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

第57章 灭除蝗虫的办法(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7章 灭除蝗虫的办法

正事方面,容寂从不马虎。

在向当地县令了解完大概的情况后,容寂第二日就与另外两名官员一起下到田间地里,亲眼见到蝗虫铺天盖地肆虐的场景。

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田间半数以上粮食都被吃了个干净。

“周大人可知隐匿不报乃是大罪?”容寂不怒自威。

曹州官府上报给朝廷的奏折里,提及到的蝗虫危害程度远不及此。

地方官府担心上面降罪,常有谎报灾情,灾情上报不及时,朝廷应对迟缓,最终只会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卿言也在随行的人里,看到一片遮天蔽日的黑影,嗡嗡响声不绝于耳。

任何人第一次亲眼见到如此多的虫子,都会无比震撼!

“下官知罪!下官知罪!”周县令早已做好被叱责的准备,俯身下拜,“眼下如何灭除蝗灾,还请大人示下。”

容寂是朝廷亲派的“驱蝗使”,他的命令就是皇命。

“即刻夜沟火烧填埋。”容寂不假思索,目光如炬。

此言一出,在场人全都骇然沉默,面面相觑。

“大人此举不可啊!”周县令先提出反对。

要是蝗虫能被杀死,也不至于泛滥成灾。

“蝗灾乃是天灾,是上天的惩罚,应该焚香祷告,祭祀天地,以求上天开恩。”同行的吴大人也表示万万不可,“若祷告不成,容大人应立即向陛下上书,请陛下下罪己诏,以挽救天灾!”

“前朝便有君王下令捕杀蝗虫,导致蝗灾更加严重,烧不得呀大人!”另一位张大人也连连反对。

由于前朝捕杀蝗虫失败的案例,民间早有歌谣传颂——

一蝗虽死百蝗来,岂将人力竞天灾。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大魏朝佛教盛行,世人一般认为发生蝗灾是上天看到当政者德行有亏,这才降下惩罚,所以对待蝗虫连碰都不敢碰一下,更莫说放火烧死了。

他们从县衙来田间的路上,看到家家户户设祭祈恩,百姓人人焚香祷告,却没看到一人靠近田间食苗。

“本官从来不信什么天命天罚,蝗灾再不及时治理,下半年河南道必将饿殍遍野。”容寂肃然冷哼,“传本官的命令,即刻挖坑,入夜后点火。”

其余三位大人还要再劝。

吴大人拦住县衙官兵,“容大人请三思!火烧蝗虫若上天降下惩罚,使我大魏国运受损,你我担当不起这个罪过啊!”

容寂的命令就是皇命,皇帝下令火烧蝗虫,必要影响国祚。

卿言跟在容寂身后,容寂被拦住脚步,她也跟着停下。

大魏朝近两年都发生过蝗灾,卿言听爹爹说过去年的蝗灾被及时治下,当时的处理办法便是魏明帝亲自焚香祭祀,灾情得到了遏制。

今年魏明帝已经祭祀过,但并不起作用,才派了“驱蝗使”前来救灾。

《诗经》上云:秉彼蟊贼,以付炎火。

这便是灭除蝗虫的办法,容寂提出的灭蝗之策全然是对的。

在田地里挖出沟壑,沟中点火,蝗虫向火,扑火即烧,烧后即埋,是最有效的灭除蝗虫的办法。

卿言虽也能想到这个办法,但这一举措无皇帝下令,没人敢执行。

杨姒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灵墟,剑棺,瞎剑客
灵墟,剑棺,瞎剑客
【无系统】【天才剑道】【热血】【杀伐果断】【腹黑】【老银币】大罗金仙?无上神帝?现在,请你记住吾的名字!带着我,杀遍这三界六域!九天八荒!!我来做你的剑刃,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煮熟的来福鸽
刘志中张宏阳
刘志中张宏阳
连襟打压之下,上门女婿刘志中仕途茫然,醉酒归家走进卧室,赫然发现床上躺着的不是妻子,而是……
开叫
赵庆李观棋
赵庆李观棋
李观棋自幼困苦,姐姐被累死,母亲重病。赌鬼叔父竟然盯上了他姐姐的买命钱,李观棋持刀砍杀了男人,直到遇见了名为苏玄的老者。八年后,苏玄:“你下山吧,我也要走了。”伸手递过一个比他还要高的神秘剑匣,苏玄却管这剑匣叫剑棺。少年不解。“去哪?”老者微微一笑,嘴里却说道:“爱哪去哪去,老子都八年没有红尘炼心了!!”自此,心怀鸿鹄之志的少年郎一脚踏入腥风血雨的修真界! !
煮熟的来福鸽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让城里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最终,岳父一家跪着哀求……
佚名
八零肥妻,二嫁最猛大佬被宠麻了
八零肥妻,二嫁最猛大佬被宠麻了
【重生+年代+二婚双洁+虐渣+大佬+双向救赎+甜宠+爽文】 前世,司念念被丈夫和婆婆算计,倾尽全部为渣男养私生子,渣男踩着她一步步高升。 婆婆更是骗她喝下激素毒药,最后榨干她的血,将她弃尸荒野。 重生回来,她先断渣男前程,让他断脚又断手,彻底成为废人,再废掉那天资卓越的养子,一步步将整个时家送往地狱。 后来,那宛如乞丐般的残疾前夫,双眼猩红跪下求她不要离开,而俊朗无比的大佬走来,宣示主权揽住司念
季子舟