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一百四十七章 芒山大典(11)之见琴如故
丁冕眉头紧锁,道:“李长陵与仁宗之争,虽然既有公报私仇之嫌,也有天子权柄之斗,但绝非幽州百姓与中州百姓之争。如今世道,百业凋敝,普通百姓心中的陈氏大周之心已淡薄如烟水,所以除了士族大夫、豪门巨贾之外,到底他二人谁坐天下,都与百姓没什么想干,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幽州与中州普通百姓便绝无可能因此刀兵相见。但中原与海云边却是截然不同,中原九州与海云边,从朝堂到民间,积怨数代何止百年,早已深入骨血。
“霍兄试想,如若仁宗一统天下,难道只是让扶幽宫和武疆王府鸡犬不留?我看恐怕未必。路人皆知,海云边百姓早已奉萧不奉陈,横断山下的沃野平原才培养了数十万雄兵,将心岛上的万千渔民才培养了铁甲霹雳的水军,如此隐患,仁宗岂能忍得?到时海云边必上下革新,反抗者必被屠戮夷族。反之亦然,若萧山景得了天下,即便他大梦成真,想适可而止,但几十万骄兵悍将,战场上失去的手足兄弟,数百年压抑的怨恨怒火……岂是他一道圣旨就灭得了的?到那时,不知多少人要送了性命,从此仇恨怨愤、世代延续,更妄谈善了,什么太平世间,什么冰释前嫌,恐怕都是梦幻。”
丁冕这话,真如一语惊醒梦中人!
什么仁宗、李易,什么周元弼、殷泗,什么郑怀林和蜀州刘氏,闹来闹去都是中原人自己的争夺,但是海运边却截然不同。虽然历代萧氏都尊大周皇帝,也都称臣纳贡,但一直貌合神离,私下或真或假不知宣扬了大周多少丑事,又播下了多少仇恨和嫉妒。
这不是萧山景这一代才有的作为,是他父亲萧衡,他祖父萧仓素,他曾祖萧元烈就开始播撒的种子,整个萧氏先祖,除了第一代武疆王萧云羡是对当时的宣宗算是忠心耿耿之外,其子孙后世代代都是阳奉阴违的野心之辈。只不过萧元烈和萧仓素在世之时羽翼未丰,虽然暗地里韬晦隐忍,但是明面上还算恭敬,年年纳贡岁岁称臣。到了萧衡一代,本就惊才绝艳,又娶了才女叱灵瑶,堪称珠联璧合。之后发现了解天机和聂云煞这文武双绝更是如虎添翼,加上又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便渐成一虎。到了如今萧山景这一辈,兵马粮草、甲舰水军早已齐备,可谓武功已极,从民间到军中的野心和仇恨嫉妒也都已亟不可待。
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只需要一次轻微的地动,就会瞬间打破岌岌可危的平衡,迸发出焚天烈焰!或许萧山景就在等着这样的一次机会,一次点燃战火和仇恨的机会……
想到这里,他余光凝了一眼丁冕,二人虽同在江湖,但从这短短素日交谈看来,丁冕的见识广博远非他可比,这既是丁冕幽州豪族的出生使然,也源自昆仑古南海的悉心教导。想自己幼年便拜入大空寺,从此与青灯古佛为伴,可谓尘烟断绝,见识也断绝,所以眼中心里只有好坏和恩怨,并没有那样的深刻思量,这两厢一比较,既有羞愧遗憾也有艳羡钦佩。
漫漫江湖,同辈之中能与丁冕相比者,恐怕也只有林笑非了。他二人,一个是昆仑高徒,一个是太白俊杰,拿自己做比,真当如萤火之于皓月,委实难堪。而且他知道,这见识之差,恐怕一辈子都难以追赶,不由得他忽然想起师父缘觉和尚说过的话,“纷纭世间,茫茫众生,一辈子都在做两件事,弥补缺憾和自我宽恕。”
以前他年岁轻浅,不得法门,如今可算初尝其苦,他这些年一直都在弥补缺憾,追求那些没有的、得不到的亦或是愤愤不平的,温静霜是如此,找柳明旗报仇是如此,因为被人设陷害了汪洋霆想要赎罪也是如此。
可自我宽恕又是什么?除了汪洋霆,他还错了什么吗?
