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75章 龙脉
陈羽看着面前两个武将眼中的疑惑,顿了顿,神色恍然,朗声开口道:
“之前说了地理切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融合程度;而马太效应则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够发展到的国力表现;而接下来,就是要说一个国家的起源,从而推断其民族的特性,进而能够从宏观角度给出针对性的答案。”
“对此我会分析华夏文明剖析出华夏民族特性,与朝鲜民族特性,从而延伸出日本民族特性!”
“华夏民族……特性?”朱棣喃喃道。
这几个字组成的词,很好理解。
但朱棣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哪怕当上了皇帝亦是如此。
感觉没用!
他感觉现在陈羽口中所说言论,没有先前讲述王朝周期、削藩、摊丁入亩、大明宝钞、海洋丝绸之路等等,那种很牛逼的感觉。
派遣宁王征伐日本,是为争夺银矿。
但如果能让其变成大明的永久殖民地,最好不过,如果变不成,大明也不可能花费海量的财力物力去占领。
他根据长时间以来对陈羽的接触,陈羽口中承诺能有办法,几乎都能拿出很好的主意。
但知道了日本的民族特性,又能如何?
文化、思想才是最难解决的难题!
朱棣皱着眉头,莫不成这已经超过了陈兄弟的能力范围?
毕竟饶是谪仙人转世,可你只要转世下来,就是一个肉体凡胎,能拥有的无非是超越常人的才智。
但这样的才智,也有限。
对于‘占领’大明万里之外的国家,还是一个岛国,难度极大。
虽然陈羽讲解,并没令朱棣此次感到震撼。
但他没有表露出来。
毕竟之前陈羽已经展示出来了他的能力。
一次两次平衡一下,又怎么了?!
丝毫不影响陈羽在朱棣心中地位。
陈羽继续说道: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在《左传》里,孔子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夷不谋夏,夷不乱华。”
“可见,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华夏这个概念,也就是说,那个时期的人们潜意识里,已经具备了认为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华夏民族。出现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华夏由于天然的地理切割。”
“东方有浩瀚的汪洋;北面则是寒冷的高原和西伯利亚荒野;南方则被热带雨林和横断山脉等天然屏障环绕;西方则更加壮观,西南有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而西北是广袤的沙漠,更西则是葱岭。”
“这些自然屏障,将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环境,让生活在这一片土地的人们,浑然产生了一股认同感,由此诞生出——华夏!”
顾成看着陈羽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诧异。
他之前一直认为华夏是始皇帝大一统后,才具备的认同感。
毕竟,始皇帝的车同轨、书同文等,可是真正消除了战国思想上的误差。
在他的认知里也与朱棣一样,思想融合大于民族融合。
但现在听着陈羽的解释,感觉确实如此。
毕竟,战国时期你可以是战国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为不同的国家而战,但本质上是一个民族。
这并不矛盾。
陈羽:“天然的地理切割会导致封闭的地理环境,不仅使得封闭环境内民族的认同感极大的提升,而且对文明的延续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比如,从任何方向的外敌入侵都极为困难,甚至过不了这些自然障碍。”
“我曾读过一本史书,是有关秦朝时期,据说始皇帝统一六国后,有一支横扫欧亚大陆的军队,打遍天下无敌手,在这种情况下开启了东征,史称亚历山大东征!只不过这支军队行军至葱岭便止步不前。”
“若非葱岭及西域的沙漠障碍,亚历山大可能会继续东征,直达中原地区。与当时始皇帝统治下的大秦,进行正明交锋!”
陈羽讲话的同时,手指上沾了沾水,在桌面上画起来华夏周遭所面临的地理切割。外加压力山大大军的切入点如何被葱岭所阻挡。
一提到战争,还是有关外敌战争,朱棣端起手中的酒,一脸沉思的看着陈羽画出的华夏草图与周遭自然环境。
陈羽口中所说,先秦时期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进行过远征,他不怀疑。
毕竟对于一些史书上面的记载,尤其先秦时期,很多东西都流失了,但不代表绝迹了。
但哪怕假设,朱棣也会认真思考。
毕竟郑和已经下西洋了!
大明的船队能够开到其他国家的门口,其他国家的船队为何不能开到大明的门口?
他身为马上皇帝,居安思危还是有的。
地理切割不是万能的。
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国家前来拜访过华夏了,只不过当时受限于地理区割的保护没能如愿。
现在呢?
以后还会不会有国家来拜访大明?
是带着和平前来,还是带着坚船利炮前来?
在他的统治下,绝对不允许大明被外敌通过海战打入本土,毕竟千年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也丢不起这个人。
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