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夷记

第4章 暴发户(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章 暴发户

早晨天刚亮,李嬷嬷就来敲了小姐厢房的门,待小姐更衣后就带着她去她母亲那里。

吕琉儿一出门就看见公山羊和顺二躲在一株蔷薇后面,他俩和小姐对视上,就开始指天指地的比划,只能明白是紧急且凌乱的事,却不知道是何事。

吕琉儿猜到可能是后院马棚里的野物有关,不禁沾沾自喜,哎~家中事事都需要我,我怎么那么有用。

“我忙完了就去找你们~你们先守着。”琉儿冲他俩喊,回头又问嬷嬷:“嬷嬷,母亲唤我何事,几时能结束?”

李嬷嬷也不回话,只拉着小姐快步向前走。

一进正屋的门,吕琉儿豁地使劲揉眼睛,拍自己的脸使之快速清醒;

这不是在做梦罢?

做梦也不敢这么做!

琉儿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

正屋大厅中满满堆着箱子礼盒,彩缎布帛、金玉杯、宝石珠串、名人字画、乐器、古董摆件、金银锭……

即是高官显贵家的官老爷、太奶奶过八十大寿也不见得会有这样奢豪的场面。

更何况,更何况是在南街人的家里,想破头也想不到,会出现这么多的金银财宝。

琉儿看见一个宽扁的檀木盒子在最中间摆着,走过去掀开盖子里是十四只金灿灿的金锁,上面刻着生肖、生辰,还有吉祥语。

看到自己的生肖和生辰时,琉儿脱口而出:“这些都是我的生辰礼吗?”

她看向母亲,见母亲点点头。

“母亲,有这些我们可是一辈子都不愁吃穿了?”

“是。”母亲语调微沉。

“可是,哪里来的这些金银财宝?”

“明日你就知道了。”

琉儿高兴道:“有了这些钱,阿娘你不用刺绣贴补家用,公山羊不用去铁匠铺和养马场帮工,我们可以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都吃到饱。”

母亲没回答,又向她证实一般的问道:“琉儿这真是你想要的吗?”

吕琉儿转身对母亲道:“当然啊母亲,岂止是我,这是人人都想要过的有钱的神仙日子。”

母亲苦涩的笑扯住唇角,眼底一片凄楚,最后叹了口气;

“这都是你年年的生辰礼物,随你处置,我不过问。”

“这是谁给我的?父亲么?”

“不许再问,明日便知”。

琉儿眨眨眼,又试探问:“那我现在拿一锭银钱可以吗母亲?”

“皆是你的,可随意拿。”

吕琉儿闻言眼珠一转,伸出的手在银锭托盘稍作盘桓,迅速拐到旁边金灿灿的盘里抓了一锭金元宝;

沉甸甸金锭一只手都抓不起,两只手才端起。

李嬷嬷见状立刻想阻拦,但见夫人没言语也不敢出言制止,只在一旁搓着双手碎碎念道:“小孩怎能带那么多钱,小姐不可啊!带这么多钱可不怕被人抢了去。”

小姐把金元宝往怀里一揣,当即感受到腰缠万贯的难受,又硌又冰肚子,还死沉,衣服被元宝坠出难看的一坨,腰带也被拽得松垮了。

“小姐您哪里花得了这许多钱,可不能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这些钱你母亲自你出生年年收到,一文未动的锁了十几年,小姐可不能学那败家的人把这么多钱拿出去都花了~”

李嬷嬷苦口婆心,看着小姐在金银珠宝堆中又抓又拿,拿千金珍宝当铜钱儿抓。

安适如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黑莲花殿下我先救为敬
重生后,黑莲花殿下我先救为敬
前世太子落难,被同村姑娘所救,太子知恩图报,立赏三千两黄金! 然而李枣儿还没来得及眼热,那姑娘居然放着黄金不要,死缠烂打非要跟进皇宫当太子妃…… 太子舅舅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整个李家沟!被活生生烧死的李枣儿,重生之后当机立断,这太子我先救为敬! 本想拿到三千两黄金,就把那煞神恭恭敬敬地送走,可就在她拿着黄金摇身一变,当上千金小姐吃香喝辣之际……太子爷他他他,找过来了?还要娶她???
点萤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继妹抢嫁高门,我送她上路
继妹抢嫁高门,我送她上路
上一世,家中遭遇变故后,顾岁宁和继妹顾念安分别被父亲的两位旧友收养。 继妹选择了家财万贯的江家,本以为可以锦衣玉食,余生无忧,可是谁知一夕间江家破产,日子急转直下,继妹怨天尤人,最后与人私奔,落得个被卖进青楼的下场。 反观养在韩家的顾岁宁,不仅从商贾养女一跃成为官家贵女,而且还嫁入侯府,成了风光无限的当家主母。 继妹嫉恨不已,选择和顾岁宁同归于尽。 再睁眼时双双重生。 这一次,继妹毫不犹
山中客
东汉不三国
东汉不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不,在马超重生那一刻,所有的一切都将重头来过,是非功过后人评说,国贼?中兴名将?非刘姓不可封王?且看西凉马孟起一枝独秀,笑傲汉末!
随风扶摇九万里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