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到,灵气因我复苏

第90章 归来江洲(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90章 归来江洲

闫丽不时给凌风夹菜,让他多吃点,凌风也乐得享受这份家的温暖。

饭后,凌风主动帮忙收拾餐桌,闫丽笑着推他去休息:“去去去,你刚回来,好好休息,这些我来收拾。”

凌风拗不过母亲,只好作罢,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感受着家的宁静和舒适。

窗外的夜景小区灯火辉煌,但他的心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这里永远是他最温暖的避风港。

凌风闭上眼睛,带着满足的微笑,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凌风在鸟鸣声中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温暖的床上。

他伸了个懒腰,感觉精神焕发。

凌风洗漱完毕后,换上了轻便的衣物,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凌风在厨房里享用了母亲闫丽准备的早餐,与父亲凌志强闲聊了几句。

早餐过后,他突然想起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老朋友叶尘和木晓春了。

只见凌风拿起手机,拨通了叶尘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了叶尘熟悉的声音:“喂,凌风,你回来了啊!”

“是啊,叶尘,我昨天刚到家。好久不见了,最近怎么样?”凌风问道。

“还行,我现在正在晓春工作的火锅店里呢,你要不要过来聚聚?”叶尘提议。

凌风心中一喜,立刻回应:“好啊,我正有此意。我马上过去。”

叶尘和凌风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

凌风向父母打了个招呼,告诉他们自己要出去见朋友,便匆匆出门了。

凌风坐的车子穿梭在新州的街道上,高楼大厦逐渐被热闹的商业区所取代。

他很快就到了好滋味火锅店这里,店面装修古色古香,门口挂着大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凌风推门而入,店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他环顾四周,很快就在靠窗的位置看到了叶尘和木晓春。

叶尘正举着手机,似乎在给木晓春看些什么,而木晓春则穿着火锅店的工作服,正忙着给顾客上菜。

看到凌风进来,叶尘立刻站起身来,挥手示意:“凌风,这边!”

凌风微笑着走过去,三人相视而笑,彼此间无需多言,那份深厚的友情便在眼神中传递。

凌风坐下后,木晓春也暂时放下工作,加入了他们的谈话。

“凌风,你这次出去有什么收获吗?”

叶尘好奇地问。

凌风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自己与一些两广地区的公司交流的经历,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

叶尘和木晓春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

当然,凌风只是编织的谎言,现实就是凌风去赴约商前辈还有璜山修炼这些事情,都不可能直接告诉叶尘他们二人。

“看来你这次出去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木晓春笑着说。

“是啊,每次旅行出差都能让我有所成长。”凌风感慨道。

三人一边聊着,一边享受着火锅的美味。

热气腾腾的火锅,就像他们之间的友情,无论经过多少岁月,依旧温暖如初。

这个下午,对于凌风来说,是放松,也是充电。

与朋友的相聚,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休息,也让他更加期待未来的挑战。

北枫寒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凡人问天
凡人问天
[凡人流无系统] 九州世界,仙宗林立! 少年小修士因丹田被毁,失去修仙资质,却偶然获得一块神秘青铜。 此后机缘巧合修复丹田,再得新生,重踏修仙路。 且看他如何从一介不入流的小修士,一路成长,一步步走上仙道之巅。
佚名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 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 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以平凡人身份度过,谁知一场巧合,他竟然重修灵脉,获得神秘道骨。 红裙姑娘持剑逼婚:“给你讲个选择,一,娶我,二……” “我选择二。”
佚名
仙根
仙根
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父亲死得早,母亲疾病缠身,全家的担子全都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至于读书识字,考取功名,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而他,也只想照顾好这个家,照顾好母亲。 一朝意外降临,缘分凸显,他得到了修行者做梦都想得到的灵根。 他:“娘放心,我去给你争仙位!” 可是,这条路终究不好走……
佚名
丹道不朽沈翔苏媚瑶
丹道不朽沈翔苏媚瑶
少年沈翔得到无上传承,获得逆天神脉,学得绝世神功,掌握超绝丹术,这使他在武道之路春风得意……饿的时炼点丹药当零食吃,无聊时耍耍那些来求丹的武道高人…
寂小贼
董问君陈青源
董问君陈青源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 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 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以平凡人身份度过,谁知一场巧合,他竟然重修灵脉,获得神秘道骨。 红裙姑娘持剑逼婚:“给你讲个选择,一,娶我,二……” “我选择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