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6章 临安重建,东山再起
来人正是临安府尹史俊和几位本地望族。
\"下官有礼了,\"史俊拱手道,\"久闻苏供奉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府尹大人折煞小女子了,\"苏青柠回礼,\"不知诸位大驾光临,可是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史俊笑道,\"是听闻苏供奉要在清波门开设食肆,特来相询。实不相瞒,下官有个小小请求\"
原来,随着北方战乱,大量官员和富商南迁临安。这些人虽然带来了财富,但也让本地的物价飞涨。尤其是粮食供应,已经成了府衙的心头大患。
\"所以府尹大人的意思是\"苏青柠若有所思。
\"没错,\"史俊正色道,\"希望苏供奉能担任临安府的粮食顾问,协助我们调节粮价,安定民心。\"
苏青柠看了看在座的几位望族。这些人虽然没说话,但显然都在等她的回应。她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下官斗胆引荐一下,\"史俊指着其他几位道,\"这位是盐商钱老板,这位是米行张东家,这位是布庄沈掌柜\"
\"诸位远道而来,蓬荜生辉,\"苏青柠做了个请坐的手势,\"既然大家都在,不如让我讲讲我的想法?\"
她取出一份地图,指着临安城的布局说:\"依我看,要解决粮价问题,关键在于三点\"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苏青柠详细阐述了她的计划:首先在城内设立平价粮店,由府衙和各大商家轮流供应;其次改良仓储技术,减少粮食损耗;最后创立粮食调剂所,实现余粮调配。
\"妙啊!\"史俊连连点头,\"如此一来,既能稳定粮价,又不会伤及商家利益。\"
\"不过要实现这些,还需要诸位大力支持,\"苏青柠说,\"比如在粮食调剂方面\"
她看向米行张东家。张东家立刻会意:\"这个好说,我们可以提供仓储场地。\"
\"布庄和盐行也可以配合运输,\"沈掌柜插话道,\"反正我们的马车经常空跑。\"
\"如此甚好,\"苏青柠微笑,\"另外,我准备在"食医斋"开设一个茶会雅室,专门为诸位解决饮食调理问题。\"
众人眼前一亮。他们都知道苏青柠在养生膳食方面的名声。这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独特的社交场所。
\"那这"食医斋",可否让我们也参股?\"钱老板终于开口,\"我听金兄说,苏供奉有个新奇的合作方式\"
\"自然欢迎,\"苏青柠说着,又取出几份文书,\"这是详细的章程,诸位请过目。\"
就这样,一个横跨官商两界的合作网络,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对了,\"史俊突然想起什么,\"听说康王殿下特意赐了宅院给苏供奉?\"
\"正是,\"苏青柠点头,\"就在清波门\"
\"那可真是巧了,\"史俊笑道,\"下官正准备在那边修建一座粮仓,到时候还要请苏供奉多多指教。\"
众人又聊了一会,直到夜色渐深才告辞离去。
送走客人,老孙忍不住感叹:\"苏掌柜,您这一手真是高啊!短短一天,就把临安的官商两道都拉拢住了。\"
\"这只是开始,\"苏青柠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要想在临安站稳脚跟,光有人脉还不够。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要打造自己的班底,\"苏青柠说着,取出几张图纸,\"老孙,这是我设计的店铺布局,你看看。\"
图纸上详细标注了"汴京味道"和"食医斋"的内部结构。前者延续了汴京店的亲民风格,后者则处处彰显雅致。
\"这"食医斋"倒是新鲜,\"老孙仔细看着,\"竟然分成了四个区域?\"
\"没错,\"苏青柠解释道,\"外间是寻常食客用餐的地方。内室分三区:一是养生膳堂,专门提供调理餐食;二是茶会雅室,供达官贵人社交;三是医食书房,用来研究养生之道。\"
\"这般讲究,怕是要不少人手吧?\"老孙有些担忧。
\"所以我准备在这边开个厨艺学堂,\"苏青柠指着图纸的一角,\"既可以培养人才,又能增加收入。\"
\"妙啊!\"老孙赞叹,\"不过这么大的工程,工期怕是不短。\"
\"时间倒不是问题,\"苏青柠说,\"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对了,李玉竹他们什么时候到?\"
\"应该明后天就能到了,\"老孙回答,\"他们走的是陆路,带着不少药材和器具。\"
苏青柠点点头。李玉竹是她最得意的徒弟,在医食调理方面很有天赋。有她坐镇"食医斋",自己就能腾出手来处理其他事务。
\"对了,\"老孙突然压低声音,\"刚才我打听到一个消息。那个金蝉门的余孽,似乎也来到了临安\"
苏青柠脸色一沉。在南下途中,他们就与金蝉门有过几次交手。没想到这些人还是追到了临安。
\"看来要加快布置了,\"她沉声道,\"这次重建,不仅是为了生意,更是要在临安站稳脚跟。否则,一旦有变故\"
她没说完,但老孙明白她的意思。作为皇族供奉,苏青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局势。
\"对了,\"苏青柠想起什么,\"让王怀安去打听一下,最近有什么江湖人士来临安。尤其是\"她顿了顿,\"那些擅长用毒的。\"
\"您是说,要找帮手?\"
\"不,\"苏青柠摇头,\"是要提防。金蝉门最擅长用毒,我们得防患于未然。\"
夜色渐深,临安城的灯火依然明亮。苏青柠站在窗前,看着这座即将成为自己新家的城市。
曾经在汴京,她是从街边小摊开始打拼。如今在临安,虽然有了更好的起点,但挑战也更大。不过她相信,只要方法对,道路正确,就一定能在这里重建事业,甚至超越在汴京的成就。
\"来人,\"她吩咐道,\"去请李师傅来一趟。是时候设计新的点心了。\"
既然要重建,那就要有新的开始。这一次,她要用一道道精心设计的美食,征服这座新的城市!
远处钱塘江的潮声隐约可闻,似乎也在为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鼓舞。临安,终将见证一个传奇的重生!
第二天一早,清波门的宅院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建。而在临安城中,关于汴京第一点心师要在此开店的消息,也开始悄然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