸引宾客如云。
王孙公子或结伴出游,或流连酒肆,整座城似还浸在过年的喜乐氛围里。
而城墙之外,却是另一番惨淡景象:
无数外地灾民衣衫单薄,挤在简陋茅棚或根本无处可依的雪地里;
灰蒙蒙的天空下,北风呼啸,许多人冻得瑟瑟发抖,连一碗热粥都成奢望;
官府忌惮流民闹事,严令城门紧闭,容许极少量难民进城;其余皆滞留城外野地,风餐露宿。
白日里,城中人声喧嚣,挂满大红灯笼的街巷间,商贩叫卖声不绝;城外则饿殍遍地,哭声与咳嗽声频频穿透寒风,宛若隔世。
每日清晨,都有人倒毙在雪地之上,被同伴草草掩埋或就地焚烧;
有些灾民为了抢夺一口热粥,大打出手,引发小规模骚乱,官府守军立刻驱赶,甚至会刀剑相向。
巽然身为望月城守备,半夜仍在城门巡逻,亲眼看见那排到老远的粥棚队伍,听得孩童凄怨的哭喊,心里一阵阵刺痛。
每次在昏暗灯笼下,看着裹着破毯的父母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他只觉自己“力量有限”,内心颇为无奈:“我明知他们苦,却只能做这么点……”
转身进城,灯火璀璨、人声欢闹,立刻与城外悲凉形成极致反差。每闻一阵锣鼓或爆竹声,他都想起城外的死寂,仿佛刀尖剜心。
慕清柔与慕灵珊屡屡劝解:“粥棚已是尽力而为,至少能挽救不少性命。再没有你帮衬官府,这些流民连一点活路都无。”
巽然却依旧神色沉重:“我知道……可城外每天还在死更多人,我们却只能看着。‘杯水车薪’啊……”
他深夜回到商会或衙门常常失眠,脑海里反复浮现灾民的面孔。对比城中酒宴此起彼伏,锦衣美食,他只觉心口压着沉沉的石头。
在这种沉闷的氛围里,巽然却仍带着一丝期望:“只要粥棚继续施粥,官府与商会勉力合作,也许能多救一些人。”
可他也明白:若迟迟无法解决流民问题,这座繁华城市也未必能长久太平。
那暗涌的不安,正如脚下冰雪未化,预示着风暴未停,后面或许还会有更大的冲击在等待。
年关过后,寒意仍未退。巽然以守备之职每日早出晚归,奔走于城门与粥棚之间,眼见流民病患增多,心系不已。
这日,他特意抽出空,带了几名衙役前往青阳医馆,想向闻人蘅萱与幽儿寻求帮助。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熙攘的病患与一股淡淡药香。小厮正忙着给排队的人登记,气氛并不宽裕。
巽然暗暗心想:医馆里已相当忙碌,还要让她们去城外救治流民,真是麻烦她们了。
闻人蘅萱正在替一名孩童把脉,见巽然到来,先微笑点头,安顿好病人后才过来迎接。
听完巽然讲述流民中许多患有风寒、伤寒等急症,再受冻极易丧命的实情,她温柔地开口:“自然,当仁不让。治病救人本是我辈分内事。”
她眉间虽带忧色,却毫不迟疑答应了巽然的请求。
只见幽儿此时正斜倚在柜台,一派慵懒,“() 流民之中若有病危者,我就使‘毒攻毒’帮他们解毒。真没想到,你巽大侠还真是仁义过人~要不干脆婚配给你?”
说罢,自己先“(≧艹≦)嘻嘻”地笑个不停,瞥见巽然顿时脸上飞红。
巽然又好气又好笑:“(\/\/\/▽\/\/\/) 别闹,我是认真的……”话没说完,幽儿偷笑更甚,闻人蘅萱也在旁掩唇而笑。
过了数日,青阳医馆按约定与官府达成协议,派人轮流携带药材前往城外粥棚坐诊。
闻人蘅萱与幽儿也多次亲自前往,查看病患情况,登记轻重缓急并尽力施救;
幽儿有时见某些中毒或伤口感染严重者,便出手“以毒攻毒”,或以针刺配合解毒草药,颇见奇效。
一时间,流民之中开始传有“青阳医馆义诊”,不少人心怀感激,也算稍稳住了部分人心。
然而,涌入城外的流民太多,青阳医馆再投入大量人力与药材,也只是杯水车薪。
风寒、肺疾、旧创发作者遍地皆是,危重病患由于营养不良、保暖不足,接连倒下。
官府出于防范,仍不允许大量流民进城。外头粥棚虽昼夜施粥,却粮有限,一锅粥要分几十上百人。
巽然时常深夜结束巡查后,眼中浮现城外的凄凉场景;在他眼里,城市与郊外宛如两个世界:
城内酒楼通明、歌舞不息;
城外寒风刺骨、哀嚎不绝。
每每回到商会或衙署,慕灵珊与慕清柔见他愁容满面,都劝他勿太自责。
小洛却会揶揄:“哥啊,你成天板着脸,会把美人都吓跑的哦~”
巽然只能苦笑:“…这事不能不管,但我也确实力有不逮。”
平平无奇的小星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