万千思绪拧成一团乱麻,却不得其解。他抬头望向堡外的落日烟霞,比起脚下这铜墙铁壁似的笔直刚硬,居然是这般沉静柔美。下山这些年,他愈发懂了一句话:什么最美,太平盛世最美,心神安宁最美!随即心中不由得悠悠一叹,竟有些想念小苍山的宁静了。
……
虽然异域山川,但此时小苍山上,却也有人在看着这落日烟霞,是林笑非和温静霜夫妇。这些时日经过苦厄神僧几人倾力的运功调理,又因为众人都自觉地隔绝了山外的消息,让林笑非得以安心静养,倒是恢复的不赖,如今面色渐好,也能勉强下床走动,这时二人便依靠着庭院的石凳上欣赏晚霞。
佳人俊杰,空山红霞,堪为一景。
山里的晚风有些清冷,恰好驱散了夏日的燥热,温静霜格外喜爱这难得的安稳和平静,没有外界的干扰,没有柳明旗的仇家上门跳闹,没有半点江湖恩怨和朝廷纠葛,故而她也是难得的笑颜常驻。她看了看林笑非仍有些愁绪的眉眼,沉吟片刻道:“相公,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呢,我们一家三口永远这样。”
“是啊,”林笑非刚出口,也登时反应了过来,面色中满是惊异地扭头问:“三口?娘子,你是说……是说……你有身孕了?!”
温静霜面露羞色点头道:“嗯。”
“真的?”林笑非大喜过望,连忙将身上的袍子取下披在她身上,将她的双手攥紧,四手相合轻轻贴在小腹上,“几时知道的?怎么没告诉我。”
温静霜说:“上次我们回太白山之前,那时候山门事情多,我不想分你心。”
“那有两个多月啦,好,好啊,太好啦!”林笑非简直喜出望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哈,我林笑非有后了,此等喜事,真想痛饮一翻呐。”
温静霜嗔怒似地扯了扯他衣角,倏然又笑道:“相公,切不胡言,这儿是佛门清净地!”
“呀,”林笑非登时一惊,尴尬地挠头笑道:“我倒忘了,这里是小苍山呢。”
“是呢”
见林笑非多久没似这般疏阔高兴,温静霜心中也暖意腾升,看着他舒展的眉眼,仿佛所有愁绪都被山风吹散,整个人都轻快了许多。
林笑非温柔地抚摸着妻子的小腹,满眼都是藏不住的疼爱与温柔,真如春水杨柳一般,过了稍许又自顾自地傻笑起来。温静霜噗呲一笑问:“相公又想到什么呢,高兴成这样。”
林笑非道:“哦,娘子啊,我在想,若是个女儿,便由你教她琴棋书画、礼记女工,日后长大了做个像娘子一样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若是个儿郎,便由为夫教他,教他兵法、剑术,兵法可保国安民,剑术可惩恶扬善,誓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大好男儿,也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其实自打温静霜知道有孕开始,便只盼以后孩子能三餐有继,安度一生,并不求什么扬名万里、广达四海。但是见林笑非这般高兴,也笑着点点头,免驳他心意。
“阿弥陀佛,真是一腔浩然气,满山快哉风!”
这时一道沧桑的声音身后从不远处传来,如山风一样和暖。
二人寻声回头,原来是缘妙大师推着苦厄神僧坐轮椅过来,缘妙大师风采依旧,颌下稀疏白须在风中轻摆,挺胸拔背的身姿,似羽化仙人。但是苦厄神僧却看似枯木落叶一般,苍老至极。二人连忙起身作揖,齐声道:“见过神僧、大师。”
“两位切勿多礼,”缘妙大师笑道:“两位可莫怪我和师傅偷听,实在是恰巧路过这里,不想听到两位这般大喜之事,当真是可喜可贺啦。”
“岂敢,还要再谢贵寺的收容救助之恩。”
缘妙道:“林少侠想饮酒,现在可是不行,一来尊驾身上伤势未愈,此时着实不宜。二来嘛,昨日我缘明师弟已经书信联系上了剑神莫先生。按照信中所说,以他的脚程,想必再过半月就能到敝寺,到那时,和尚们给三位在后山的法苑针林中搭一茶寮,那时三位是品茶还是饮酒,便都随心所欲了。”
“多谢大师,多番救助我师徒二人,还想的如此周道;林笑非感激不尽!”林笑非躬身抱拳。说罢,他看着苦厄神僧那苍老不已血色全无的面容,见对方只是看着他笑却未说话,便轻声问:“神僧可是法体违和?”
