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日向家的纯血龙族

第37章 开始崩散的门(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7章 开始崩散的门

“真是的,还拖个什么劲啊……”

赤不爽地看了几眼离他们越来越远的日向霖和千手流间。

她收回了勾住扉间的胳膊,虚空点了点几百米处平坦的海滩,“很有想法,沙子底下埋了一个。”

扉间没有白眼自然看不了那么远,不过他也没有怀疑赤的话,而是开始皱着眉思考。

“就一个?”

赤听着扉间的疑惑也皱了一下眉,随后说道:“我也觉得不太可能,有点太自大了吧,但是那里除了沙子什么也没有,总不能直接跳进海里了吧,那油女的虫子可就算是废了一半了。”

“不只是油女,那些带着大型犬的人是犬冢一族的。”扉间朝后指了指那些被绳子绑住嘴和四肢的大型犬。

“啊?宠物爱好者是会相互吸引的?”赤无语地吐槽了一句。

扉间听着赤这不着调的话暗暗地扭过头叹了一口气。

“也……有道理。”他实在想不出两族是怎么混到一起的原因,索性附和了赤那听着就不可能的原因。

“对了,扉间,油女的虫子很麻烦,他们的查克拉但凡恢复一点就能操纵虫子去报信。”赤可不想功亏一篑。

“放心,全部迷晕了,而且还在这基础上设了幻术,醒不过来的。”

赤咂舌。

还是你谨慎。

“不闲聊了,赶快解决,不能再拖了,我先回去组织人,你继续观察吧,千万别让虫子探测到你。”扉间计算了一下这次委托的时间,抛去海上的必须的三天,在铁之国境内耗费的时间已经太长了,本来按他计算他们到达汤之国再返程只需要半个月,

当然,这不包括姬君在汤之国逗留的时间。

可是现在在大名府和铁之国就浪费了九天,耗时太长了,他不早点回去,家里的大哥指不定又和父亲杠上了。

赤摆了摆手,表示她知道了。

待扉间走后,她抬头看着没有一丝阴霾的天空,很美好,很透彻,很宽阔,但也很悲哀。

因为它什么都没有,只有立于穹底之上的寂寞和被蝼蚁大小的生命窥视的不解。

好无聊。

没意思,好累,想睡觉了。

许久不见的灵魂疲惫又涌上心头。

赤突然就觉得那几个小虫子什么的根本不值一提,为什么要浪费她这么长的时间。

看着日向和千手那些如同蝼蚁一般的人类小心翼翼地试探,小心翼翼地活着,这有什么意思。

她不解,真的很不解……

所以,我为什么还活着呢……我应该死了才对啊……

“我……”

“赤,发什么呆,准备出发了。”

扉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来到了少女的身边,皱着眉看着走神的赤,眼底的控诉藏也藏不住。

赤回过神,刚刚一闪而过的感觉再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迷茫。

她刚刚想什么东西了吗?

……

赤跟在日向霖的身后,脑海里想着赶快解决油女和犬冢之后去享受汤之国温泉的事。

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咔嚓”声。

“什么声音……?”什么东西碎了?

“干树枝的声音吧,我确认过了,的确没有埋伏了,赤大人您可以不用崩的这么紧。”日向霖回过头安慰了一下赤。

他觉得赤大人虽然如他爷爷说的那般是个心思很深,也很能藏的能人。

但毕竟只有九岁,这次也是她第一次离开族地这么长时间,精神紧绷了这么久,有些过于神经质了。

日向霖很不要脸地把之前战争时派赤进入分家送死队这事给忘了。

赤显然不相信这段说辞,而是把目光投向其他分家的人,大多数分家都很崇拜赤,他们都很疑惑地摇了摇头表示没听到。

赤又看向了不远处从她开始发问以后就一直盯着她的扉间。

结果扉间也是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

‘看来真是我听错了?’赤心里即使不相信,也暂时压下了这个疑惑。

琞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剑道双至尊
剑道双至尊
关于剑道双至尊:万年后,“独孤求败”开创的剑宗里,走出了一位少年,为了追寻自己的身世,与梦想,披披荆斩棘,踏上了一条无敌的道路。手提三尺青锋,脚踏诸天万界。怀中美人在抱,看尽宇宙繁华!
剑道长河
三年后,他灭了全宗门
三年后,他灭了全宗门
“你们用这些垃圾功法,也配与我交手?” …… 三年前,他以废物的身份拜师入宗,人人都对他嗤之以鼻,说是师父瞎了眼,才会招一个废物。 然而,只有他一人知道,师父的眼确实瞎了,不然也不会引狼入室。 三年后,他一剑封喉,血染万里,整个宗门在一夜之间覆灭! 她:“下辈子记得聪明一点,修炼几本好功法,再来打败我……”
佚名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佑岩龙君
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
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
带着曾经当商人时的仓库,重回地下城与勇士六十版本初期。
虫王戮蛊
重生后,牛马他觉醒了秦凡王诗允
重生后,牛马他觉醒了秦凡王诗允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 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 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 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 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 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