苦厄神僧笑了笑,伸手将林笑非的手握住,为他把了把脉,轻声道:“无妨,好多了。”神僧吐息气若游丝,区区几个字,说得又缓又轻,仿佛用尽了周身的力气。
缘妙说:“自林剑圣仙逝后,家师心神巨震,身体确实不如往日,故而未能畅言,只能由贫僧代劳,还请二位见谅。但自从两位到了寺里,真如这清爽山风卷走浮热,家师心中越发得高兴了。”
林笑非知道缘妙未尽其言,听温静霜说当时他重伤来小苍山时,苦厄神僧的神色还算尚可,但是如今短短不足半月便已似行将就木般气息虚浮,恐怕多半是因为连日替他运功疗伤有关。随即眼色微润,鼻子发酸,单膝跪地道:“神僧大恩,笑非铭记于心,日后必多造善德,以做报答。”
苦厄神僧见他如此模样,勉力运功提振精神,抚摸着他的头说:“我们有缘,如果你当年没有跟莫先生离开,现在你也该是缘字辈了。”说着,他又看向温静霜,道:“还好,你们都是有慧根善本的好孩子,难得珠联璧合好姻缘,以后若再遇到难处,还来寺里。”
“神僧之恩,我夫妻二人永世不忘!”说着,温静霜也屈身跪了下来。
“好。”苦厄神僧慈祥地笑了笑,接着看了看红彤彤的落日烟霞,如佛光般普照大地,将几人的影子拉的又长又远,最后轻轻摆了摆手道,“可惜,回去吧。”
“是,师父。”缘妙应声,又对二人道:“贫僧送家师回去了,二位请便。”
说罢缘妙便推着苦厄神僧缓缓离去,消失在烟霞映照的回廊尽头。
望着两人离去的方向,林笑非正色道:“娘子可知,除了我师父,为夫这一生最钦佩两个人,一位是我剑圣师祖,另一位便是苦厄神僧。他二人即是我中原武学修为之巅,也是大善大慈悲的圣贤大能。若是人间有真仙活佛,恐怕就是他们的样子了。”说着,突然想到方才苦厄神僧触景生情说的“可惜”二字,也叹道:“可惜啊,确实可惜,师祖刚刚仙逝,神僧又如此年迈……”
大空寺中,苦厄神僧坐下一共三位大师。首座缘妙师父乃文殊院首座,素来严谨,一项主内;末徒缘明大师生性宽和善言,历来主外,是联络各大盟派之关键。而次徒缘觉大师更加生性跳脱,也是三人之中之悟性最高,本来最有望继承神僧衣钵,可惜不幸圆寂已有数年。
“嗯。”温静霜亦深觉如此,也点点头。
妙门环廊,残阳夕照。山风卷动僧袍,灌进衣袖,仿佛让枯老的身躯感受到一丝丝清凉生机,苦厄神僧枯瘦耷拉的双手缓缓握紧,似乎要抓住流过的山风。
“师父,您方才说可惜什么?”缘妙见状,忍不住终于问道。
“人中君子,维摩善女,”苦厄神僧睁开微阖的双眼,拖着沙哑如游丝般的声音悠悠长叹:“真是珠联璧合好姻缘,可惜命途多舛,难免不得善终。”说话间,他回头看了看缘妙,道:“那孩子与我无缘,但是与佛有缘,或许与你也有缘。”
听闻此言,缘妙登时心中一凛,只思忖片刻便问道:“可是慧叶?”
苦厄神僧道:“慧叶佛缘尽断,但是孽缘未断。他秉性纯良,但是对情之一字却执念过甚,所谓贪必怒,怒即嗔,嗔主凶,难免他们还有一场血光之灾。”
“阿弥陀佛!真是冤孽。”缘妙心中黯然,最后唏嘘而叹。过了稍许,看了看苦厄神僧满是忧心的苍老模样,心中不忍便宽慰道:“弟子请师父宽心,正所谓佛法大海,无处不渡人,加上剑君子有般若智慧,林夫人乃无垢善人,慧叶也有纯良秉性,或许三人能早日出离冤孽苦海,各自超脱也未可知。”
苦厄神僧轻轻一笑,“那是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